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北史·吐谷渾傳》:青海週迴千餘里,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也。

青海湖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湖泊,近年來,從青海政府多角度和遊客有口皆碑的宣傳力作,青海湖已經成為國內外遊客一心前往遊覽的聖地。

而青海湖湖中心有座叫海心山的小島,因地處青海湖核心自然保護區,海心山島並不對外開放,即使現在許多遊覽過青海湖景區的人都很少有人知道此島的存在。而之所以說海心山神祕,不僅僅是他不被世人所知,海心山更是信仰藏傳佛教人士的聖地。

海心山位置示意圖

海心山島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0.8公里,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兩頭長而間,中部較寬,形狀像是藏傳佛教儀軌中重要的法器和樂器——海螺殼,海心山正處於青海湖湖心,又叫湖心島,距最近的青海湖岸邊有25km的路程

海心山蓮花庵寺院

海心山四面環水,遠離塵世,有藏傳佛教寺廟蓮花庵一座,是寧瑪派覺姆(女出家人的尊稱)寺院,島上除了常住的11位覺姆僧人之外,還有來自於藏區各地藏傳佛教各教派的僧人,常在離寺院不遠的山腳洞窟或自建簡易房中閉關修行。相傳海心山修行1日,等於在外修行7日之說。

冬季海心山島上的寺廟僧舍建築群和蓮花生大師銅像

海心山自古就有許多先哲來到海心山島上修行,如摩訶衍那、曲多傑三羅喇嘛、葉謝旦達爾等都曾在海心山閉關修行,最後終成一代名師,海心山至今還留有古佛塔等藏傳佛教文化遺存。

在夏季晴朗的天空下,站在地勢稍高的青海湖岸邊,遠遠眺望海心山,會發現海心山如同雪山一樣矗立在湖中,所以海心山又叫仙山,有詩云:“一片綠波浮白雪,無人知是海心山”

據史書記載,吐谷渾時期,將一批從波斯得到的良種母馬,在冬天青海湖面封凍的時候,遷入海心山放牧,到翌年春天,母馬常常受孕,誕下龍駒可日行千里、異常健壯,此馬被稱為青海驄。而海心山又稱為龍駒島。

吐谷(yù)渾人非常善於馬的培育和馴養,早在吐谷渾祖先從遼寧鮮卑慕容部,一路向西經河套、隴地遷徙至甘肅臨夏,其子孫又向西、北、南方向擴充套件,以祖先吐谷渾之名建國,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從東北至青藏高原,吐谷渾人吸收了羌人、鮮卑等民族的養馬知識,養馬技術成熟,所養的青海驄、舞馬等馬匹成為和中原貿易的主要商品。

隋湯帝西巡圖

公元609年,隋煬帝率文武百官、嬪妃以及親統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從長安出發,征討吐谷渾國,在今青海門源浩門鎮一帶,吐谷渾受隋朝大軍圍困,後大敗而逃。隋湯帝,聽聞吐谷渾養馬之事,命人將2000匹良種母馬,放牧於海心山島上,以求“龍駒”,但最後結果卻是失敗而終。

島上的僧人在應龍城遺蹟處

天寶七載(公元748年),唐朝名將哥舒翰與吐蕃在青海湖北邊一帶交戰,在青海湖東北岸(今海晏縣甘子河一帶)築神威城,冬季湖面結冰,吐蕃從青海湖西南冰層穿越,破了神威城。後來哥舒翰又在青海湖海心山上築城,築城時,海心山有白龍出現(應該是現在的龍吸水奇景),所以此城又叫應龍城。

現在海心山雖不對外開放,但冬季結冰時,許多遊客還是貿然前往海心山遊玩。近年來,隨著氣候變暖異常,青海湖冰層冰凍並不嚴實,冰層偶有開裂,許多車輛掉入湖中的事件時有發生,珍愛生命,呼籲遊客讓海心山恢復一片寧靜為盼。

【海心山島,四周都是青海湖湖水,我們都知道青海湖湖水是鹹水湖,湖水不能直接拿來飲用,但海心山最奇的是島上有泉水,冬不結冰,是島上僧人的取水來源之一,你知道為什麼島上會有淡水嗎?】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成都紀行:舊地重遊都江堰,虔心問道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