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今年七月到江南水鄉蘇州去走了走,回家後雖已寫了幾篇相關文章,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究其原因,是什麼?是蘇州“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情讓我深深依戀?或是吳儂軟語的水都妹子讓我心花怒放?還是姑蘇的千百年故事讓我愁眠不已?回家之後總間或生出對蘇州許多莫名的惦記,總覺得對此次蘇州行還應寫點什麼來交差,那就暫姑且交差並稱之為《別了姑蘇、別了水鄉》吧,藉此以慰自己對水都、水城、水鄉之“人間天堂”的那份情與愛,以了卻那份念念不忘的心緒。

“北看長城之雄,南看盤門之秀”。離開蘇州的那天上午,我與妻子去遊覽了城西南的水陸城門“盤門”。盤門始建於周敬王六年吳國闔閭命伍子胥所築,由於吳國在辰位,越國在已位,因此刻林木作蟠龍鎮北,面向越國,以示吳國征服越國之意,故名“蟠門”。後因水縈迴交錯,改稱“盤門”。盤門是蘇州古八城門僅存的古城門遺蹟,水陸城門並存在全國絕無僅有,是蘇州古城的標誌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從城牆北側石板坡登上城牆,但見水門、陸門套城的佈置和結構全貌。水門在陸門南側,內外兩重城門,縱深24.5米,外門石拱券作分節並列式構築,內外水門之間有南北砌泊岸,東南隅城牆內闢有洞穴通道,仄而陡直,古時為守軍上下祕密觀察和啟示閘門之用,可循石級登城臺。陸門也有內外兩重,中間為周長177米的翁城。翁者,口小腹大,陸城門兩門非軸線同朝向,中間為邊長約20米的正方形空地,故稱翁城。水陸城門既是防洪設施,也是防禦重器,乃兵家必爭之地。站在盤門城牆上,可清晰看見盤門側畔滔滔不絕的大運河奔流不息,吳門橋與報恩塔祥雲生輝,遠山近水,一幅詩畫盤門盡收眼底。

參觀盤門必想到伍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楚國人,名員,字子胥,吳國大夫,軍事家,封地於申,也稱申胥。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殺害,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的營造者。伍子胥為戰勝楚國,在吳中之地“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充分考察了地理與水文條件,認為太湖東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間:西面有湖泊、丘陵為屏障,不利於楚國進軍,且能為築城提供大量石料;吳中平原沃野,魚米之鄉,正是絕佳大後方。為此構築了周長47裡的大城和周長10裡的內城,如此姑蘇古城為今後蘇州的發展奠定了千年基礎。在孫武事吳之後與伍子胥一起整頓吳國軍備,使吳國逐步強盛,在闔閭四年率吳六萬舟師,五戰五捷,攻破楚都郢,為父兄報仇雪恥。後因夫差聽信讒言被賜死並拋棄於錢塘江中,吳人哀憐,在江上立祠,命名為胥山。過九年後,越攻破吳國都,夫差羞於死後地下見伍子胥,於是“以巾蓋臉自殺了”。後人為紀念伍子胥建有祠廟,走進伍相祠感受著伍子胥“嗟吁屬鏤鋒,冥爾國土冤。峨峨姑蘇臺,榛棘晚露繁。深居麋鹿遊,此事誰能論。因之毛髮豎,落葉秋紛紛”為吳國嘔心瀝血的傳奇生平,他得到了吳國百姓和蘇州人民的傳頌與愛戴,一首宋《題吳山伍子胥祠》詩云“鄙懷異代悲忠烈,一拜威靈淚滿襟”,正是世人懷念伍子胥的很好寫照。

參觀盤門拜伍相祠後,我們坐車約40分鐘車程來到平江路。平江路是蘇州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河路皆狹小,河上行走搖櫓船,路上僅過黃包車。同一路上,水陸並行,河街相鄰是平江路的水鄉風韻。宋元時蘇州又名平江,故名為平江路。平江路全長1606米,也就三裡多長,但兩側的橫街窄巷就多了,如獅子寺巷、傳芳巷、東花橋巷、曹胡徐巷、大新橋巷、衛道觀前、中張家巷、大儒巷、丁香巷、胡廂使巷、蕭家巷、鈕家巷、懸橋巷等等,這些深深街巷每個名字後面都有著一個長長的故事,這些故事造就了蘇州文化宮闕的魂魄,是中國文學取之不盡的源泉和動力。

漫步平江路上,除了許多街巷外你會發現有很多石橋,從北端的東北街到南邊的干將路,總共有17座石橋,每一座橋都有著不同特色,需要慢慢去感受與發現,如:苑橋、思婆橋、壽安橋、雪糕橋、積慶橋、青石橋、眾安橋、新橋、朱馬橋、通利橋、唐家橋、胡廂使橋、保吉利橋、慶林橋、奚家橋、潘家橋、華陽橋,一座座橋倒映在平江河上,伴隨錯落有致的樓宇,馬頭牆,封火簷,河邊垂柳,河上游船,讓人感受就是來到了《清明上河圖》裡遊玩觀賞,享受著古街水巷交叉過,小橋碧水潺潺流的江南美景,讓人在宛如一幅水墨長卷中陶醉不知歸。此時的信步就會不禁讓人想起洪鈞與賽金花兩個名人一段羅曼蒂克的愛情故事。洪鈞在同治七年高中狀元,官至兵部左侍郎,據說洪鈞在返鄉奔喪的路上,看到了在秦淮河賣唱的賽金花,這一看就此看出了一段“梨花海棠”的歷史來。在1886年洪鈞把年方二八的秦淮河名妓賽金花娶到了洪家,做了他的三姨太。1890年盛夏,洪鈞作為清朝政府的公使帶著賽金花從西方回國載譽歸來,在社交圈裡如魚得水,賽金花自然成了中國第一代的“交際花”。之後,他們帶著一架鋼琴回到蘇州,回到平江路住進了懸橋巷29號。僅僅兩個月後,洪鈞辭世而去,賽金花無限傷感地離開了懸橋巷29號去了上海,開始了真正屬於她的“名妓”生活。在這裡走走,彷彿還能感受到洪鈞與賽金花那段浪漫愛情就如發生在昨天一樣,讓人感慨不已。聽著聽著這感人的故事,我們便走到了鈕家巷,這裡有一座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的庭院,形狀宛如一艘船,這就是有名的“船屋”了。現在,它已經成為蘇州文化中最綿長的記憶。當你欣賞著大批老式民宅、白牆青瓦、木柵花窗、河道街巷、樓閣小橋、鳥鳴花木組成的一幅玲瓏多姿的山水長卷時,自然就會想起現代詩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抒情詩《雨巷》,她便是丁香巷縮寫蘇州最好最直觀的風情敘述。其中有詩曰: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行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戴望舒的《雨巷》把江南梅雨時節悠長的小巷營造出了富有濃重色彩的抒情詩,讓世人充分感受多情江南的情懷,忍不住產生思念江南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一個丁香一樣地,有著愁怨的姑娘。我與妻子走在小街巷,看著丁香巷的悠長悠長,靜靜地享受一份“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的清幽,遐想“畫船聽雨眠”的愜意,真讓我一時恍惚,不知魏晉,其樂無窮。

行走蘇州,我覺得就是行走在水鄉,就是行走在一幅“船在河中走,人在畫中游”的優美畫圖裡,就是行走在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多情詩詞中。無論身處何地,她之所以讓我魂牽夢繞:那是為什麼?是吳王闔閭的三千寶劍,是伍子胥的“相土嘗水”之姑蘇情,是虎丘寶塔的靈光,是拙政園的巧秀,是山塘街的風情,是水鄉周莊的嫵媚,是寒山楓橋的人文,是康熙帝六下江南,乾隆爺七遊蘇州的歷史典故,是京杭大運河的旖旎風光,是白居易、唐伯虎、范仲淹、馮夢龍、曹雪芹、顧炎武、張繼、黃公望、金聖嘆、柳亞子、葉聖陶等等文學泰斗“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節氣,是秦淮八豔之柳如是、董小宛、陳圓圓、賽金花千古奇遇之美談,是現代貝律銘、李政道、潘虹、孫晉芳等等蘇州名賢的驕陽可敬,或是許許多多的人文歷史、美妙傳奇,是許許多多的風土典故、詩詞歌賦,是許許多多的橋河人家、深深巷院,是許許多多的才子佳人、風流墨寶,是許許多多的悠悠記憶、煙波情深......總之,有許許多多的物事讓人牽掛,她總是那樣悄無聲息地來到你的夢中,與你喃喃細語,與你回眸一笑,禁不住讓吾之思、之念化作姑蘇的水源源不斷,化作姑蘇的情揮之不去。

千百年的姑蘇,百千年的情。吾之思念在姑蘇,姑蘇者水鄉澤國,天下糧倉,姑蘇者魚米之鄉,人間天堂。再見了姑蘇,別了水鄉。吾當願以徐志摩《再別康橋》詩歌中的兩段文字來寄託吾之思、之念,之戀、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故遊之文思泉湧,意氣飛揚,筆下流水,一夜呵成。乃作《別了姑蘇、別了水鄉》,了爾心願,以饗親朋。嗚呼!作斯文者也。

書於2019年8月11日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曼谷。成都2020/1月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