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文 | 陳柯芯

攝影 | Nick(除特殊標註外)

編輯 | 王珊

亞特蘭蒂斯號從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小鎮烏斯懷亞出發,10天9晚,穿過巨浪滔天的魔鬼西風帶和德雷克海峽,抵達南極大陸。

這是一艘國際探險船,全船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30位遊客,餐廳、客艙服務人員、船長和機輪組共計97人,還有21名探險隊員。其中十幾位工作人員來自中國內地。

牆上指路標用的中英雙語,西式早餐裡有粥,中晚餐還能吃到雲吞和餃子。一位看起來領導模樣的外國男士說,廚師正在嘗試做一些閤中國人口味的飯菜,因為從下一個航程開始,在長達半年的旅遊季裡,這艘船將會作為中國人包船駛向南極。

據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IAATO)的資料顯示,南極遊的中國遊客數量2008年不足100人次,到2018年則達到8200多人次,短短10年時間,中國已成為南極遊第二大客源國。由於語言、距離等原因,中國是唯一擁有包船的遊客群體。

船上的中國工作人員,有的以前在國內做珠寶設計,有的在加州做電影,每年短期來南極工作,還有的來這裡工作的同時複習考研,也有人計劃攢夠錢就申請國外的學校繼續讀書。消遣、金錢或是夢想,每個人來南極都有自己的故事。

Nick畢業後在文化部工作不到八個月,辭職做了導遊,因緣巧合下來到南極,現在是探險隊的一員。登陸南極前,遊客需要換乘衝鋒艇,探險隊員會開衝鋒艇在冰川間巡遊、提前在登陸地點的安全區域邊緣插上紅色小旗、穿著頂級防水褲踩在大腿深的冰水裡扶遊客下艇、回大船前提醒大家清理消毒鞋底。

Nick享受著現在的工作和生活。10月26日,在亞特蘭蒂斯號探險船今年的首航中,他和我們聊了聊遠離人群的快感以及孤獨,還有中國遊客在南極快速增長背後的故事。

以下為Nick口述:

登入天堂灣之前,探險隊員在試水。

1

這趟是我第11次來南極了,剛開始是作為中國旅遊團去南極的總領隊,後來成為南極探險旅遊探險隊的隊員,現在供職於一家丹麥的南北極探險隊。

我日常工作的內容是,給遊客安排好一天的行程,比如說你們要在8點鐘開始準備登陸,我們7點鐘就要在下面的更衣室裡面做準備了。先開個會,隊長安排好每一項分工,比如說今天誰負責門口,誰開衝鋒艇,誰在登陸的岸邊(接遊客),誰去山上等等。探險隊都穿統一發的衝鋒衣褲和靴子,裡面自己再穿一件秋衣秋褲就行了,抓絨衣、羽絨背心都不需要,因為登陸的時候要走來走去,會非常熱。

遊客出發的時候,我們把該探的路已經探好了。比如登陸的時候有雪,我們會找好哪條路能走,哪條路不能走,先去把路挖好。因為南極有很多地方是不能走的,旁邊可能就是懸崖,只是雪覆蓋了看不見,所以一定要找好,具體就是提前拿著杆子戳,如果戳到底下空了就不能走,可能是懸崖,或者深的雪坑。蓬鬆的雪可能也會造成危險。

最大的體力消耗是登陸的時候走山路,遇到客人的年齡比較大,還要去扶一下。從離開大船探路、等客人登陸、到結束登陸收拾好回到大船,起碼要三個小時,長的話4個小時,但不會超過5個小時。南極有規定,大船在某個地方停留不能超過5個小時。

探險隊員乘坐衝鋒艇在冰川間巡遊。圖片來自Nick供職的探險公司官網

有一次登陸的時候是晴天,回來的時候突然變成陰天了,還颳起了暴風雪,特別特別冷,15分鐘之內,溫度從零上3度一下變到了零下17度左右。我們有溫度計裝在探險隊的急救包裡,溫度如果低於零下15度,登陸的時間就必須要縮短,因為海上可能會起霧,可能會回不去大船。

不過目前為止我還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南極旅遊是非常安全的。只聽說科考隊發生過危險,比如日本昭和站有個科考隊員出去喂狗,結果突遇暴風,再也沒有回來,過了7年多,才在距離昭和站4.5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他的遺體。在南極遺體不可能被分解,會被完全儲存下來,因為太冷了。

我們還需要做的是,在遊客出發前和回來後,在門口幫助他們清洗和消毒鞋底,10月份的鞋底基本是乾淨的,就是雪,沒有別的東西,泥很少很少。但到了11月、12月,土地裸露出來的多了,可能會踩上企鵝的排洩物之類的東西,就要洗乾淨,一個是防止船上的病菌不要帶給企鵝,回來的時候,不要把南極陸地上的病菌帶回來。最後一次登陸之後,探險隊員還有一個boots party(靴子派對),叫得這麼好聽,其實就是去洗靴子,然後翻過來看,每一雙都乾乾淨淨的,再放進器材庫裡面,方便下一批客人使用。

不登陸的日子裡,探險隊隊員要一起商量每天的講座、翻譯安排,怎樣區分不同種類的海豹和企鵝、怎麼辨別南北極的植物、如何區別岩層的不同年代……會有好幾個翻譯在。我有講座,是關於南極的生態環保。

南極的每個月都不一樣,雪的變化程度,企鵝的變化程度都不一樣。10月,到處都是白雪覆蓋,企鵝剛開始活動,幾十萬只企鵝往同一個方向走。到了11月底,企鵝走過的那片陸地開始裸露出來了,11月到1月,大量的企鵝聚集在那裡換毛、交配、孵蛋。企鵝蛋是不能生在雪上面的,也不能生在冰川上面,它必須生在陸地上面,不然沒有辦法孵。等到1月份,部分地方沒雪了,就成了一片粉紅色的地,因為企鵝的粑粑是粉紅色的。到 2月份,小企鵝就出來了。3月份企鵝又開始換毛了,把夏天的毛換成冬天的毛,南極馬上就要進入嚴冬了,旅遊季就結束了。

去年聖誕節當天登陸南極的浮冰時,拍到剛從水裡游泳出來的金圖企鵝。

2

我第一次去南極是2016年底。去之前各種擔心。我去買了一份額外的意外險,還準備了很多東西。在船上10天,我帶了羽絨背心和衝鋒衣,還有2件羽絨服,5、6條褲子,又拿了很多藥。後來去了才發現南極並沒有那麼冷,帶的東西都沒怎麼用上。

上船之後,一路上都是晴天,但是風浪也確實大。過了德雷克海峽之後,第一座冰山出現了,船長通知所有人出來甲板上看,有些人一邊吐一邊還跑出去看冰山。那時候我才發現真的好美,真的好美好美,雖然我讀了那麼多書,但我真的找不到一個詞來形容那種美,那一刻才知道什麼叫做震撼心靈。去南極之前我也看過冰川,也看過冰山,但還是會感嘆,原來世界的最南端,是這麼漂亮的一個地方。

為什麼呢?這和來之前的預期有一定關係,心情是完全不一樣的,南極空氣的通透度也是不一樣的。至少在心裡會想,南極是獨一無二的,不是每個人都能來。

第一次登陸去了長城站,當時天氣不是很好,但是長城站很友好,裡面的工作人員出來接待我們,和我們合影,站長出來還和我握手,大家互相聊天,就覺得在南極那麼一片荒涼的地方,回家了的感覺。

南極的企鵝和動物園裡的企鵝很不一樣。17年2月底,我在南喬治亞島看王企鵝,王企鵝比較大,相比起來更不怕人,那時候已經沒有雪了,我坐在光禿禿的陸地上,它完完全全會走過來,走在我的旁邊,它的嘴啄一下我的衣服,兩隻眼睛一直看著我,其實企鵝和人類是一樣的,好奇心特別強,我猜它的腦子裡肯定也在想,這是什麼東西?

我嘗試過跟它們交流,我說,小傢伙你們在這裡冷不冷,怎麼長這麼高,你長得好好看。有一次一隻企鵝一直在我前面站著,就是不走,我就跟它說了好久。作為探險隊隊員,如果船上客人因為一些事情一直沒下來,我們在岸上等久了也挺無聊的。

登陸的時候,有的遊客會自己找個角落,靜靜地坐在那裡欣賞風景和企鵝,有人會站在海邊,一直對著海發呆,還有拿著長槍短炮的鳥類愛好者。

其實不論去哪裡,我希望客人照片拍幾張就可以了,旅遊最重要的是把它留在你的心裡和回憶裡。(我們的)一生是想辦法去增加它的厚度(的過程),而不是說要增加給你生命中帶來太多負擔的東西。

南極天堂灣,難得一見的好天氣

3

每一年來南極的總人數是五萬多,中國遊客裡,一半是廣東人,剩下的二分之一里面可能有二分之一是上海人,再剩下的才來自全國其他地方的。東北的比較少,西北的也少,甘肅、新疆、青海、寧夏這些地方的加起來不超過10個。

中國遊客大部分是60後和70後,普遍挺富有的,他們是財富的第一代積累者。像這艘老外船上,那天只是給你們開了個“福利彩票”(注:遊客可以提前捐出任意數值的錢,手畫航線圖、船長和探險隊員簽名的旗幟等,將會隨機抽取並贈送給捐贈者),但中國包船的話,就直接是拍賣了,因為老外的船拍不上幾塊錢,沒有人買,而中國人總覺得我來了那麼遠,一定要帶回去一些東西。像探險隊長畫的航海圖,最貴的時候拍過一萬五千美金(約合十萬人民幣),他(買家)住在五樓,還不是最貴房間的樓層。

到南極來的中國遊客,大多數揹著滿滿一書包鏡頭,或者一個行李箱都是(拍照)裝置,很多都是這樣的,他們最關注的就是我要拍到照片,這就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重要。攝影團的團費不便宜,正常的團費可能是七萬以上,他們攝影團至少都是在十幾萬的,如果飛機選擇全程公務艙,或者選擇在船上住好一點的房間,可以達到三四十萬。

中國包船還會特別安排一些適合中國人的活動,比如聯歡會啊,KTV啊,包餃子或者元宵節包湯圓之類的。

還有一點不一樣的就是,中國包船從來不會去欺騙島(Deception Island),那是曾經的捕鯨站,也是已經被廢棄的科考站,有很多動人的故事。但是,在欺騙島上看不到所謂的南極風光,沒有企鵝,只有溫泉,水還是冷的。所以中國人並不感興趣,覺得來這裡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他們不關心歷史,他們感興趣的就是能拍到企鵝。整個南極跟中國人的歷史都太短了,中國在1984年才開始建立自己的第一個科考站,而第一個南極科考站1904年就有了。

王企鵝的棲息地,南喬治亞島。

老外當然也要看野生動物,但是老外會更關注一些歷史和自然的東西。這和我們的生存環境,以及我們受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每一年來南極的遊客裡,美國人永遠都是多的,美國人能超過30%,我們只有他們的一半不到。

中國遊客裡,來南極拍婚紗的人很多,有時候一艘船上能遇到7、8對夫婦都帶著婚紗。有的來求婚的,還有的說,我們都結婚一輩子了,好不容易來次南極,要再去拍張照,最年輕的20多歲,年紀大的有50多的。也有些人選擇去南極的日期,正好是自己的結婚紀念日之類的。等登陸的時候穿上婚紗拍照,別的遊客看到都會過去幫忙的。

有一次我看到有位男士每天拿著一張照片拍照,喝酒的時候我問他那是誰,他說,那是他去世的太太。那時候,他太太因為癌症去世還不到半年,他們是一年前定的南極行程。太太生前工作很忙,又是政府部門的,出國不方便,他們就計劃退休了再過來玩,但沒想到檢查出來癌症,病情發展得很快,最後沒趕上。

還遇到過一個老太太,得的是胰腺癌還是胃癌,已經晚期了,然後報名來南極,她說想在走之前看看世界的盡頭,那裡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在南極船上,人和人之間的信任程度相對來說會高一些,因為船上的生活相對封閉,能誘惑你的東西很少,加上你們都是為了共同的南極夢想。當然有些人就是抱著來南極交朋友的目的,或者來尋找新的生意夥伴,還真有成的,有一個做房地產的,正在猶豫要不要進軍一個新地方,在船上碰到一個做風投的人,風投看好這個專案,下船(看到他們)發朋友圈,就(知道開始)一起合作了。還有一些活動、論壇,直接搬到郵輪上開,一邊看著美景,一邊商業大計。

2010年開始,中國的旅行社開始在南極包船。主要是因為價Grand SantaFe來越低了,5萬。

他們來包的是午夜Sunny號,這是一條可以坐500人的超級大船,這種船在南極是不受歡迎的。南極最合適的遊輪是乘客不超過200人的,因為南極有規定,每次登陸的時候,岸上的人數不得超過100人。你想一下,到達了一個登陸點,如果是500人,下去100人回來100人,再下去100人回來100人……得多少個小時過去,一天能登陸幾個點,連船都下不去幾次,來南極幹嘛?

這幾年來,這樣的低價快把中國在南極的旅遊業攪黃了。但是這種趨勢會過去。今年是很多中國包船的最後一年,明年將會大有改變,中國旅遊業也會向著正軌發展,不然這個事情沒有辦法再做下去了。

看多了水上的冰,又想看看水底的冰,攝於南極半島的庫佛維爾灣。

4

我碩士畢業後,2015年1月正式進入文化部,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的翻譯工作,結果6月就辭職了。當時大部分的人不能理解,畢竟那是一個很穩定的工作,我又不是出生在富二代、官二代的家庭。我媽媽原來都不識字。

但是我並不覺得我家庭出身不好。從小我父母給了我一個正確的生活理念,我每次工作回去,我媽媽從來不會問我你今年賺了多少錢,存了多少錢,花掉了多少錢,而是你現在這份工作做得開心嗎?這也是我父親從小也教育我的,不論怎麼樣,你要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一直以來沒有那麼多豐富的興趣愛好。大學的時候,我想玩《魔獸世界》,但是我發現,我智商不夠,別人都開始升級了,我還在原地,人家電腦裡都喊著congratulations,我電腦裡喊的是double kill,關鍵是kill掉的人是我自己。

我喜歡船上的時光。在南極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船上,可以看看書,寫點東西,我還在電腦上畫畫,有時候會想想這一年我都做了什麼樣的工作,給自己做一個總結。

在南北極工作的過程中,我不斷地認識大自然,更好地了解地球,其實我們最初的樣子也是這樣,通透、純淨。在冰川上,在氣溫很低的時候,看到企鵝們生活得很好,但是長時間暴露在這種環境中會導致我們死亡,我意識到人類很渺小,很脆弱。

來過南北極的人,都會有一種感受,越來越喜歡人少的地方,來過一兩次之後,會越來越愛上這裡。在這裡的船上工作,和社會相比太簡單了,沒有那麼多的風雨,那麼多人心的複雜,又是遠離人群的地方,我們在這裡生活和工作,是更加純粹的,是在用心生活,而不是用利益。

比如在北京,今天可能上班的時候人家都喝星巴克,你喝了個別的咖啡,就會聽到(議論的)那些話,但在這裡大家都一樣,我今天沒洗頭就沒洗頭,對不對,有什麼可討論的,穿的也很隨便,都是統一發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南極的南喬治亞島,Nick告訴客人不要太靠近企鵝,結果自己不小心摔倒坐地。

探險隊有很多牛逼的人存在,很多人的經歷是令人羨慕的。有一個探險隊隊員,中國香港人,自己滑滑板滑到了南極點。還有一個人,他的夢想就是爬遍歐洲阿爾卑斯山的所有山峰,後來他爬完了。有些探險隊員是有自己本來的工作的,他們可能覺得,我要去南極了解一些東西,要去體驗生活,有些人會籤幾個航次,然後又回去繼續他們原來的生活。

真要在探險隊有幾個朋友,其實也不容易,我和你可能剛熟悉了,就走了呀,或者你走了,或者我走了,等我再回來,可能你又不在了。因為流動性太強了,還是不同的國家,離開船之後,再見面的概率很低。

我不是一個非常愛喝酒的人,但在船上為什麼每天都要去喝呢,因為我很無聊啊,不喝酒幹嗎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壓方式,有人選擇去船上的健身房,有人選擇去聊天,也有人選擇去泡個妹子之類的。

其實在船上不能生活太久,船上的生活是一種閉塞的系統,尤其像南北極又遠離大陸,在這裡生活久了,就離不開這種生活了,覺得陸地上的生活太複雜了。下船也是。今天請我吃飯,明天請我吃飯,我會覺得很煩,像我這個年紀,他們都聊的是他們家的孩子怎麼了,我和他們聊不到一起呀。

我之後會繼續做和旅遊與翻譯相關的工作,但每年至少去一次探險隊,至少去一次南極、北極,讓自己不要忘記最初的本心。

吸引我在這裡工作的,不是探險隊給了我多少工資,而是大家一起工作的環境,一起在船中的生活。我喜歡遠離人類的地方,沒有那麼多的干擾,就像你對我的觀察,我看手機比別人都少。我真的喜歡這裡,我已經去過七大洲四大洋,從來沒有哪個旅遊目的地,讓我去了之後還想再去,每年一到夏天就想再來這裡,一到冬天就想著要去北極。南北極對我來說,有點像回家的感覺,我對它們比對北京還熟悉。

我的家人還沒有來過南極,將來有機會,我想帶他們也來看看。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這裡茶梅花不要門票免費賞,樂山又一個出遊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