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歡歌 2019年12月12日攝於鄱湖大草原
編輯手記
在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大草原景區,放眼望去,一叢一叢金黃的蘆葦隨風搖曳,萋萋綠草無邊無際。遙遠的沼澤四周,嬉戲著無數鳥兒,湛藍的天空中,時不時滑過鳥群。每天,遊人們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
2009年5月,我和張晶同志在鄱陽縣採寫了通訊《鄱陽旅遊正“朝陽”》。經過了這麼些年的努力,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已經成為省內外名聞遐邇的旅遊目的地,鄱陽縣的旅遊業早就今非昔比,可謂風生水起,“如日中天”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後首批建縣的鄱陽,正瞄準著一項“朝陽”產業——旅遊業。古老的歷史與年輕的產業,在鄱陽湖邊交相輝映,150萬鄱陽人奏響發展旅遊的交響樂章。
千百年來,湖邊的打漁為生,山裡的荷鋤種地,平原的彎腰插秧——有點零星的工業,也只是用於自給自足,稍有名氣的特產,是一種長在縣城附近的“春不老”菜。當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大小工業園區也建立起來,但如何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一直是鄱陽人不懈的追求。
置身於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畔,境內遍佈整塊整塊沃美的溼地,更有那大大小小1067個湖泊。一次又一次的探討中,鄱陽人從來沒有像在2007年那樣深刻地認識到:我們身在一座“寶山”,我們捧著一隻“金飯碗”,我們要打的應該是“湖光山色”資源牌,我們要發展的是“無煙工業”旅遊業。這年的12月,縣委十二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了《關於實施“中國湖城·鄱陽”發展戰略的決定》,第一次創新性地提出了打造“湖旅遊名城”的嶄新概念。“發展旅遊業,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因為我們擁有最好的湖旅遊資源,擁有生態旅遊的獨有品牌。”在前不久舉行的鄱陽湖溼地旅遊文化節上,縣委書記劉鋒充滿信心地說道。
然而不爭的事實是,擁有如此眾多且獨特的旅遊資源的古縣,在旅遊業上卻是一張“白紙”。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管委會負責人介紹,2007年和此前的鄱陽旅遊,沒有規劃、沒有線路、沒有產品,也沒有一家旅行社,只停留在一般的政務觀光接待上,就連大部分本地人,都不知道如何去鄱湖觀潮、看鳥、賞景。
鄱陽人有著敢想敢幹、說幹就幹的性格,白紙上好寫最新最美的文章。縣裡請來了國內知名專家,先後完成了《鄱陽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東鄱陽湖區域旅遊規劃》《鄱陽湖溼地公園總體規劃》以及4個控制性詳細規劃,為旅遊的發展確立了主題和重心。宣傳運作上,他們有著兩大手筆,一是去年12月,爭取到“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這一“國字號”金招牌,使得鄱陽在“話語權”上搶佔了先機;二是“中國湖城”概念的推出,使得鄱陽名聲遠揚。4月底,首屆鄱陽湖溼地旅遊文化節隆重舉行,中央電視臺《歡樂中國行》節目組走進鄱陽,“中國湖城”這一概念的內涵與品質,正逐漸為國人接受和熟悉。
一切從頭開始,一切從無到有。去年,他們投入200多萬元,完成了部分景點遊步道、碼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添置了遊船、旅遊中巴,推出了“禮恭腦—龍吼山—瓢裡山—斗笠峰—竹溪三島”內珠湖一日遊,使該縣擁有了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旅遊線路。據悉,今年以來,該縣平均每月接待省內外遊客一萬多人。與此同時,啟動全縣環湖周邊50個生態漁村的建設,建成了270多畝環湖景觀林,成功遏制了環湖區域的“亂建房、亂圍堰、亂挖沙、亂踩草、亂捕撈”。
鄱陽人明白,光靠一己之力,是難以把旅遊這塊“蛋糕”做大做強的。如何使鄱陽發展旅遊“不差錢”?本著科學合理開發的原則,他們眼睛向外,招商引資。自去年起,累計接待了100多位來縣裡投資旅遊的客商。目前,該縣3條景區內旅遊公路已經開工;烏金汊遊船碼頭和白沙洲島遊客服務中心也在緊張施工當中;白沙洲溼地科學園、烏金汊國際企業會所、冷子洲溼地風情園以及主題賓館服務區、蛇山島休閒山莊等專案,不久也將動工。在4月27日舉行的鄱陽旅遊資源推介會上,虎頭山旅遊開發、鄱陽水寨等12個專案又正式簽約,資金總額達17.3億元。
鄱陽旅遊業邁入了“大建設”之年,卻仍然是處在“快樂且痛著”階段。畢竟知名度不夠,鄱陽湖是“地球人都知道”,但知道鄱陽湖畔有個鄱陽縣的不多,如何儘快將鄱陽旅遊納入全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這是他們在思考和呼籲的問題。鄱陽有著一個好的區位優勢,境內九景等高速公路穿過,可直達閩、浙、粵等省。如何與周邊景區聯手,共同打造“名山、名湖、名城、名村”旅遊線路,成為鄱陽旅遊發展的當務之急。他們的設想是:在省內,儘快完成與廬山、鄱陽湖、景德鎮、婺源等地的完美整合,形成擁有廬山之秀、景德鎮之名、婺源之美、鄱陽之韻的贛東北旅遊黃金品牌;在省外,巧借黃山和杭州之力,構建3小時大旅遊黃金三角,重點打造湖景觀遊、湖候鳥遊、湖美食遊、湖運動遊、湖文化遊、湖養生遊6大系列,塑造“中國湖城·鄱陽”親水特色旅遊形象,成為發達地區及周邊城市生態旅遊休閒的“後花園”。在開發資金大量湧入的同時,怎樣合理利用和保護好原始資源,處理長遠發展與短期見效的關係,也是擺在鄱陽人面前的一個嚴肅問題。
鄱陽發展旅遊正當時。我們完全有理由有信心,期待著“中國湖城”成為江西乃至中國旅遊風景線上的又一顆璀璨明珠。
(2009年5月19日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