首頁>旅遊>

浙江寧波,慈溪。

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

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自古以來人文鼎盛。

一起來看看這片土地上最美的9處古村古鎮,你去過幾處?

1 鳴鶴古鎮

“鶴皋風景賽姑蘇”,鳴鶴古鎮,位於寧波慈溪市觀海衛鎮南部。

千年古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慈溪市目前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依山成街、因河成鎮、鎮邊有寺,漁耕人家枕河而居。

鳴鶴古鎮始建於唐開元年間,迄今已有1200年,為歷史文化保護區。據史料記載,虞世南的先祖虞聳,曾在這裡建造過測天樓。其侄虞喜,利用這一高樓發現“歲差”,為中國古代科學家對世界天文學的一大貢獻,也是歷史上的偉大成果。

據地方誌記載,唐元和年間,鄉人虞九皋﹙字鳴鶴﹚,在京都長安高中進士,卻不幸病逝,鄉人為紀念他以及虞氏家族的貢獻,稱其故里為鳴鶴。迄今已有1200年曆史,現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和國內其他古鎮依河而建不同,鳴鶴古鎮依白洋湖而建,緊臨五磊山,是名副其實的山水古鎮。依山成街,因河成鎮,鎮邊有寺。現在未過度商業開發,遊覽古鎮沒有門票,和過多的遊客,幽靜而美麗,尤其值得一遊。

鳴鶴古鎮主要有三條長街組成,分別為上街,中街,下街,以中街最盛,它曾是鳴鶴的精華,承載了千年來古鎮的所有輝煌,長約1500米,是昔日三北歷史上的商肆繁華之地。民國初年,鳴鶴古鎮是慈溪重要的“三白”(棉花、白布、大米)集散地。當時停泊在街河的船隻多達200多餘只。今日老街,雖沒有昔日的繁華,但仍能領略古鎮風韻。

歷史上,鳴鶴古鎮商貿比較發達,是棉花、白布、大米的集散地。老街長一里許,古風猶存,店鋪民居枕河而築,河上有七座古石橋,其中陡塘、運河、沙灘橋系慈溪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方家河頭村

方家河頭古村,是目前慈溪市最有名的一處古村落文化遺產,三面被靈緒山環抱,地勢南高北低,溪澗環村流瀉,地下水脈暢盈,遍村古木成蔭,踏入“河頭”之境,山水之靈氣縈人。

河頭村位於龍山鎮範市南部,東臨黃楊嶴村,與寧波雅戈爾達蓬山旅遊度假區僅2公里,行政區域1.2平方公里。2003年,河頭村以“水秀、樹古、明清遺蹟眾多”而被命名為第一批慈溪市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河頭村村民以方姓為主。相傳,明嘉靖年間,河頭方姓祖先遷居於此,漸成當地望族,因此古村亦稱“方家河頭”。

“老”是河頭村的一個基本氣質,這“老”與衰老無關,樹老葉新,井老水清。現在還有人居住著,村子裡一口口井,一屋屋的矮方,白色的外牆都昭示著村子的歷史。諸多的老宅至今還住著人,灰牆裡黑瓦下,晾著衣、燒著飯,滿滿都是生活的氣息,恍如新舊的時空交錯。

山下村地處慈溪市龍山鎮,是伏龍山景區、國家級文保單位—虞氏名居的所在地。

虞氏舊宅是虞洽卿赴上海經商發跡後在家鄉營造的私宅,是中國近代建築中西合璧的成功範例,是研究近代“寧波幫”代表人物、中國近代經濟金融史重要人物虞洽卿的歷史實物。虞氏舊宅名“天敘堂”,取“敘天倫之樂”之意,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另村內建有百年之久的樹滋堂、繼進堂舊宅儲存完整。百年萬順釀造廠的傳統釀造工序流傳至今,是三北地區唯一儲存較好且仍運營的近代工商業遺存。

4 雙湖村

來到慈溪市觀海衛鎮雙湖村,每次都有穿越時光回到民國時期之感。雙湖之名,源於環村相望的杜湖和白洋湖。

村內的鹽倉片位於鳴鶴古鎮的核心區,坐擁金仙寺和大片明清古建築群。守著“二十四間”“銀號”“老五房”等古宅,村裡的老人不禁道起往昔繁華。

自明朝中葉到民國初期,村民走南闖北,創辦了多家著名老字號藥店,這些古宅就是藥商們衣錦還鄉後所建的別業。

800年的古村春意蔥蘢,古香樟枝繁葉茂。清康熙年間鋪設的石樑橋——仁美橋,依然堅挺。村民八成姓任,以前被稱為任溪,因為溪水清冽美好,也有“佳溪”的美譽,後來村名乾脆就叫任佳溪。位於掌起鎮。

村裡名聲最大的是清乾隆年間建造、道光年間改建的靈龍宮,700多平方米的建築內融合了滿族和漢族的建築風格,從建築學來講,這是慈溪市獨一無二的雙龍吻脊重簷歇山頂建築。

6 洪魏村

洪魏村位於慈溪市掌起鎮南部,特別原生態的古村。

走進這個古村落,就會立即讓人感受到她的歷史滄桑與厚重,馬上就會品味浪漫而獨特的鄉村田園生活。村內現存有大量的歷史文化古蹟,從商周聚落遺址、戰國石室墓及歷經封建各朝至近代的古寺廟、古港埠、古窯址、古戰場、古橋、古亭、古牌坊、古建築等散佈村落各處。

洪魏村也是明清以來寧波幫的主要發源地,寧波幫發軔的兩大主要產業國藥業與成衣業均發脈於此,洪魏是北京同仁堂樂氏的故里,晚清紅幫裁縫的主要代表人物魏啟元及近代寧波幫主要發起者、四明旅滬同鄉會創始人洪寶齋也誕生於此。

民國時期,該村還湧現出上海法租界華商領袖魏廷榮、金融鉅子洪楨良等大批商幫名流,當代著名建築設計家、中國工程院魏敦山,著名文化精英、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名媛之女”的洪晃等也都是洪魏之後裔。

洪魏村還是抗日戰爭時期浙東敵後根據地黨政軍主要駐地,先後被譽為“浙東紅都”和“小延安”。

除此之外,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整個村內的“水系統”。先人在建造民居前,就將甘溪溪水引入村中,沿水而居,也給靜謐的山村帶來了一絲滋潤與動感。

這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祕的小山村:以鳳凰命名,進村即是湖,村後即是山,村內老樹成蔭,老牆環繞,老屋林立,還有著徐福東渡啟航的迷人傳說。這便是有著慈溪“東大門”之稱的鳳浦嶴村,位於龍山鎮。

鳳浦嶴村位於龍山鎮西南面的達蓬山東麓,三面青山環抱,並與伏龍山隔國道遙遙相對,一龍一鳳,世世代代守護著龍山人民。整個村“三閘六洞九條溪,團團繞轉十八里”。

入村便是一湖碧澄——鳳浦湖,它像一彎半月鑲嵌在重巒疊嶂之間,被稱為“慈東第一湖”。

8 龍山所村

龍山鎮龍山所村的範圍,原來是一座明代古城——龍山所,屬觀海衛管轄,明洪武二十年為防禦倭寇侵擾而構築的海防工事之一,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報國殺敵、屢建奇功的地方,也是目前浙江省所儲存的較為完整的所城遺址。

現在的龍山所城內,四城門都已消失:北城門遭日寇炸塌,西城門受暴雨衝襲而毀,東、南城門也先後被拆除,目前只留下了部分城牆和護城河,還有廿八間、老朱家、朱祖燮故居、董家、方家、王家門頭、楊家、滕家、郭家、鞏院(原鳳湖中學)、虞家、勤德堂、徐家等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古民居建築,都儲存較好。

進入所城,現代民居參差不一,但還可看到一些老屋高牆錯落其間,放眼望去,飛簷翹角、粉牆黛瓦、雕樑畫棟,每一幢都帶著那個年代的時光印記。城內十字大街縱橫有序直通四門,條條小弄相互貫通。尤其是廿八間弄、董家弄等河渠伴隨弄堂並存,清波盪漾的水弄頗具江南水鄉風韻。

9 杜嶴村

杜嶴是杜湖裡的一個山嶴,故而名之。地處觀海衛鎮南部,東鄰五磊寺,西連白洋村,南接餘姚市,北至杜湖水庫,群山環繞,山清水秀賦予了這個小村莊些許靈氣。境內有南宋越國公袁韶墓、虞世南故里,定水寺等景點,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得天獨厚的旅遊目的地和居住地。

杜嶴群山環繞,青山綠水賦予了杜嶴靈動的色彩;古樹、古塘、古寺、古蹟賦予了杜嶴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村裡保留的老房子,透露著幽古恬靜的滄桑感,每一個細節都浸潤著歷史,書寫著過往。叩開虛掩的門,老屋內還保留著傳統的土灶。鍋灶上熱氣滾滾、香味四起的情景讓人懷念起了小時候……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遼寧新晉升的這6家AAAA景區,有你家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