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在嘉峪關關城以南約7公里處,斷臂長城的末端,討賴河邊,雄踞著一座高高隆起的土墩,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墩”。

為何稱之為“天下第一墩”呢?因為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土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第一個烽火臺舊址所在地,因年久風化,烽火臺原貌已無從考究,只留下了這座斑駁的土丘,其貌不揚,但卻意義非凡。眼前這座土丘,曾經為大明王朝抵禦了無數次的外來入侵,為保護絲綢之路的安全暢通,確保大明王朝西域穩定立下了赫赫戰功。“天下第一墩”名至實歸。

帶著滿肚子的疑問,諮詢了一下導遊,卻被告知古時傳遞軍情非常之迅速,從眼前的這個天下第一墩開始,傳遞迴北京紫荊城,只需要12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之內嘉峪關作戰的將軍就會收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大明皇帝的聖諭,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要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那就得從當時的“烽火傳信”說起。


古人聰慧的“烽火傳信”機制

嘉峪關長城城臺、墩臺、城堡鱗次櫛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整個嘉峪關防線在明代經營的200年間,有60里長城,和邊牆,70座墩臺,數座軍事營堡。嚴密的軍事設施,配合周圍得天獨厚的地理天險,成為西部第一軍事防禦體系。

如此密集的烽火臺,是如何管理的呢?

原來,古代戍邊將士會在每座烽火臺派有數名士卒專司管理。一般是3-5人一墩,墩內屯有報信的柴草、狼糞、水缸、乾糧等,墩旁築水井,有些墩還築有煙道,緊急時用煙囪燃煙,效率更高而且還不受雨雪天影響。守墩士兵需時刻留守和檢視軍情,因此墩臺也是他們休息棲身之處。

一旦某個墩臺發現敵情,就立即放火燃煙向鄰臺報警,以此類推,一墩一墩接連相傳,一座接一座的燃起烽火,很快就將軍情傳遞到了作戰指揮部,然後戍邊將領根據烽火所傳達的敵情,快速做出判斷,制定作戰方針,安排守軍抵抗。

在過去,有著嚴密的戍邊管理體系,據記載漢唐時期的烽火臺規模最為壯觀,沿邊連絡,延綿相接,各有統轄,自成系統。

漢代邊境,郡太守下有都尉;都尉之下有候官(相當內地的縣令);候官下設候長(相當於鄉);候長下設燧長(相當於內地亭長),每燧之下管轄若干個烽火臺,設戍卒3至20餘人不等。唐代於漠北置烽火臺一千三百所,監視著突厥,使其不敢逾山牧馬。唐時每臺置戍卒6人,稱作烽子或烽師;其中五人日夜輪流值班觀察敵情,了望相鄰烽火臺的訊號,負責報警,一人負責文書符牒的傳遞。

古代烽火臺訊號傳遞有哪些方法呢?

查閱了一些資料,大致了解了古代的“烽火傳信”機制。在那個“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我們聰慧的先民發明了一整套用聲音、光、煙、旗幟、驛馬等傳送交流戰爭訊號的方法。

在漢唐時期,烽火臺報警訊號主要分六種:烽、表、煙、苣、積薪、鼓。烽、表、煙一般在白天使用,苣、積薪、鼓一般在天黑後使用。

宋代發明了火藥,因此用炮聲來傳遞資訊逐漸取代了“烽燧”。由此可見,古代人是充分利用了聽覺和視覺感官來通風報信的。先來分析一下每種傳信方法的使用場景:

1、“烽”類似於一種燈籠,籠中燃火,以煙示之。據記載:

烽用“兜零”,亦或“兜籠”,將柴草裝填其中,懸掛在桔槔(吊杆)頂端,平時低垂,發現敵情,立即點燃生煙並懸竿高舉,以煙警示。

可見“烽”其實是利用煙來報警的,而且使用時間是在白天,否則一“兜籠”產生的火光太小,而煙夜間又不容易被發現。借鑑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夕烽》,也可以從中體會到“烽”的警示作用:

《夕烽》

夕烽來不近,每日報平安。塞上傳光小,雲邊落點殘。照秦通警急,過隴自艱難。

聞道蓬萊殿,千門立馬看。

2、“表”類似於現在的旗子,用醒目的顏色和約定的旗語交流戰況。

“表”以繒布為之,紅白二色相間,十分醒目,白晝用以懸拄示警。

3、“煙”,大家立刻會想到“狼煙”,非也,煙其實是有很多材料燃燒出來的。

“狼煙四起”說明煙很大很濃,而如此濃烈的煙絕不僅僅是靠狼糞產生的。根據考古學家對數個烽火臺遺址殘留的燃料研究得知,“煙”的燃料包含蘆葦、紅柳、雜草、以及狼糞、馬糞、牛糞等等。但是因為狼糞產生的煙垂直上升,辨識度很高,因此更傾向於緊急時刻報信,唐代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就有對狼煙的描寫: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4、“苣”,類似於火炬,用乾草紮成一束,掛在桔槔的竿頭,用火光傳信,夜間使用。

5、“積薪”,字面意思就是堆成一堆的柴草,又稱“燧”, 點燃後有煙有火,可晝夜兼用,但因其耗柴多,故多用於夜晚。

6、“鼓”,即擊鼓傳信。

當然,除了這些利用煙、火、旗、炮等傳遞資訊以外,古代邊防沿線也同時設有驛站,配有驛馬及驛兵等,一旦遭遇雨雪天氣,無法燃煙點火,或者資訊傳送錯誤,又或者有軍機密報,則會安排專人“八百里加急”傳信。

古代烽火臺的“情報術語”有何講究?

了解了報信的方法,還得明白資訊的傳送與接收機制,即情報術語。

《墨子.號令篇》裡提到:望見寇舉一棰,入境舉二棰,押廓舉三棰,入廓舉四棰,狎城舉五棰,夜以火皆如此。

《 隋書·長孫晟傳》裡也有記載:若賊少,舉二烽;來多,舉三烽;大逼,舉四烽。

雖然每個朝代約定的情報術語略有不同,但是我們基本明白了在古代,人們是如何利用聲、光等資訊,形象的傳遞軍情的,而且這種傳送方法比驛馬、驛站傳送要快速的多。

宋代以後因火藥的使用,烽火臺也逐步採用了點“炮”或放“銃”來報信,漸漸替代了耗費柴草和人力的“烽燧”。更迅速準確。

《明史.戚繼光傳》中對烽火臺的記載為:凡遇敵馬所向之處,該數聚烽,左右分傳,計薊鎮邊牆,延袤曲折二千餘里,不過三個時辰可遍。

“二千餘里,不過三個時辰”,按照現在的計量單位,2000裡就是1000公里,三個時辰是6個小時,而嘉峪關到北京剛好2000多公里,12小時將軍情傳遞迴京城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一墩周邊的遊玩專案

第一墩因為建在討賴河邊,因此除了這個名聲顯赫的“大土墩”,周邊還有一些其他景點,也是非常值得一玩的。

討賴河及渡索橋

討賴河發源於青海省祁連山中段討賴掌,出冰溝口流經嘉峪關、酒泉、金塔後匯入黑河,屬黑河水系一級支流,同時也是甘肅嘉峪關市唯一的地表河流。討賴河自西向東穿過嘉峪關,河流主要來自天然降水、祁連山冰雪融水以及祁連山脈的地下水。可見討賴河源於祁連山,沒有祁連山就沒有這大漠中的一條玉帶。

討賴河流經河西走廊,形成天然的天塹峽谷,和天下第一墩,以及嘉峪關左側的斷臂長城,共同組成不可逾越的防禦體系。

討賴河上空懸著一座纖細但狹長的鐵索橋,取名Range Rover橋。這座顫顫巍巍的鐵索橋桁架於幾十米深的河谷之上,是附近連通兩岸的唯一同行方式。

行走在鐵索橋上,置身河谷中央,腳下是奔騰清冽的冰川融水,一側是綿延彎曲的萬里長城,其間墩臺林立,另一側是古樸莊嚴的仿古兵營,遠處,嘉峪關關城巍然雄踞在茫茫大漠中,此情此景唯有吟誦一首古詩方能盡興:

《七絕.詠嘉峪關》

關山南北共爭雄,雲壓繚垣雪壓峰。

黃昏宿燕歸來晚,怨鎖雙扉鳴漠風。

在Range Rover橋對岸,是一處仿漢代風格而建的兵營,裡邊有“醉臥沙場”的雕塑群,可以親身感受一番當年戍邊戰士們的日常軍營生活。此外附近還有壕塹遺址,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爬上長城,登高遠眺這一片寫滿歷史的土地。

後記

“天下第一墩”其貌不揚,單獨來欣賞並無驚豔之處,但是通過第一墩,卻可以探尋一番古代先人們“烽火傳信”的智慧,淺析古代作戰時的溝通與協作,這是非常愉悅的體驗。而且“天下第一墩”周邊的討賴河、Range Rover橋、兵營,以及古長城都是非常有參與感的景點。整個景區遊覽下來,感知非常好,賞景和學知識兩不誤!

#我的戶外日記##四海為家##風物之旅#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如果你護照的簽發地是這些地方,辦簽證會可能遇到地域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