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位於中國陝西關中平原腹地的袁家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分為南部臺塬和北部丘陵溝壑區兩大類。袁家村周邊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距袁家村10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園。唐肅宗建陵石刻,是關中地區帝王諸陵中數量最多、儲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袁家村現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館、唐肅宗建陵石刻等歷史文化遺蹟為核心的點、線、帶、圈為一體的旅遊體系。2019年7月28日,袁家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走進袁家村,驢拉著磨研著辣面,白嫩的豆花,醇香的糧食醋,湧上你的鼻尖,彷彿一下子回到從前。在袁家村用餐的話人多者可到各戶農家樂,也可在民俗一條街品嚐小吃,幾樣小吃很有特色,實在是不得不品嚐。靠小吃街的引爆,袁家村坐穩了全國鄉村旅遊第一的寶座。然而問題是,雖然民以食為天,但“小吃街”能紅多久?

任何一個產品都是獨特時代的產物,也都有一定的生命週期。能夠做到百年的品牌,精神堅守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產品隨著消費趨勢不斷迭代升級。而恰恰,“小吃”是個很難迭代的物種。要想保持吸引力,保持“原汁原味”就是最好的升級。這就會造成兩個問題。一個是“傳統名小吃”數量有限,並且不會快速增長。大量引進所謂的“網紅餐飲”,其實不是升級,而是降級。稍微控制不當,就會降低整體專案的調性。

另一個是,隨著古村鎮專案的泛濫,“小吃街”已經是標配專案。雖然袁家村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先進性”,但是同質化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現在休閒遊的消費者,90後年輕群體佔了相當大比重。這部分群體,是否對傳統的“小吃”有特別的粘性熱衷呢?

從袁家村在青海、山西、河南的三個專案調研看,袁家村的年輕消費群體比例,要遠遠低於烏鎮、古北水鎮等專案。

陳向巨集說,旅遊行業“年輕人喜歡的就是對的”。這話不一定嚴謹,但年輕人是消費主力——這個觀點誰也無法反駁。

那麼,堅持年輕人並不熱衷的“傳統小吃引爆”,未來風險會有多高?

小吃的“體量”天花板怎麼破?袁家村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廣度不夠,深度來湊——打通產業鏈。

袁家村小吃所用的食材多數來自內部自產,這個做法被外界廣為稱讚。一方面能夠控制食品安全,這也是袁家村主打的招牌。另一方面“肥水不流外人田”,能夠增加內部收益。

這還遠遠不夠。據報道,袁家村正在謀劃農業產業園,意圖把前端的消費和後端的生產連線起來,徹底實現三產大融合。想法很完美,但並不算創新。早些年便有很多大型餐飲企業自建食材供應基地,目的和袁家村如出一轍,但很快就集體偃旗息鼓。今天,海底撈、西貝這樣的巨頭最多也就是和供應企業戰略合作而已。

為何?答案也很簡單,專業度和效率。反映到終端,就是自建的價格比外面採購還要高出很多。其實就現在,袁家村的很多商鋪已經在抱怨村裡配送的食材價格太高。

在社會分工專業化成為趨勢的今天,很多所謂閉環,其實都是給外行投資者的一張大餅。

當然,在農業領域,這個餅更多是畫給政府的。

別人複製不了袁家村,袁家村,自己能複製自己嗎?

袁家村之所以備受推崇,小吃街引爆帶動的超高客流只是一方面。業界更看重的,是其村民共同參與的鄉村振興“新模式”。

但問題是,這個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模式,在袁家村對外輸出時,能夠複製到其他地方嗎?

如果不能,那麼袁家村的模式,還能叫“模式”嗎?如果不能,在外地複製的袁家村,除了算是不錯的旅遊專案外,還值得我們趨之若鶩去學習嗎?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一個沒有地域優勢、沒有名勝資源加持的普通村落能火,給了很多鄉建者極大震撼和信心。

客觀講,袁家村的新型集體經濟模式、三產融合模式、運營管理模式都可謂教科書般經典。但這種經典,都和村落背景、時代背景、人物背景等等有著極大的關係。換言之,這種經典模式,換一個地方、換一個時間點、換一個村支書,大概率就無法複製。

所以,袁家村在青海、山西、河南等地的專案,名字都叫袁家村,風格也都接近,內容大差不差,但根本上只能算是一個正常的商業專案,跟“鄉村振興新模式”沒有半毛錢關係。

如果沒有了“鄉村振興新模式”這個靈魂,甚至再和地產商“繫結”,那麼這樣的袁家村,還值得我們頂禮膜拜嗎?

更何況,脫離了在地化優勢的袁家村,對外輸出後,就要和當地專案在一個起跑線競爭。這時,他們並不見得有太大優勢。

比如在河南新鄉的同盟古鎮·袁家村專案,“小吃街”上仍以陝西特色為主,連當地最有名氣的“獲嘉餄餎面”都沒有引入。倒是河南的建業足球小鎮裡面的美食街,雲集了河南十八地市特色小吃,相當火爆。

希望袁家村未來更好,希望中國鄉村有一個能複製的模板

給一個“網紅明星”提點意見,不僅當事人會不舒服,粉絲也會不樂意:不管怎麼說,袁家村現在也是人山人海啊!沒錯,袁家村依然人山人海,一些做得很不入流的休閒農莊和鄉村旅遊點也都人山人海。但捫心自問,這是因為我們做得好,還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太大?

2019,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進入下半場。經濟新常態下,農旅專案將從資源渠道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考驗專案操盤者的,將從“紅利把握”轉向“精細運營”。

未來,一個組織的基業長青,不是靠一招鮮和一個牛逼人物就能承載。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大搞偶像崇拜,是要被打臉的。

真正的基業長青,是尊重規律、尊重常識、主動創新、主動變化。而不是盲從“成功者永遠是對的”。

巨無霸的恐龍曾經統治全球,但氣候變化,一夜之間不復存在。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又一個國家對中國免籤,離中國上萬公里,當地人卻說漢語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