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箬嶺古道,又稱箬嶺古官道,也稱徽青古道、隋唐古道、旌歙古道。古道全長約三十里,始建於隋朝時期,是本土郡守徵集調動民工、民眾,開闢通往沿江(沿江兩岸)、中原的戰略(層面)的要道和通道之一。古道全用青石(花崗岩)板鋪就,從許村(安徽歙縣古村落)直達至黃山腳下的譚家橋。

古道:古道舊的道路。《古道歇棚記》載:“古道者,古來人世跨空移時、運往行來之途;貫朝穿代、紉憂綴樂之線。”(《載敬堂集》)也指源於古代的信實淳厚的道德風尚,民間百工之事。

古道,隔朝歷代遺留下來的古舊道路,古道一般用於商貿、貨運(通羊角、獨輪車類)、擔夫、車馬,人員交流往來的古驛道之路。

古官道:亦稱古道驛路——古代的驛道猶似今天的國道,在古代又稱為官道,古代驛道主要用於中央政府與地方的各種政務、經濟、軍事等公文資訊傳遞、物資運輸、軍隊調動、後勤補給和官員視察、調任與巡視之用。

古官道,就是古驛道,一般指驛道商貨郵驛傳遞、官員及普通平民百姓來往徒步及車載行走的道路。

古官道在北方平原設計比較廣寬泛,可供兩匹馬相向交匯而行,若能夠車載馬行,道路可拓寬至一丈以上。但在南方崎嶇山崗險道,有的只能供一人一騎小心而行。

戰略古要道:能夠把一條古道提升到戰略層面的,說明它是一種極其重要古驛道。從整個國家方面來講也是一條戰備古道,它是唯一一條通往中原即入主中原重要古道。

從以上可得知,箬嶺古道是通往中原的戰略驛路古道,全部採用青石板鋪成,所花的人工、物力財力是相當大的,但所幸古道不長,只達三十里之遙,在唐時代只不過是一個郵路驛站的距離。

再看下箬嶺古道的方向與位置:

☆許村

許村建築群落位於安徽省歙縣,原徵州府縣城西北廿公里處的許村鎮所在地,境地處黃山主脈箬嶺南麓,唐代唐以前為歙北要衝,唐末許氏遷居於此後,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許村。明、清神時期徽商興盛發達,村落建設迅速發展至今,現在仍儲存有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一百餘座。

許村,安徽省歙縣的一個文化古村落,坐落於縣城西北廿公里處許村鎮,地處黃山主脈箬嶺南麓。唐以前為歙北要衝,唐末有許氏遷居至此,後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許村。明清時期,徽商興盛,村落建設發展迅速,今存有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古建築一百餘座。

許村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是研究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探考古代建築群落重要的資料來源,許村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譚家橋

譚家橋屬於譚家橋鎮,譚家橋鎮屬於安徽黃山市黃山區,地處黃山區東部和黃山風景區近鄰,是進入黃山東部門戶的基地,譚家橋鎮境內有石門峽、普仁灘,黃帝源等人文自然景觀,是中國名茶黃山毛峰的原產地。

唐天寶十一年(752年),始建太平縣(現黃山區)時便屬其管轄,隸屬寧國府。

唐永泰元年(765年),廢太平縣,轄地還歸涇縣,譚家橋區域隨之歸涇縣管轄。

唐大曆年間(766~779年),恢復太平縣。宋、元、明、清以及後來譚家橋區域一直屬太平縣管轄。

以前的太平縣已改成黃山區,現在的譚家橋鎮屬黃山市黃山區管轄屬地。★-譚家橋戰役

1934年7月由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共約六千餘人),被派遣往閩、浙、贛,皖各省發展游擊戰,先遣隊為紅七軍團,以尋淮州為軍團長,樂少華為軍團政治委員,粟裕為參謀長,曾洪易為隨軍中央代表,以內線轉外線作戰。

由方誌敏所領導的地方游擊隊與紅十軍團長劉疇西匯聚編成的紅七軍團(方誌敏任主席,粟裕為參謀長)與國軍統領王耀武率領的國民黨軍隊在譚家橋發生遭遇戰(當時王耀武統率國軍補充一旅、第七師、四十九師,共計十一個團圍剿紅七軍團)。

雙方於1934年12月24日上午10時在譚家橋發生遭遇戰,戰爭打響後急戰一天,紅七軍團以傷亡三百多人的代價兵敗譚家橋,事後粟裕帶領的少量部隊突出重圍,1935年1月方誌敏遭遇國軍十萬軍隊圍困,後因叛徒出賣被捕。

1947年5月16日17時,國民黨軍隊中最精銳的74師在孟良固被粟裕領導的華中野戰軍全殲覆沒。

◆箬嶺關

箬嶺關:又名大關洞,其地理位置在旌德縣、歙縣和原太平縣三縣交界處,是古代歙縣北部交通路線的控制點,為州府治下的天然屏障。這裡地勢巍峨險要異常,是兵家必爭之地。兩座高山之間,建有平坦如砥的關臺,拱形的關口上,刻有“天險重開”四個大字。徽商興起後,箬嶺古道更是成為一條連線古徽州府和安慶府兩地的重要運輸要道。

古往今來,官員進省入京,讀書人鄉試會試,商賈貨物運輸;民間百姓人文交流、交往都從箬嶺古道行走。

徽(州)安(慶)古道又稱箬嶺千年古道,始建於隋朝,是當地通往中原的戰略要道。古官道全程由花崗岩青石板鋪築而成,由黃山東大門譚家橋鎮東黃山村直達歙縣許村鎮。沿途植被垂直分佈顯著,峰巒疊幛、幽壑縱橫。古道沿途設有古涼亭供行人車馬歇腳。人文景觀有汪公廟。

箬嶺古道位於譚家橋鎮東黃山村至歙縣許村段,是古時連線徽州和安慶兩府的重要官道。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走進南潯古鎮3大家,道不盡的歷史風情,說不完的人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