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我曾兩次去故宮,兩次都是粗粗地繞著大體框架進行了一次走馬觀花。既然是陪朋友嘛,行程與安排總要在雙方的合意中形成一種節奏步伐,這樣的結果,雖然錯失了資源,造成效益虧欠,卻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再者,故宮的遊客如織,人群集聚的密度之高也為輕鬆遊覽設定了巨大的人為障礙,人們都朝著它的歷史盛名與魔力競相而來,結果卻無形中造成了一種風景擁堵,看的不是純粹的景點本身,而是人頭攢動的人潮。想領略王朝宮殿的獨特魅力,太難了!
這麼一來,腦子裡突發奇想:在一個大雨瓢潑的日子,一個人來到這裡,獨自享受它的清靜之美。沒有人流喧鬧嘈雜,沒有,最有趣的,是能一睹太和殿那千龍吐水的壯觀一幕!我早聽聞過太和殿臺基周圍千龍吐水的壯麗奇觀,1 142個螭首龍頭競相齊發,水注如射,可說蔚為壯觀。
如此壯景,老祖宗絕不單單是為了取景上的小題大做,博人眼目,更為深層的意義乃是排水之用。諾大的一個紫禁城,以其高低錯落及房舍宮殿繁密,如若不在排水問題上作周全處置,一旦暴雨如注,整座皇宮豈非成為澤國?所以早在動工興建之初,整個紫禁城地下的排水工程就作了充分系統與周密的部署安排。作為紫禁城位置最高,宮殿地位也最尊貴的太和殿,在殿底座3層臺基的漢白玉石階上便雕有1 142個精美的石龍頭,名曰“螭首”,“螭首”口內皆有貫通的圓孔,可以輔助排水,每逢下雨,這1 142個“螭首”就是1 142個排水孔,積水通過它將積水流到地面,再通過地面上完備的出水口進入地下排水通道系統,從而保證了宮殿本身雨水的迅速排除,而絲毫不會有積水殘留。六百餘年來,故宮以其強大的排水功能在歷經無數次的大雨天氣中始終遊刃有餘。
前些年,北京一場大雨,讓整個北京城水漫金山,形成歷史罕見的嚴重內澇,唯獨故宮無絲毫積水,足見老祖宗的非凡能耐。
華人作家龍應臺在迴應當身處一個陌生的國度,該如何分辨它的發達與否時,曾說道:
一場雨足矣!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3 個小時。如果你撐著傘溜達一陣,發覺褲腳雖溼卻不骯髒,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這大概就是個先進國家;如果發現積水盈足,店家的茶壺飄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鍋子撈魚,這大概是個發展中國家。
顯然,故宮的排水工程之強之完密,完全可以贏得最高的掌聲;若要以排水功能的強弱來考量當時營造紫禁城的明王朝,自然可以毫不猶豫地斷定當時的中國絕對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先進國家,這在中外史學界早已是毋庸置疑的共識。
面對這座宮殿,我竟突然被一種莫名的無形力量深深震撼,對那些參與過紫禁城營建的無數民工、軍人表示出無限敬意。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據說當年參與這座宮殿營造的工匠,超過百萬之眾,成為大明王朝疆域內,最熱鬧、最龐大的建築工地,如此浩大紛繁的工事,工匠們所付出的辛勞與汗水又怎能不令人動容!就連永樂皇帝朱棣在寫給改建北京城及宮殿工程總指揮陳珪的一封詔書裡也表達了這種關切:
要善待工地上的軍人和民工,飲食和作息要有規律,不要過於勞累。你們要體諒我愛惜百姓的想法。
這些可愛的匠人們為我們留下了人間的奇蹟工程,他們當中,除了少數像老木匠金珩、負責石料製作的陸祥、負責工藝的蔡信等被史書記載下來,絕大部分人都湮沒無聞,他們當中,不乏手工技藝高超的能工巧匠。當然,也有幸運者,獲得皇帝的當面褒獎,兩個來自山西的工匠王順、胡良,永樂皇帝視察工地,一天看到他們的彩繪,皇帝扶著王順的肩膀:“幹得不錯。”對他稱讚不已。
今天,我們以一個當代人的視角去看待故宮,看待這座紫禁城,仍然能為它的磅礴之勢震撼不已,它的磚瓦木石,它的色彩搭配,它的空間佈局……懾人眼目的元素鋪陳構成一種森嚴敬畏的強大力量,置身其中,儼然依稀能夠體會出那色彩凝重的綱常秩序,皇帝站在這裡,說:“這裡整個兒都是我的,整個華夏江山都是我的。”堂上一呼,階下百諾,山呼海嘯的震顫簡直要將整個大地攪個底朝天,天子威儀在這裡得到了盡情釋放。
誰能想到,當年的九重之地,禁衛之所若干年後在一場急劇跌宕的社會變革中終於拉下了帷幕。歷史也足足地在此開了一個大玩笑,當年的朱棣們費勁心血歷經千辛萬苦建立起這麼一座東方皇城,畢恭畢敬的宮廷設計將皇權威儀展示得淋漓盡致。然而,時過境遷,一場社會變革,徹底顛覆和葬送了這延續已久的制度傳承,封建的衣缽已經繼承到了最後關頭,民主思潮已然覺醒,形成蔓延之勢,昔日的紫禁城再也不是禁衛森嚴,非昭莫入,而演變成了一處全民共享的開放所在。這一切,看上去是那麼的富於戲謔,倘若朱棣們泉下有知,該作何感想?是金剛暴怒,怪子孫們無能誤國,將大好的祖宗基業徹底敗壞,還是一聲嘆息,自忖世事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既然自己的河山是從人家手裡搶過來的,又焉知人家不會從自己兒孫手裡將基業奪走!只是,硬是將祖宗體制徹底變樣,弄得天地大變,亙古未經,又實在是太讓人心疼、憤恨!
雖然故宮當年的境況是不復再現了,但它卻給後世遺留下了這麼一個恢巨集壯觀的空間存在,證明這個古老國度曾經有過的輝煌。自秦以降,2 000餘年的封建文明,歷經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了明清,已經走向了一種極致巔峰。作為封建文明的集大成者,紫禁城已經將封建王朝的外在氣象與制度核心演繹到了最高峰,前方已無進路,任何方向的移步挪動,都是下坡路。
物極必反,盛極而衰,一個時代崩塌了。
文明之間的較量交鋒在歷史車輪的碾壓中不斷更替進行,最終先進戰勝了落後,時新戰勝了古舊。紫禁城作為封建統治的中樞,從此退出了政治舞臺,開始以歷史見證者與守護者的身份觀望著每日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穿梭於這座馳名中外的“故宮”與帝居。它是如此的知名,以至幾十年來,每日前來瞻望的人們絡繹不絕,究竟是什麼讓它有著如此天然的感召力,竟讓人們如此的對它痴迷不放?那就從中軸線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