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大珠小珠落玉盤”。板樑古村、廟下古村、陽山古村...這些低調的郴州古村落,散發著淡泊寧靜的古樸之美,像沉澱了千年歷史精華的珠玉,散落在文化名城郴州的“玉盤”裡。

板樑古村:風水絕佳“理想國”

板樑古村,位於郴州市永興縣高亭鄉境內。初建於宋末元初,強盛於明清時代,是一座歷經了六百年曆史滄桑,卻依然美麗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湘南第一村”。

她古韻中透露出的生命力讓人怦然心動。從宋末元初第一戶人家在這裡落腳,她就開始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起舞。

她蘊藏著中國古老的宗法儀式、儒學傳統、風水觀念、哲學意識、建築技巧、生態原理等。這裡不僅住著漢朝劉氏皇族的後裔,還人傑地靈,走出了開國大將,而且建造數百年的古建築從不生蜘蛛網,玄妙風水,讓人嘖嘖稱奇。

圖|武行者

風水·板樑

板樑古村的風水格局,一反常規的坐東朝西,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四合相向,使得這裡的風水絕佳。而且家家戶戶石板相連,連綿十多公里,寓意把龍氣接回家。

進入村莊,名曰“明塘”的半月型古塘映入眼簾。與風水對應,內設照壁,外修明塘,取“山旺人丁水旺財”之意。為何修成半圓形?原來是先賢深諳“月滿則虧,水滿則盈”的哲理,以警後人。

圖|靚大水牛

三大古祠之一——潤公廳,背倚象山,前景開闊,遠有奇峰來朝,近有秀案來貢,對面朝向橫排三座山,縱排三座山,四山圍成圓局,無峽谷凹風,無煞山衝擊,瑞氣祥和融融。

畫棟·板樑

古村奉行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登高望遠,360多棟儲存完好的明清歷史建築鱗次櫛比,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風格在薄霧中猶如一幅水墨畫。走進細看,棟棟古建築都雕樑畫棟、飛簷翹角,盡顯歷史的古樸與滄桑。

圖|靚大水牛

青磚灰瓦掩映在自然山水中,古民居、古祠堂、古清泉、古驛道、自然田園等有機排序,構建出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色環境。

圖|靚大水牛

圖|誠實的豆土

前人匠心獨運,隔著六百年時空,與後來造訪者對話。

青石板的尋常巷陌,青石磚的房,雕刻花紋的窗,恰如笛聲,婉轉悠揚。

圖|誠實的豆土

人傑·板樑

板樑私塾的朗朗讀書聲響起,金陵古驛道上馬蹄聲陣陣。600多年來,板樑劉氏繁衍生息,形成8萬多人的龐大族系。明清以來,板樑進士及第11名,貢生49名,稟生365名,出將入仕上百人。開國大將黃克誠從板樑暴動走向革命道路。

圖|誠實的豆土

廟下古村:唱徹梨園譜中曲

廟下古村位於郴州市桂陽縣洋市鎮境內,始建於北宋祥符年間,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

圖|新華網

廟下古村儲存比較好的明清古民居270多棟。被列為中國保護傳統村落。古村街巷全用青石板鋪成。看似毫不起眼的階階青石板,早已變得不可僭越。

那青石板偶爾的凹陷處碰上房簷雨滴的滑落,泛起片片碎小的漣漪,銀光灑落一地。她就像雨巷裡丁香般的姑娘,有著丁香般的芬芳。

古屋的門楣木雕花鳥圖案,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古屋的石雕多用青石刻有花草鳥獸或是神話人物,構思精巧,神態鮮活,令人驚歎。外牆青磚碧瓦,牆頭飛簷翹角。

青磚黛瓦的祠堂與院落,與長達幾百年的古銀杏靜默不語。村內屋頂上不時漂浮起搖曳的縷縷炊煙。雞犬相伴,一幅靜謐祥和的畫面。

圖|劉文祥

慢慢的走在幽靜的巷子裡,此時傳來村民咿咿呀呀地吟唱著非遺湘劇的Teana之音,讓人在這兒彷彿感覺不到時間的流淌,卻能真切感受到千年古村難得的藝術之美。

圖|劉文祥

桂陽湘劇,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該劇以高腔、崑腔、彈腔演唱。廟下村劇團成立50多年來,有村民演員26人,桂陽湘劇在這裡傳承,《十五貫》《屠夫狀元》《珍珠塔》等劇目在村裡尤為受歡迎。

廟下村古戲臺,一名桂陽湘劇演員掀起幕布一角觀看臺上演員的表演。圖|郭立亮

廟下有三個雷氏祠堂,規模巨集大的璽公祠堂是桂陽四大祠堂之一,內有一個儲存完好的古戲臺,閱盡滄桑。古戲臺全木結構,飛簷斗拱,精緻的木屏風將戲臺分隔成前後臺,屏風板上方有“南風之薰”字匾;前臺蓮花鬥蓬藻井,外頂四角飛簷,前簷封板有雙龍吐珠的雕刻裝飾。

廟下古村演員在戲臺上表演。圖|歐陽常海

“借得東風催枝發,古郡幽蘭溢香遠”。廟下這座千年古村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潮頭中,保持了那份純真,桂陽湘劇也在其傳承中唱徹梨園。

圖|歐陽常海

陽山古村:白雲深處有人家

陽山古村,位於郴州市桂陽縣正和鄉境內,有“天下客家第一村”的美譽。始建於明朝弘治年間,存古建築60餘棟。

圖|新華網

村落座北朝南,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小溪流貫全村,謂之“金帶環抱”。村落在佈局上講究“天地人合”,結構上體現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與建築的完美結合。

古村崇文尚武、民風淳樸、文風濃郁、明禮誠信,出進士、舉人、將軍、翰林數十人。尤其是“六會”治村和“寬容誠厚重,和氣致禎祥”的百年家風,歷久彌珍。

深褐色的窗戶,窗花典雅、精細,歷經風吹日晒,古貌猶存。柱礎、門當有石雕,牆面上、窗罩、簷上有精緻的泥塑,屋簷下還有精緻的彩繪。

春雨裡的陽山古村,“煙籠層林山無形,柳黃已綠桃花明,穿雨歸來雙飛燕,田下扶犁是新人”。夏日清晨,碧野青山薄霧橫流,村舍如在雲中。雞鳴嘹亮,炊煙縷縷,冉冉升起的朝陽拉開霧帳給古村罩上一層絢麗的暖色。

深秋時節,野菊花恣意綻放,黃燦燦蔓延開來,古村崖邊路旁都鑲上了花邊,田野裡瀰漫著芬芳的氣息。到了冬天,三五老友聊聊家常、晒晒太陽,喝茶飲酒,也是愜意。

陽山古村,既原生態又有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既古樸又有生氣,寧靜不失生機,置身其中,但覺安寧靜謐。它就像一罈塵封了幾百年的老酒,需要細細品味。

小埠古村:西京古道迎東風

小埠古村,位於郴州市北湖區保和鎮,相傳由明朝永樂年間沿著古道而來的移民所建,距今有550多年的歷史,現存50餘幢明、清古民居。

由湖南進入廣東,需要翻越南嶺,經郴州有兩條古道:一條是從郴州出宜章到達廣東坪石,被稱為“九十里官道”;一條是從郴州出臨武到達廣東連州,被稱為“西京古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愛吃的荔枝,就是在這條古道上,從嶺南運到長安。而小埠古村,就正好在這兩條古道上。

典型徽派建築的特色——封火牆,顯示了小埠古村先人移民的來源。漫遊於小埠古村,可以看到戲臺、茶館、書院、祠堂、寺廟、庵堂、古墓、涼亭、驛道、字紙塔、古井、花橋、百步七孔橋等建築。

村子裡隨處可見頗有年月的舉人碑、拴馬石等古蹟遺物,默默訴說著小埠古村先人曾經的榮耀和起居生活。

圖|唐盛利

走近小埠古村,幾十幢民居三面環山,一面依水。你會訝異於它的美麗整潔,自然通透、視野開闊,寬敞的麻石板路,風格一致的明清民房,芳草託亭閣,綠水映青山。

圖|唐盛利

它有著梳洗打扮過的清新色彩和雅緻古樸。整個古村綠意盎然,生機勃發,這樣的美讓人驚歎,它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桃花源。

隨著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的興起,小埠古村藉助政策東風的扶持,成為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5A級鄉村旅遊點,小埠村民的新生活越來越美好。

金山古村:一點炊煙映水昏

金山古村,位於郴州市汝城縣土橋鎮,距今已有820多年曆史,現存儲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95棟。被評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傳統村落”、“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它像是一本塵封的史書,外表樸實無華,開啟卻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歲月過往。

圖|廣電郴州

古村現有葉氏家廟(敦本堂)、盧氏家廟(敘倫堂)、李氏家廟(隴西堂)等古祠堂6座。

李氏家廟,始建於明朝晚期,總建築面積191平方米。圖|路人@行者

盧氏家廟的敘倫堂又稱“南楚名家”,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是金山村祠堂中體量最大的祠堂,也是人流量最多、利用率最高的古祠堂。圖|路人@行者

葉氏家廟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總建築面積178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何樂而不為

家廟規模巨集偉,家祠小巧玲瓏,古民居以宗祠為中心,圍繞宗祠及主巷道整齊排列。形成了一個風格古雅,頗具神祕色彩的祠堂文化。

古民居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皆為硬山頂,形制方正堅實,整體簡潔明朗,給人穩重踏實且端正之感。建築形式分為青磚青瓦和夯土牆青瓦兩種。磚瓦以青灰色為主色;色彩清淡,夯土牆以淺黃色為主色,色彩明朗樸素。圖|周杰軍

古民居中的精美石雕、磚雕和木雕

來到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面積的荷花。這是金山古村千畝白蓮種植基地。“滿塘素紅碧,風起玉珠落”。

一團團扇葉般的荷葉,染得滿塘碧綠。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的已經完全盛開,悄然佇立在水面上,高潔而嫻靜,有的還只露出花骨朵,含苞待放。荷花映襯著古祠堂,讓山村顯得格外古樸典雅。

圖|朱碧濤

2018年,金山古村成為民政部公示首批全國農村幸福社群建設示範單位,也是郴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鄉村。

古戲臺,村民的娛樂活動中心。圖|周杰軍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長汀這個公園計劃投入1000萬,涵蓋4A級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及美食一條街等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