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漁渡壩涼橋

寧文海

看橋先尋河,《定遠廳志·地理志·水》曰:“漁水源二,一出毛埡塘,一出魯家壩,至高腳洞合注。”漁渡地處嘉陵江流域支流漁水河上游。漁水河在漁渡又接納了兩條河流,其一是發源於川陝交界滾龍坡北坡的源灘河,漁渡壩百姓稱為深洞子河;其二是漁渡街西邊的後溝河(又叫楊家溝),此河發源於漁渡境內的亮埡子和毛坪山(歷史上的歸仁山)。毛埡河與後溝河在漁渡閘子門匯合,往下不足百米便與源灘河在原老三灘交匯(塔山河壩)。大河口納黑草河,三花灘納木竹河,水量增。在長灘壩(赤南)下洪渡潭納鹽場而來的後河,又在兩河口納仁村而來的徐家河,水量猛增,浩浩蕩蕩入四川青灘河,在竹峪關洪口場與通江相匯,入嘉陵江。

有河便有橋,舊時鎮巴境內有名的涼橋有四座,其一,以涼橋為名的涼橋鄉,有一涼橋。其二,舊時過街樓,現名仁村徐家河有一座涼橋。其三,漁渡壩有兩座,一是往鎮巴方向去的四方碑涼橋,二是漁渡壩老街涼橋。此處記敘一下漁渡的涼橋。

據史料記載,清代鎮巴(定遠廳)的驛路交通設有10個遞鋪,高腳洞為其一。在公路沒有開通之前,高腳洞一帶的道路十分難行。廳志《地理志·山》說:“自毛埡山南行三十里曰高腳洞,石峰突兀,路險而窄,稱畏途焉。”藝文志中的《鑿修高腳洞石路記》一文描寫其險曰:“廳治南漁渡壩之高腳洞為秦蜀要衝,兩岸壁削,一溪中流,步江為路,亂石棋佈,行者苦之;若值水漲,不第阻遏行旌,抑且時虞淹溺。”這說明此前這裡的道路是從河中涉水通過的,既難走,又危險。光緒三年(1877),餘修鳳任定遠廳同知,募集資金鑿修高腳洞石路三裡,改善了這裡的通行條件。四方碑涼橋歷史就從此開始,由於毛埡河從高腳洞至寨門,懸崖峭壁,溝深水急。寨門一段河雖寬但湍急,於是官府撥銀,紳宦捐糧捐銀,在此架涼橋一座,立一四方石碑記載修橋事宜。橋成,原在寨門居家的李氏居民在橋頭建房數間,以接待路客維持生計。因四方碑涼橋,“四方碑”地名由此產生。

漁渡老街涼橋又叫“當陽橋”。據說此橋建於清光緒年,是當陽寺與地方出資修建,與漁渡戲樓同一匠師修造。是一座木拱廊橋。廊橋,有屋簷的橋,似橋非橋、似樓非樓、似亭非亭,橋、樓、亭合一體的建築。是自然風景中一道人為風景,供人跨渡,遮陽避雨、納涼休閒,。其實廊橋有屋頂並非單一遮風避雨,也為橋樑寒暑雨蝕起到保護作用。當年的“當陽橋”是一座虹橋式的疊樑式木拱橋,即用較短木材,通過縱橫交貫,穿插別壓,猶如彩虹橫跨河面,由於橋中無墩跨度要大,防洪中衝擊,石砌兩橋頭堡鑿有幾個石孔,幾根斜支木柱人字型頂立橋樑橋身。疊樑式木架法使重力分散舉力支撐起這“虹橋”飛跨,兩層飛簷屋面,八個斗拱簷角,木柵欄橋欄,桐油生漆刷塗,紅中透黑鋥亮反光,煞是壯觀。

漁渡涼橋兩橋頭堡層層石階而上,橋成後兩邊河堤片石砌就,除橋左右對岸1965年大水沖毀,橋上河堤仍堅固沿用。在涼橋的南岸橋邊,漁渡分縣門城隍廟一座,1965年洪水沖毀。橋建成後,與漁渡石塔、戲樓都以靚影相伴古鎮。前“廊橋”是清初被農民起義軍藍大順“長毛”燒燬。藍大順、二順弟兄在雲南起義,入川進陝,幾進鹽場壩,在漁渡壩張家塘紮寨。現漁渡壩人仍把此山叫“長毛嶺”。清末,漁渡壩首富柏福益為求子,從龍洞灣鋪石板修路到樓戲壩,並在馬家灣修石板橋一道,叫“三步兩洞橋”。又修從戲樓壩到河灘的“大河溝”排水溝,並重修涼橋,重修後的涼橋與四方碑涼橋如出一轍,木樑木柵欄、木架瓦屋頂與原建“虹橋”是無法可比,只能算橋而已。這座木橋服役快70年,1965年被特大洪水沖走。漁渡公社再用幾根木料搭了便橋,1970年又被沖走。曾經一段時期,過河無橋搭石磴而過。之後三線建設漁渡進駐鐵二局十一處,承擔漁紫公路修建,漁渡小學操場是十一處汽車隊。鐵二局十一處為職工和群眾方便,用鋼軌、鋼管架通了這座橋,同時也架了往小寨的橋(閘子門)。後5758部隊又加固了圍欄,一直延續到2000年後。漁渡壩居委又在原橋鋪鐵板焊上鐵欄杆,2017年在舊址上修水泥橋一座,並加設仿古水泥橋欄至今。漁渡這道“涼橋”,才算進跟時代,現在橋下河壩硬化,比以前河道乾淨了許多,並在橋兩頭裝了路燈,方便群眾出行。

小街居民現在仍把新橋叫涼橋,新的涼橋古色古香與古鎮相得益彰。橋的演變和轉型雖是一個小小的縮影,但它恰恰印證了漁渡這個古鎮的轉型和新生。如果說以往的漁渡小鎮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那麼現在的小鎮,正在被技藝精湛的工匠精雕細刻,打磨得光鮮亮麗,光彩照人,內在的氣質和外在的形象正在巧妙結合。漁渡明天會更好。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窮遊川藏的女孩,回來後,男朋友要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