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惠靈頓奇幻之都的時尚盛事

從惠靈頓機場到市區,一路蜿蜒的海岸線讓人一掃飛行勞頓。一條單車道公路在山與海之間穿行,一邊,深藍色的海水總是向岸邊湧來,一次次與嶙峋的黑色礁石相遇,白色的浪花時常有幾米高;另一邊,房子沿著山勢錯落而建,明快的顏色與好天氣搭配得天衣無縫。在不經意的拐彎處,舉頭便可以看到面海的草地上,悠閒的房主正躺在自家花園的躺椅上看海。我們的酒店就在惠靈頓市中心的遊艇碼頭附近,距離紐西蘭國家博物館(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僅數步之遙,博物館裡展示著紐西蘭的歷史和毛利文化,也收納了不少世界級的珍貴藏品。

從表面看,這樣悠閒愜意的情景與紐西蘭任何一個寧靜安逸的社群都沒分別,不過本地朋友金迪要帶我們去探訪的目的地,卻在世界電影界大名鼎鼎——創造了《指環王》系列和《霍位元人》等影片的威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s)。惠靈頓是著名導演彼得·傑克遜和威塔工作室的故里,兩者因拍攝了《指環王》而聞名於世——電影拍攝地與威塔洞穴(Weta Cave)自然也成了當地的必遊景點之一。威塔洞穴包括迷你博物館、劇院與店鋪。讓人興奮的是,我們在這裡看到了工作室當年為《阿凡達》、《金剛》等電影而製作的特型倒模。那些熟悉的大塊頭們,一個個活靈活現地站在我們面前,觸控一下倒模的肌膚,還有微微顫動的鮮活力量。

作為國際大都市,惠靈頓也有自己的大型時裝盛典。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時裝週,但卻充分展示著奇幻之都的本地特色。1988年,來自紐西蘭南島小城尼爾森(Nelson)的雕塑家蘇西·蒙克里夫為了宣傳當地一座畫廊而突發奇想,創造了“世界可穿著藝術大賽(World of Wearable Art)”這個紐西蘭自己的時尚盛事。

常人看來,她極富創意的想法怪異而瘋狂,即採用畫廊牆上的藝術品來裝飾服裝。她希望讓藝術家與設計師們創造“可以穿的藝術”,然後將其詮釋的作品在戲劇性的舞臺背景上進行展示。2003年,因其規模逐漸壯大,盛典從起源地尼爾森遷至首都惠靈頓。與傳統T臺時裝秀不同,可穿著藝術大賽的服裝更具戲劇色彩。舞蹈演員與模特身著的奇裝異服選用奇特的材料製作而成,充滿想象力。他們隨著動感的音樂和燈光忘我地展示,更優雅地詮釋了來自惠靈頓的創造力與奇幻氣息。

凱庫拉和野生動物交朋友

金迪開著從赫茲租車租來的旅行車,帶我們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南。在離開了大城市惠靈頓後,風漸漸小了,典型的紐西蘭式的自然風光也拋開了鋼筋水泥的束縛,逐漸嶄露頭角。車子駛向觀鯨勝地凱庫拉(Kaikoura),這裡擁有紐西蘭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海岸高山景觀,也是體驗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毛利語中的“凱庫拉”意為“吃小龍蝦的地方”,豐富的海鮮美食與眾多的海洋生物,自然也成了我們魂牽夢繞的追逐物件。

觀鯨是凱庫拉的招牌旅遊專案,也是號稱“全球唯一可以全年觀鯨的地方”。體型碩大的巨型抹香鯨、暗色斑紋海豚、赫氏海豚,以及各種海鳥和其他海洋生物都能在這見到。放心,你絕不會失望而歸,因為淳樸的凱庫拉觀鯨公司向你保證,如果不能成功觀賞到鯨魚,公司將賠償你票款70%的金額。為此,觀鯨船上的水手各個賣力尋找鯨魚,只要出海,儘管會花費比其他國家觀鯨時長多一倍的時間,也定不讓你失望而歸。

我們出海那天的天氣並不好,天空飄著零星小雨,風大浪大,但觀鯨公司的毛利船員頗有信心地保證會找到鯨魚,於是我們的觀鯨船在海上飄搖了近四個小時。當船上的亞洲人全部吐得東倒西歪時,又黑又胖的毛利船員用HIPHOP腔調的英語在廣播中興奮地喊著,“這次鯨魚是真的來了!”扔掉手上的嘔吐袋,小心翼翼地走上甲板,看到鯨魚在海中翻騰的身姿,簡直顛覆了任何特效暈船藥的功效。接著海豚、海獅等野生動物紛紛亮相,他們齊整整地向體力不支但精力旺盛的我們證明,凱庫拉絕不愧為紐西蘭生態旅遊之勝地。

另一個讓我至今還對凱庫拉念念不忘的地方,就是我們在這裡入住的哈普庫度假屋和樹屋(Hapuku Lodge&Tree Houses)。遠望去,一排小木屋“棲息”在茂盛的傘狀樹冠中,懸空而立;走近細看,原來是幾根隱蔽的鋼條支撐著木屋,沿螺旋木梯攀爬入內,推開窗就可跟鳥兒打招呼,正是符合紐西蘭魔幻自然主義的“生態型”概念酒店。

酒店餐廳出品的奶油龍蝦,配合本地馬爾堡(Marlborough)葡萄酒產區出產的紐西蘭葡萄酒,每一口都是最地道的紐西蘭味道。晚餐後,沿著酒店花園一路散步至樹屋的房間,抬頭仰望夜空,生平第一次見識到了被群星纏繞而成的閃亮銀河。回到房間,烤著用本地松木和松果點燃的火爐,關上燈,聽著房間iPhone音箱裡飄揚著的Jazz,在按摩浴缸裡泡個澡,實在是浪漫至極的絕美享受。第二天清晨,聽著山谷裡的鳥叫聲漸漸醒來,走上樹屋的陽臺,發現房間的後面就是雪山,雪山下是一片橄欖園和放養貴族鹿的牧場,而房間的前面就是海岸線。儘管身後的雪山上依然升騰著嫋嫋的晨霧,但眼前的金色海面上正在升起金燦燦的太陽。

基督城愛在空中飄揚

基督城(Christchurch)的雅芳河(River Avon)還在靜靜地流淌,這條貫穿基督城的蜿蜒河流傳承著英式的優雅與步調。從沿河散步慢跑的本地人、河道上乘坐英式木船泛舟的遊客和本地皮划艇愛好者的臉上,你絲毫判斷不出,這是個在兩年前經歷了毀滅式大地震的城市。作為一箇中國人,會自然地將基督城的震後重建與國內的震後重建相比。的確,已經時過兩年,基督城的公路、建築,甚至是本地標誌性的基督城大教堂,大多都還是斷壁頹垣的狀態,但人們平和踏實的生活節奏和自信友善的笑臉,卻讓人覺得,這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金迪的導航儀失靈了,因為這裡的公路要麼經歷了改造改線,要麼就在封堵施工中。我們一次次開進死衚衕,又一次次被友善的本地人解救出來。這裡的一切都讓人感覺充滿了愛與友善,曾經的商業區被地震夷為平地,當地人就用集裝箱拼湊成一個頗具特色的集裝箱市場,將所有的品牌店、商場與創意精品店藏於其中。

裝箱市場呈街區狀佈局,走在市場中,如在街巷間漫步,適宜的空間尺度、講究的建築品質、賞心悅目的色彩和櫥窗設計,沒有絲毫災難過後的慌亂和權宜,令人感動的同時,更多的是欽佩與敬意。低造價和快速建設中,色彩的恰當運用是一劑良方。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經過成片的死寂後,為這片鮮活感動不已。

從市區來到坎特伯雷平原(Canterbury Plaine),乘坐熱氣球是這裡的一大特色。這是一項充分發揮集體主義精神和主觀能動性的專案,因為你不僅是乘坐熱氣球暢遊天際的乘客,還是需要從頭至尾配合熱氣球收放工作的雜務和助理。經過一番頗為辛苦的體力勞動,熱氣球終於漲滿了肚子,漸漸地騰空而起。在空中俯瞰坎特伯雷平原,西臨南阿爾卑斯山,東面太平洋海岸,美麗景色和成片的牛羊讓人感動不已。

尼爾森去海上吃大餐

尼爾森被中國人所熟知的,恐怕就是凱特里特里(Kaiteriteri)海灘的那片金色沙灘,以及美麗的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因為姚晨曾在這裡拍攝過許多精美的大片。在尼爾森天然的海港中,擁有紐西蘭最好的遊艇,租一條遊艇出海欣賞這片海域和城市,也是最適合這裡的旅行方式。

我們的船長是一個和善的老者,他年輕時曾是一位動植物學家,上船前,船長帶我們來到亞伯塔斯曼國家公園,向我們一一向介紹了當地最具特色的植物,以及珍稀的鳥類。回到遊艇,帥氣的大廚正在為我們的午餐忙碌著,漸漸遠離港口的遊艇平穩舒適,遠處靠近岸邊的海面上,幾個五六歲的孩子,正各自在迷你的帆板上一試身手。在這樣的一個島國,玩海這件事,也要從娃娃抓起,更何況這裡是尼爾森。

尼爾森在毛利語中意為“毛伊獨木舟的船頭”,所以小到衝浪和帆板,大到皮划艇和遊艇,都是尼爾森人熱衷的海上專案。除了海上專案,本地的葡萄酒也是名聲在外,遊艇上的大廚也特意準備了本地產的雷司令葡萄酒,配合當地新鮮的魚類和蔬菜,靠在被太陽晒得熱烘烘的甲板上用餐,海風吹來,讓人心曠神怡。

遊艇靠向瑪普瓦(Mapua)碼頭,這個小碼頭有許多餐廳、咖啡館、藝術畫廊、珠寶店及精品店,也是奧蘭多·布魯姆、米蘭達·可兒等演員常光顧的地方。除了大明星,本地居民才是這裡的主角。我們到訪的時間是紐西蘭的初春,我們和當地老年人一樣,都還穿著厚厚的棉服,但很多本地年輕人卻是盛夏打扮。碼頭的岸邊,一個父親正在“教唆”他的三個兒子跳水。“別害怕,別往下看,憋住口氣,像個男人一樣,跳下去!”父親站在岸邊激情四射地鼓勵,只穿著短褲的三個小男孩被凍得渾身發紫,周邊的人都為他們鼓掌加油。老大先跳了下去,緊接著兩個弟弟也採取了行動。鼓掌聲更加熱烈,三個男孩從梯子上爬上岸,又接二連三地跳下海中。此時掌聲和歡笑聲飄蕩在午後小碼頭上空,無論是否相識,人們也都像老朋友一樣為對方送去最善意的笑容。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有人說這裡的雪景像仙境,也有人說這是千年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