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開虛掩的窗,仰望天空潔白無瑕的雲海,原本混沌的心像一條清澈的溪流,歡唱著漸漸消失在幽靜的叢林裡。
望著太行山蜿蜒起伏,輪廓清晰的身影,心情無比愜意,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驅車來到了位於鶴壁市西南,約二十公里的古靈山腳下。
進入靈山風景區,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順勢而上,絲絲涼意撲面而來,夏季的火辣和蠻橫,瞬間蕩然無存,感覺山是那樣的綠,天似乎也高了許多。
金秋十月,是個充滿無限回憶的季節,遠遠望去,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奼紫嫣紅,與眼前錯落有致,古樸滄桑,至今仍保持著原始風貌的小山村交相輝映,不覺感嘆人類的神奇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就是“涼水泉”村。
涼水泉村,佔地面積5.23平方公里,共有四十六戶,九十三口人家,屬鶴壁市淇縣靈山街道管轄,省註冊貧困村,也是市精準扶貧工程的重點專案。
村內房屋大都建造於清朝或民國初期,石牆木頂,一脊兩坡,具有典型的中國古代建築風格。涼水泉村,原名‘兩水泉’,因村頭的兩股泉水而得名。
據《淇縣輿地圖說》一書記載:“兩水泉,城西北28裡,戶口並兩流水,北依山,南臨溝”。由於泉水冰涼刺骨,甘甜可飲,後更名為“涼水泉”村。
俯瞰整個村子,只見錯落有致的房屋成蛇形分佈在兩山之間深深的溝壑中,由於植被繁茂,山高林密,很難看出眼前還是個有人煙的地方。
這裡沒有人歡馬叫,只有裊裊炊煙從灰色屋頂冉冉升起,如水墨般裝扮著寂靜的村子,偶而傳來的雞叫聲,也會瞬間被大山的寂靜吞沒。
走進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棵百年椿樹,椿樹枝繁葉茂,樹杆高聳入雲,樹皮黝黑,斑駁如鱗,再加上週圍百年老屋的襯托,使整個村子彰顯古老滄桑之貌。
然而,隨著歲月流逝,時代變遷,涼水泉村的滄桑,已被悄悄鑲嵌在歲月的年輪裡,那被炊煙薰得面目全非的老屋,已被改造成獨居風格的民宿,村頭生產隊的那幾間牛棚,自從被改造成咖啡屋後,竟成了村裡的主打旅遊服務景點。
像這種利用改造豬舍、羊圈,為遊客提供服務的創意,對大山裡的人來說,不能不算一個奇蹟。
現在的涼水泉村,已今非昔比,這不僅僅是村裡通了公路,旅遊產業紅紅火火,提高了知名度,最主要是大部分村民還住進了城裡的樓房。儘管如此,在和一些年齡較大的村民交談時,從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他們對生養自己的這片熱土,是那樣的戀戀不捨。
這樣的複雜心情,不僅僅是不習慣城裡的生活和那裡的喧鬧,最主要是捨不得老屋後那塊不大卻能供全家人享用的菜園子,捨不得後山上那片花椒樹林和那幾顆柿子樹。
每每回想起深秋季節,滿山遍野,一串串綠中透紅,晶瑩剔透的花椒掛滿枝頭,園子裡白菜蘿蔔琳琅滿目的時候,心情是那樣的愉悅。然而,再想想祖祖輩輩被大山阻隔,進一次城必須翻山越嶺,花上大半天時間才能走出去和靠煤油燈照明的囧境時,心情卻又是那樣沮喪。
對涼水泉村的參觀時間雖然有限,卻給我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印象和諸多思考,這是因為在村子裡看到了許許多多,為扶貧旅遊產業忙前忙後的工作人員,看到了住村幹部,第一書記那疲憊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