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東北一隅的三臺,涪、凱兩江抱城東流,這座從遠古走來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引得商賈雲集,文人墨客幽居於此。三臺在歷史上有過很多名字,但有一個名字在光陰的流逝中依然清晰可見,那就是“潼川古鎮”,它在每個三臺人心裡都有濃得化不開的情結。
(古城全景)
明朝天順年間在原州城舊址上築起"髙一丈六尺,周九里,計一千六百二十丈"的石頭城。其後潼川州知州蔣容和錢輪在此基礎上又對州城進行了完善和擴建。明嘉靖年間,潼川州知州趙德巨集對州城進行加固、擴建,完善州城功能並修築四道城門和護城河。趙德巨集築潼川城為今三臺縣城奠定了基礎。
(古城入口)
(古城夕陽)
三臺這座城最值得追憶的,無疑是900年前北宋年間以潼川命名的那一片繁華與恢弘。北宋末年的重和元年(1118年),梓州被改為潼川府,自此“潼川”這一厚重的名詞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名噪一方。
(古城廊橋)
北宋時期先後有盧知原、李埴等修城,但城垣多系土築,極易損毀。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 潼川府提刑王勳於城東築防洪堤3601尺(約1000米),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許奕任潼川知府時新建城牆,但仍為土築。
(古城渡口)
潼川這一名字與這方水土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淵源呢?《華陽國志》記載郪縣之名源於郪江,梓州、潼川均以梓潼水命名。梓州、潼川命名時分別取“梓潼水”的其中一個字,梓潼水即今天三臺人熟知的梓江。
(古城夕陽)
三臺縣起源於遙遠的古郪國,由郪縣、北伍城縣、始平縣演變合併而來,三臺縣城治地潼川,"左帶涪水,右挾中江,居水陸之要衝",歷來為縣、州、郡、府、路治所,縣城雖經歷朝歷代官員培修、改建、擴建,城隍設施、城市規模等有所變化,但城池基址至今未變。
(古城老街)
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 三臺縣縣令徐世楹再次對城牆和城門進行修繕,資料顯示城牆高約5.3米,厚2米,周長4.5千米,有炮臺九個,仍為四門,城門上有譙樓,東南西北四門分別叫鳳山、印臺、龍頂、涪江。後改建西門 (今老西門) ,而舊西門則廢棄了。清咸豐年間(1851年),楊玉唐重修舊西門,取名來儀門,至此三臺縣城有五道城門,現在的新西街口就是原舊西門所在地。
(古城雕塑)
民國16年,29軍軍部駐紮三臺縣城,29軍對縣城進行維修,擴建了街道,修建了中山公園和圍城馬路,並修路直上琴泉寺。此時城東萬年堤已湮廢,城南凱江河堤建成。
(古城四合院)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序的不斷加快,縣城面貌日新月異,高樓大廈撥地而起。城區面積由1平方公里,擴大到20.7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由2萬多增加到20餘萬,街道數量不斷增加,沿街高樓矗立,綠樹成蔭,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工程、綠化亮化工程、引水入城工程,濱江公園等工程全面竣工,生態宜居之城完美呈現。
(古城院牆)
久居浮世繁華地,難覓一處度清幽,漫步老街巷,聳立的城牆城門和蜿蜒的南外街、江西街、廣東巷、蕭公巷散發出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像這樣被烙上歷史印記的三臺,令人心神嚮往的最是那悠遠的古樸風韻:舟船往復,紅霞滿江,酒樓茶坊,瓦舍勾欄,行人客商,腳伕車馬…… 這些場景栩栩如生,恍若夢迴千古,一切如昨,殊不知,現在這裡依然還能觸控到曾經的餘溫:車水馬龍,廊橋臥江,青磚黛瓦,木門軒窗,商店鋪貨,琳琅滿目……。
(古城古巷)
(古城美食)
(古城美食)
文:史志三臺
責編:張 春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