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殊不知無錫的旅遊資源也是格外的豐富,不僅有旖旎的太湖風光、中央影視基地三國水滸城、佛教聖地靈山大佛,還有與江南許多地方一樣的江南水鄉惠山古鎮,相比其他江南古鎮,惠山古鎮的知名度要低一些,也正因為如此,這裡的商業化氣息不算濃郁,始終保持著一份難得的清淨。
惠山古鎮,位於無錫市西郊,距離市中心不足3公里,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江南古鎮,古鎮內歷史古蹟、文化底蘊深厚,有“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之稱,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整個古鎮並不大,但所處位置獨特,東依惠山,南靠京杭大運河,自古以來就物產豐富、名人輩出。
說起惠山古鎮的歷史古蹟,上至新石器時代、下到近現代的文化遺存和歷史古建築隨處可見,尤其是惠山古鎮的宗祠建築群分佈非常密集,至今發現有118處祠堂以及重要的遺蹟,其數量之多、儲存只好在國內實數罕見,是無錫儲存最完好的唯一一片歷史街區,且不要門票。
到惠山古鎮遊玩,古鎮內的宗祠是一定要去遊覽的,佔地面積只有400多畝,卻分佈有118座古祠堂,大多為唐代至民國時期的祠堂,比如華孝子祠、錢武肅王祠、顧洞陽祠、陸宣公祠、尤文簡公祠、淮湘昭忠祠、范文正公祠、楊藕芳祠等都被列入了全國文物保護重點祠堂建築群,且納入了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錄名單之中,且非常有可能成為中國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地。
也許會有人疑惑為何這裡建有如此之多的祠堂?這就要從唐朝時期說起,最早的一座祠堂是“大王廟”,為紀念春申君疏浚古芙蓉湖而建,後來到了元明時期,這裡的祠堂逐漸形成了規模,尤其是明清時期最為鼎盛,祠堂眾多,古剎香火旺盛;到了民國時期,隨著民族工商業的發展,關於工商業的祠堂也逐漸興建了起來,不過後來大多毀於戰火,倖存下來的祠堂也經歷了一定程度的修復。
除了祠堂外,在古鎮中還有一座“人傑地靈”牌坊,為惠山古鎮的標誌性建築,位於寄暢園鄰虛閣與龍頭河之間,這是一座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的牌坊,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是一座為紀念湖廣提學副使鄒迪光而興建的牌坊,當時鄒迪光曾主持科舉,且桃李滿天下,因此這座牌坊又稱為“千人報德坊”。
另外,在古街之上還有一座牌樓格外引人注目,為東嶽行廟牌坊,即東嶽大帝的行宮,整座牌樓飛簷翹角,非常的雄偉壯觀,在牌樓兩側的牆壁上還題寫有“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的字樣。
如果來過惠山古鎮,相信對於這裡的泥塑一定有所知曉,惠山古鎮當年泥塑盛行時,有“泥人一條街”之稱享譽國內外,而且在這裡的每一處祠堂基本都有一處泥人作坊,惠山泥人始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現在在這裡還建有一座“中國泥人博物館”,感興趣的話不妨去看看。
遊覽過古街後,古運河惠山浜水街那是一定要去走一走的,惠山浜是京杭大運河的支流,由惠山古鎮中穿流而過,在河岸兩側古建林立,祠堂、茶鋪遍佈,慢悠悠地走在水街之上,感覺格外的悠閒愜意,也許這就是我們所向往的慢生活吧。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乾隆到江南巡遊時,曾12次從眼前這條小河上經過並停靠在這裡,慢悠悠的欣賞江南古鎮的美景,這條河為龍頭河,因此也有“御河”之稱,全長1.4公里,在古時沒辦法陸路通達的古鎮中,這條河流成為了去惠山寺、寄暢園的畢竟之處,地位可想而知。
現在,為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到當年乾隆帝當年從龍頭河經過的場景,惠山古鎮還安排了“乾隆巡遊”,只見身著黃袍的“帝王及妃子們”站在烏篷船上,慢悠悠的行駛在龍頭河上,欣賞著四周的水鄉美景,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這裡是惠山古鎮最美的地方,最能體現江南水鄉的風情韻味。
龍頭河還有一處支流通往古鎮其它方向,河流兩岸皆佈滿了茶几和茶椅,是當地市民及遊客喝茶休閒的好地方,邀上三五好友坐下來,喝茶聊天,也是十分的愜意,這般景象也成了有別與其它江南古鎮的獨特風景。
當然,如果來到惠山古鎮遊玩,這裡的寄暢園及天下第二泉那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寄暢園為江南四大名園之一,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康熙、乾隆兩帝六次巡遊江南必去之處,而天下第二泉則為乾隆所御封,並賦詩讚譽。
惠山古鎮雖然不大,景緻卻格外的豐富,古祠堂、古牌坊、古街道、御河及江南園林般的私家園林比比皆是,如果沒有一兩天時間是沒辦法遊覽的完。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無錫惠山古鎮?對這裡有什麼印象?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