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在北京市區的東北角,有座豪華宮殿,它紅牆金瓦,與故宮一樣規格,出過兩位皇帝,可謂“龍潛福地”。常年香火不斷,梵音低唱,遊客除了參觀,更懷有一顆虔誠的心。這便是聞名遐邇的皇家寺廟——雍和宮。

從地鐵5號線雍和宮站下車,白玉石欄造型的站臺設計,已經讓人有了穿越的感覺。出站,繞過高高的灰色圍牆,左拐便是雍和宮最南端的牌樓群,中央正題“寰海尊親”,陰面題“群生仁壽”。西邊對東的牌樓題“福衍金沙”,東面對西的牌樓題“慈隆寶葉”。初來時是在初冬,大風把天空刮的碧藍、通透,牌樓也被映襯的恢弘、大氣。售票處就在東面牌樓一側。以前30元一張門票,配送雍和宮宣傳小光碟一張,後來25元沒光碟,我覺得這樣挺環保。最早,從地鐵站走到“福衍金沙”,一路上賣香火的、算命的、乞討的不勝其煩。經過嚴格整頓,現在很清淨,進門之後免費領香。

雍和宮南門正中牌樓-“寰海尊親”

進入昭太門之前要經過長長的輦道,兩邊銀杏樹成排,黃綠相間,甚是美觀。這條道兒並非一開始就有,雍親王當了皇帝,回行宮時大臣跪拜有點擁擠,索性專門建了這輦道。行走其間,有沒有想起若曦呢?

進入昭泰門便是雍和門,又稱天王殿。殿面闊五間,黃琉璃筒瓦歇山頂,重昂五踩斗栱,和璽彩畫。兩邊一對大獅子踩繡球,威風凜凜,栩栩如生。邊上有座御碑亭,又名四體碑亭。門前擺了長長一溜跪凳,無風的日子香菸繚繞,有風不準點的。每年正月初一,為了燒頭香,有人前一天夜裡就開始排隊佔位了。臘八節施粥,領粥的隊伍尤為壯觀。

雍和宮雍和門

接下來的中路建築分別是雍和宮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雍和宮殿原為王府銀安殿,現相當於一般寺廟的大雄寶殿。殿內供有三尊青銅質泥金佛像,及蒙麻潑金十八羅漢。殿前東配樓為溫度孫殿(密宗殿),西配樓為擦尼特殿(講經殿)。

永佑殿,原為王府正寢殿,後殿因供奉雍正帝影像而改名為“神御殿”,乾隆九年(1744)行宮改建寺廟後,改為今名。殿內正中供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雕佛像,東西配殿分別為額椅殿(醫學殿)和寧阿殿(數學殿)。額椅殿裡的香火把裡面的建築都薰的烏漆抹黑。

雍和宮永佑殿

法輪殿為舉行法事的場所,建築平面呈十字形,殿內正中供奉一尊高6.1米的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銅坐像,像背後有紫檀木雕成的五百羅漢山,東西壁還有以釋迦牟尼為題材的壁畫。

雍和宮法輪殿

萬福閣東西兩側分別為永康閣和延綏閣,中間以懸空閣道式飛廊相連通。閣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由整塊檀香木刻成的彌勒像,珍貴的木料由七世達賴進貢。總高26 米,地上18 米,地下8 米,直徑8 米,立於漢白玉須彌座上,手持哈達,體態巍峨。據說乾隆帝為雕刻大佛,用銀達8萬餘兩,這尊大佛也是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鑑於對神靈的敬畏,對文物的保護,殿內均未拍照。

雍和宮萬福閣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城,有1300多戶人家在這裡居住,現只剩10戶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