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是一座歷史古城,遺留不少古城門、古建築類。在眾多惠州古城門中,以朝京門最為出名,它的名字夠霸氣,城門朝向古京師方向,第二它面向大江,有氣吞山河之意思。
朝京門,始建於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叫“ 惠州 天塹”。歷史上曾因擁有7座堅固城門樓而被兵家譽為東江要塞的 惠州古城,古城牆為六百多年曆史的見證,又經受多次戰火洗禮,所有城門樓悉數被毀,只有朝京門保留下來,據史料記載,古代從來沒有一支軍隊能攻克過此門。
合江樓
惠州古合江樓位於惠城區東江和西枝江交匯處,為廣東六大名樓之一,與廣州鎮海樓、 肇慶閱江樓等齊名。
合江樓原是朝廷官員的高階驛館。相當於現代的高階幹部招待所。按理,蘇東坡作為一名貶官,是不能住進合江樓的。但惠州太守詹範對蘇東坡敬仰非常敬仰特意安排其入住。蘇東坡抵在合江樓,前後住了一年又一個多月,寫下了《寓居 合江 樓》等膾炙人口的詩篇。
十月二日,蘇東坡一家乘船來到了惠州。雖然已進入初冬,但嶺南依然Sunny明媚,氣候宜人。蘇軾走出船艙,發現碼頭上擠滿了人,原來當地的百姓聽說名滿天下的大詩人蘇東坡來了,爭著來一睹他的風采。看到大家熱切的目光,聽到斷斷續續地問好聲,蘇軾頗為感動,一首《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脫口而出:
彷彿曾遊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
吏民驚怪坐何事,父老相攜迎此翁。
蘇武豈知還漠北,管寧自欲老遼東。
嶺南萬戶皆春色,會有幽人客寓公。
惠州太守詹範久聞東坡大名,他非常佩服蘇軾的才華和人格。蘇軾到來後,他馬上把他們安排到合江樓居住。
合江樓修建在江邊的一個小山崗上,滔滔的江水從樓下流過,景色特別雄壯優美。蘇軾讚歎不已,馬上寫了一首《寓居合江樓》:
海山蔥蘢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
蓬萊方丈應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
江風初涼睡正美,樓上啼鴉呼我起。
我今身世兩相違,西流白日東流水。
樓中老人日清新,天上豈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歸去,一杯付與羅浮春。
這首詩讚美了合江樓美麗的環境,把它比作海上仙山。可是,詩人屢遭貶謫,顛沛流離,可以說是“身世兩相違”,看著“西流白日東流水”,他的滿腹心事只能是“一杯付與羅浮春”(羅浮春是惠州的名酒)了。
合江樓主體牆面的青灰色花崗岩,體現清雅肅穆的格調。樓體俊朗挺拔,建築造型為清代官式風格,灰瓦白牆,鐵紅色柱子,彩畫斗拱樑枋,整體建築逐步向上收窄。
頂部採用重簷攢尖頂,造型俊秀,二層以上每層均有挑臺環繞。
左邊白色懸索吊橋是合生大橋,是惠州城第一座大橋。
用無人機航拍“半城山色半城湖”的 惠州 城,因連日下雨,東江的水略顯渾濁。
食在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東坡在惠州
要了解一座城市,先從美食開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惠州人愛吃炒螺,相傳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吃螺有關。一天,東坡好友佛印和尚尋得幾斤螺,生髮雅興,欲與東坡共享。不巧,坡公不在寓中。
丫環問及佛印何事,那和尚伸手拍丫環臀部,又親她小嘴,然後笑著走了。東坡歸來,聽完丫環投訴,哈哈大笑,說:“好!好!今晚有螺吃了。”這掌故生動、形象地比喻出吃螺特點:先敲掉螺殼尾部,再用作料炒熟。吃時,用嘴吮螺尾吸螺口,方可得螺肉而食之。南崑山的螺並非人工養殖,全部野生。山坑螺粒小,螺肉飽滿,用辣椒蒜蓉爆炒,盛盤之前加入幾片紫蘇,味道有趣至極。
放下木筷,直接用手拿一顆,用嘴把肉吸出來,然後再把螺殼外邊的湯汁吮吸乾淨。
龍門山清水秀,山坑螺棲息於林木茂盛、空氣清新,溪瀾石縫中。因為山坑螺只有在水質清澈明淨、不沾混濁的環境裡才會生存,所以這裡的山坑螺非常肥美。加上紫蘇、姜蔥配料進行烹飪,真正是無汙染的綠色山珍、原生態的美味佳餚。
梅菜扣肉是客家菜中最有名的一道菜。據傳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兩位廚師學成返惠後,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梅菜扣肉”。梅菜調和扣肉中的膩,香脆的豬皮,緊緻的瘦肉。沾一點梅菜,一口咬下去,豬肉的油星子都濺出來了,口齒留香。連不愛吃肉的人都會眷戀那種入口即化的口感。而梅菜也是惠州的傳統特產,香氣撲鼻,不寒不燥不溼不熱,被傳為“正氣”菜,久負盛名。
來惠州遊玩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惠州的人文旅遊景觀很多的,在這裡有著獨有的東坡文化,東江特色美食,來惠州旅遊尋味美食同時,真正感受蘇東坡在這個城市留下的人文,絕對讓你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