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很多人會立即想起地理書中“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的描述——的確,全世界只有6個湖的深度超過500米,而貝加爾湖平均深度744米,最深處竟達1637米。
貝加爾湖的儲水總量超過2.3萬立方公里,比整個北美洲五大湖或北歐波羅的海的水量還多。換句通俗的話說,僅憑貝加爾湖的湖水,就能讓全世界的人飲用40年。
據考證,“貝加爾”一詞源於突厥語,意為“富饒之湖”,在俄羅斯,它享有“西伯利亞明珠”的美稱。除了眾所周知的“深度”,貝加爾湖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之一,它形成於約2500萬年前的一次猛烈地震。 。
貝加爾湖的總面積雖然大概只有3.15萬平方千米,但是根據2015年的資料來看,貝加爾湖的水最深處早就達到了1637米,而跟中國青海湖相比,貝加爾湖的深度卻一直在加深,這時為什麼呢?
其實,這跟我們地球的板塊運動有關。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我們的七大洲四大洋,都是由於板塊的運動形成的,人們就把這些板塊分為6個不同的板塊,既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這裡面還存在著一些小的板塊,比如東亞板塊,阿穆爾板塊等等,而貝加爾湖就位於亞歐板塊和阿穆爾板塊之間。
況且這兩種板塊還是相互遠離的運動方式,這樣子撕裂只會讓貝加爾湖越變越深了。
再加上貝加爾湖本身就身處在地震帶,這裡地震次數一年可以達到2000多次,隨著地震次數的增加,貝加爾湖深處的湖底逐漸撕裂,進而會造成貝加爾湖的深度也會跟著越來越深,導致它變成了全球最深的湖泊。
甚至有人預測,貝加爾湖如果照著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在未來可能還會形成一片海洋。
古往今來,人們最喜歡的就是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的學問淵博,才學過人。
但是我們現在要是在路上隨便問一個成年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裂谷等等類似的問題,依然還有很多人都回答不出來,就像我們知道有一個貝加爾湖,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它是最深的,而且正在逐漸加深。
其實,地理並不是一門晦澀難懂的學科,它裡面充滿的神祕!!
比如,在美國西海岸附近的太平洋底發現了數千個大小不一的凹坑,在過去幾年中,MBARI和其他組織的專家共發現5200多個這種“麻坑”,分佈在大約1300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到目前為止,此為北美最大的麻坑區。
無人機拍下來了格陵蘭島的湖泊快速裂開形成了地標最大瀑布的珍貴景象
冰川本身是一條流動的冰河,原先格陵蘭的這條史多爾冰川(The Store Glacier)流向大海的速度為每年600公尺,但科學家觀察到,由於湖泊快速融化,加快移動速度,冰川每天就可以移動2到5公尺。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融化的水將冰蓋本身提高了55公分,可以顯示水量之大。
從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全球生態環境導致的惡劣問題。
地理不僅是感受大自然的神祕魅力,更是讓我們認識到這個世界的真相以及正在發生的事情。
所以,不管是對於我們還是小孩子,感受地理的魅力真大而非常重要。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Nora S. Newcombe認為:孩子常常看地圖、愛看地圖,能提高他們的空間想象力,空間想象力跟數學能力掛鉤,被稱為想象力的“眼睛”。
201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總結道:空間想象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維能力之一。
由此可見,地理對於孩子的發展非常有好處。
兒童時期是孩子培養空間想象力的黃金期。
如果一個孩子擁有非凡的空間思維能力,那麼他在這個技術型的全球化社會中將會更有優勢。
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地理,不僅僅是因為資料繁雜,也因為地理課的枯燥乏味:各省的面積、人口、物產......全都是乾巴巴的資料和知識點。
因此,大老牛就把我兒子喜歡的這套地理科普書籍推薦給各位家長,反正我兒子看的時候整天不離手,還沒到學地理課的年紀就知道了東非大裂谷是怎麼形成的了。
這本書叫做《世界地理全知道》,精裝彩圖看起來更真實,孩子也喜歡看,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對於影象是非常感興趣的,這種可以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非常適合小孩看。
它的書裡介紹了很多的世界地理知識,比如艾爾斯岩石為什麼能隨著不同的天氣改變岩石的顏色?比如天坑奇觀、神農架的祕密、羅布泊謎地等等很多知識。
小孩子看了還能對地理知識更加了解,激發孩子對地理的熱愛,讓孩子在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學習地理更輕鬆。大人看也沒有問題,還能增加自己的知識面,也很不錯。
硬殼的設計,不同於損壞,為了保護孩子的眼睛,在印刷上用了些心思,更容易閱讀,用了鎖線,還不容易掉頁。
一本書66塊錢雖然可能有點貴,但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嘛,能學到知識還是很值的~
好記好玩,讓孩子秒變地理小達人
總之,這是一套“大地理”的“小百科”,是不可多得的有趣有料的課外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