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土生土長的老盛澤人,說起20世紀五六十年代盛澤街貌,一定會在腦海中浮現花園街、西新街再加上鎮中心的“市河”兩旁所謂南大街和北大街。當然那時盛澤整個鎮區面積也就區區1平方公里,鎮區人口也就1萬左右。所謂“鬧猛”(盛澤方言“熱鬧”的意思)地方也就是西新街的百貨店、花園街的布店、新華書店、照相館和東廟橋南段的得意樓。而從西白漾起點貫穿鎮區中心點的“市河”兩邊北大街最有名的是谷香村、同福食品店,南大街也就一些雜七雜八的大餅油條店和一些手工修補店等。其實那時,鎮東還有一條街叫胡桃街,連帶周邊也自成“市面”(集市的意思),也比較“鬧猛”。
水鄉盛澤
盛澤市河
盛澤的西白漾湖水繞過圓眀寺橋,拐彎往東穿過新開河(就是現在盛澤婦保醫院南面的河)流入東港河。東港河北通豆腐江,南通東白漾,全長估計足有1公里。從新開河東口流入東港河的水流往南趕,水流湍急。當時(20世紀五六十年代)河水清澈,兩岸擠擠挨挨幾乎都是低矮的平房。
西白漾
盛澤圓明禪寺(舊照)
在東港河向南中端有一座樓房,甚是洋氣,牆面用水泥粉刷,顏色淡黃,並且是跨街樓(據說是在日本人佔領盛澤期間修改建而成。目前跨街樓已經被拆除,房子也被重新翻建)。跨街樓二樓三面開窗,夏天在二樓邊喝茶納涼,邊觀賞兩岸走動的人流和水面行駛的木船,很是愜意,故所座落的弄堂也就叫洋房弄。
盛澤廊屋
走過洋房弄100米左右,就是一座橫跨東港河石橋——帶福橋。帶福橋是一座單孔拱形橋,孔距很大,一般的木船都能輕鬆透過。
帶福橋
橋下河水不休不停翻滾著細小的浪花,一個勁流入東白漾。
東白漾
橋面很是寬大,整橋階梯踏步石用堅固的花崗岩鋪就,兩人在橋面面對面並行透過不會感到擁擠。帶福橋東側南段有一座茶館,茶館裡擺放著七八個方桌,每個方桌配上4條長凳。每天早上4點多鐘,就開始人聲鼎沸,附近的農民喜歡在這裡喝早茶。茶館當時也是資訊傳送的主要平臺,因為在當時大多數農民不識字,口口相傳成為了資訊傳送的渠道。茶館裡煙霧繚繞,再加上靠近北牆的老火灶幾個鐵罐在礱糠燃燒下,水開後溢位的霧氣,把整個茶館籠罩在霧煙之中,只能在此起彼伏的咳嗽聲中,才能揣摩出裡面人的多少。茶館這樣的場景一般要到早上7點多,人才會逐漸離去,因為大多數茶客都是附近的農民,他們要開始一天的勞作了。
荼館店
每當夏季,帶福橋兩邊停滿了木製農船,船上裝滿西瓜,農民吆喝著賣瓜。到了冬天,這裡的船更多,船上裝滿青菜和白菜,鎮區的居民在那時都會買上上百斤青菜,讓農民裝在籮筐裡挑回家,曬上幾天,然後用鹽裝入缸裡踩踏,過個把月後就是一冬早粥的“小菜”。白菜因為耐藏,所以居民也會買上好幾棵,用繩子在白菜根上穿好,掛在屋樑上,在漫長的冬季一棵棵煮著吃。
賣白菜
帶福橋的西端正對著恆瑞(售賣酒醬鹽等的店鋪名)。恆瑞與橋間相距的路面全部由大塊長方形的花崗岩石塊鋪設,既平整又氣派。貼著橋的南邊有一座也是花崗岩石塊鋪成的“河橋”,成為恆瑞上下貨物最佳承載物。恆瑞是一座兩層樓房,石庫門堂,高高的東牆迎橋矗立,在周邊低矮平房的襯托下顯得鶴立雞群。走進店堂,裡面地面也是石塊鋪設,“∟”形木製櫃檯又長又高。櫃檯的南邊是很寬大通道,直通裡面的醬菜作場。裡面有很大的園地,放滿了碩大的缸,上面蓋著用竹篾編成成錐形的蓋子。醬菜、醬油、醬就是在這些大缸裡製作出來的。櫃子右邊存放著售賣的鹽、酒、醬菜和醬油。我記得小時候母親經常叫我去買醬菜,因為人小,常常夠不著櫃檯。櫃員很是和善,總是探出半個身子接過碗,把醬菜稱好放在碗裡,再遞給我,順手把五分錢接收,並且不忘叮囑,當心不要砸了碗。我去這爿店裡買油醬和醬菜一直延續到插隊後才中斷。那兩層樓房至今還儲存在我的腦海裡,儘管現在再也難覓它的蹤跡。
醬菜鋪子
穿過恆瑞氣派的樓房,緊挨著恆瑞樓房南邊的是幾間低矮的平房,門前地面雖然也是石塊鋪設,但是石塊大小不一,平整度也很差,石塊與石塊之間縫隙很大。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的石板上面就會有一個個小水塘。朝東的門面,賣海貨的。鹹鯗魚、鹹帶魚擺滿用木板製成30度左右淺淺的貨盒子,掌櫃吆喝著招攬生意。在五六月份還會有新鮮的黃魚、帶魚,至今還印刻在我的記憶之中。那當然買的最多的還是鹹帶魚,九分錢一斤,是窮苦人家買的最多的品種。這幾爿海貨鋪子也是對面喝完早茶農民最愛光顧的地方,買上兩條鹹帶魚或鹹鯗魚可以作為午餐的“美味”下飯菜。
賣海鮮幹品的鋪子
走過這幾爿海貨店,就是一家擺小攤水果店,就一個小門面,裡面住人,外面也就五六個平方成臺階擺放著一些水果,因為當時居民的生活水平很低,買水果只有在探望病人時才會去購買。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幾年時間也不會吃上一回水果。過了這個水果店就是一家大餅油條店,每天早上,附近的居民或農民都會在這家店裡買上幾隻大餅和幾根油條,再配上一碗稀粥,就是一頓美美的早餐了。
大餅油條早餐鋪
大餅店的南側是一間雙門面食品兼雜貨店。雜貨店是一座兩層木結構樓房,上面住人,下面經營。我記得附近的人們都叫這店為“四福”。一間門面主要經營餅乾、蜜餞之類,附帶還賣一些文具用品,另一間經營油紙傘和一些小的農用物資。“四福”拐彎往西就是胡桃街。整條胡桃街在當時也應該算是一條商業街。東西向,兩邊全部是兩層木結構樓房。樓房之間大約相距兩米左右,在當時應該來說比較寬敞了。路面是石板鋪成,儘管不是很平整,但是走路還是很舒服。朝南樓房幾乎家家上面住人下面做小買賣,但是都是一間格局。最為有名的是“阿福滷菜店”,醬鴨是這店的拳頭產品。在我的記憶中,我家沒去買過醬鴨,但有時會去買“素雞”。五分錢一片,花上一角錢,買上兩片,我和弟弟每人一片,濃濃的醬汁,嚼上去回味無窮,在那時我認為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阿福滷菜店”也就一間門面,櫃檯成“∟”形。店主阿福常常繫個油膩膩的布圍裙,只要見到顧客上門,他就會滿臉堆笑,把本來不大的眼睛笑成一條縫隙,口中殷勤地念叨:來半隻醬鴨?
八十年代的一家雜貨鋪
醬鴨
胡桃街街南中心段有一爿剃頭店,剃頭師傅大家都叫他小狗,一米七左右的個子,白淨的臉,細長的眼睛。每次剃頭後他都會拿個小鏡子,對著後腦勺叫我從鏡子反光中看後面髮型,很是殷勤。他在剃完頭後,還會多做一道工藝,給你掏耳朵。他把椅子放平,彎著腰,細細給你掏耳。掏耳是一種舒服的享受,癢癢的,特別是用一把小刷子,輕輕地轉圈,能讓人舒服地睡過去。現在這道工藝基本沒有啦,剃頭連鬍子都不颳了,三下五去二,十幾分鍾就完事。
老剃頭店
走過小狗剃頭店,穿過一條叉弄,就是一個叫阿五的“上鞋子”(把鞋面和鞋底用棉線縫起來)店。那時沒有穿皮鞋和球鞋之說,絕大多數人都穿布鞋。布鞋鞋面和鞋底都是家裡母親的活。孩子多的家庭做母親很辛苦,一有空就得納鞋底。一雙布鞋穿不上半年,不是鞋頭穿洞,就是鞋底磨破。“上鞋子”,一般的母親都有難度,所以阿五“上鞋子”很忙,生意很好。阿五家孩子很多,一家的生計就在他那雙靈巧的手上,所以他不敢停下來。我小時候穿的鞋最後一道工藝基本也是他來完成的。
老手藝手工納鞋
胡桃街最“鬧猛”的時節有兩個時間:一個是麥收季節,農民上交麥子到先蠶祠(那時是放糧食的倉庫,我們那時都叫蠶花殿);還有就是秋天,稻子收上來,農民將稻穀用木船運來上交公糧。這時候,農民交完公糧後,就會到胡桃街上走一走,理髮的理髮,到阿福店裡買點滷製品,再到恆瑞買上一瓶酒及一些醬油、鹽等。所買的酒一般回到在船上就喝。兩三個人,盤膝坐在船艄上,就著滷菜,美美享受下這難得的美味。
20世紀70年代交公糧老照片
胡桃街東口有東港河,西口有先蠶祠,先蠶祠門前是一條連線東白漾小河。周邊的農民在那時上街主要是木船作為交通工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所以造就了胡桃街及周邊經商環境,也帶來了一方的繁榮。這樣的繁榮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戛然而止,個體經營作為資本主義被革命,但是阿五的“上鞋子”和小狗理髮店沒有被革掉,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穿布鞋漸漸被皮鞋替代,阿五的“上鞋子”也就沒有了生意,自然關閉。小狗理髮店逐漸被其他新開的理髮店淘汰出局。
先蠶祠
胡桃街及周邊地域是我從小生活長大的地方,昔日的“鬧猛”環境深深地烙在記憶的深處。目前面貌全非,但是每逢走過胡桃街和帶福橋,就會勾起我對往日場景的回憶。
徵稿啟事
請傳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