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冬季,秦嶺山顯得特別荒涼。行走在大山裡,唯一可以感受到的就是,農戶家房屋頂上升起的裊裊炊煙。
從溝口一路走進來,這戶人家吸引了我的眼球,這家的地理位置就不錯,很是適合拍照。現在農村條件好,大多都是新修的房子,這戶人家也是如此,二層小樓,牆體粉刷得雪白,房屋四周還種有小麥。在冬季裡,這綠油油的麥苗地,給冬日景色增添了不少色彩。
小橋、流水、農舍、麥地、又是背靠大山,就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其實,當你認認真真地去看秦嶺,或者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欣賞秦嶺,無論是啥季節,你都會看到不一樣的秦嶺。冬天的秦嶺,樹葉枯黃掉落,但景色依然很美,別有特色。
這些年農村的變化真的是非常大,大多村子路都修通到家,路面還要硬化,還修建有垃圾投放點。每個村還有活動中心,有的地方還有健身器材。
走在這裡時,我才看清楚,這戶人家院子裡架了幾口大鍋,應該是要準備殺豬。運氣不錯,我決定走過去看看,順便拍拍照。
現在是進入了臘月,在有不長時間就要過年了。在臘月裡,家家戶戶開始準備過年的美味了。今天運氣也不錯,剛好遇到這戶地方又好,風景又美的人家在殺豬。
在路邊上,主人家用水泥石墩子,架了三口大鍋,主人不停地往裡加入木柴,把火燒得旺旺的,鍋裡的水燒開了,熱氣騰騰啊。
豬殺完了,現在要做的就是給豬退毛了。這頭豬有300多斤,幫忙的人抬出了個大木桶,準備倒入開水退毛。主人家說這頭豬重300多斤,今年肉價高,農村的豬也很少。這頭豬也是買的,毛豬一斤也要17一斤,這頭豬就花5000多。
在農村,只要快到了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村裡的人都會早早地過來幫忙,殺豬這一天,也是最熱鬧的一天。現在的農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農村人少了,年輕點的人都出門打工了,殺豬人也少了,幫忙的人也少了,沒有了曾經的熱鬧場景。
在陝南農村,有煙燻臘肉的習慣。把豬殺了,留夠吃的,送給親朋好友的。其他剩下的肉就掛在房樑上,熏製成臘肉,慢慢地吃。
今天肉價高,農村好多豬在價高時都賣了,所以今年殺豬的並不是很多。這戶人家殺的豬也是買回來的,說殺的豬肉不會賣得,留著自已吃。
在主人家的廚房,有幾個幫忙的人正在忙碌著,在爐子上放著的是罐罐茶,罐罐茶是略陽的一道傳統茶點,人們用一隻小小的罐罐盛水,放入茶葉、藿香、鹽、姜等調料,放在火上煮熬,一邊煮一邊放入麵糊。
拔毛的過程是個精細活,要有耐心。幾百斤的大豬,這拔毛是要一陣的。
豬毛拔好了,現在就是該要把豬吊起來。這麼大的豬有300多斤,主人家說要是年輕時一個人就揹走了,現在年齡大了,背不動了。
記得小時侯看殺豬,有好幾十個人幫忙,殺豬的殺豬,拔毛的拔毛,燒水的燒水,看的看,互相逗樂。現在農村人少了,今天主人家只有5個人,在往起掛的時候看著有些吃力,必盡有好幾百斤的大豬。
我對殺豬的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那個豬尿泡,小時候幾個小孩子看到殺豬,會一起爭這個豬尿泡,看誰能吹起來,誰個吹起來就是誰的。沒得到豬尿泡的只能跟著勝利者屁顛屁顛地跑著,笑著。這種濃濃的鄉村情,難以忘懷。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徒步大山的原因,我從大山來,走進大山去。
-
1 #
-
2 #
以前的豬肉是豬肉的味道 現在吃著不香
-
3 #
冬至一過,就要殺豬過年了!
-
4 #
滿滿的回憶,滿滿的鄉愁,滿腹的無奈與心酸,生養我們的故土卻難以留住我們的人,漂泊在異鄉的遊子為生計遠離故土!
-
5 #
好懷念啊,過年的時候每家都要殺一頭豬。現在都沒有人養豬了。
-
6 #
以前見別人家殺豬都看著不走,最後混幾塊肉吃
-
7 #
是的,小時候滿滿的回憶,大人殺豬,我在等豬尿泡,但是總是沒我的。
-
8 #
豬尿泡,想起兒時過年的熱鬧。
-
9 #
豬肉價格再不下降,今年不知有幾家吃不上豬肉呢?
-
10 #
兒時的年味兒在也回不去了,有父母的呵護,現在父母不在了,一切都變味兒了,傷感
-
11 #
喜歡大秦嶺,有時間也想去走走
-
12 #
這才是養人的地方!
-
13 #
喜歡大山裡的一切,空氣好,有意境
-
14 #
特別好,特別有年的味道
豬尿泡 童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