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做印度旅遊計劃時,我就想,一定要到當地去看一場印度電影哇。於是,一落地新德里機場,我和朋友就開始積極地尋找大型購物中心的電影院,沒想到,第一天就落了個空。
我們去的是新德里最著名的購物中心,康諾特廣場。這是一個圓形且向外延展的廣場,餐飲娛樂雲集。電影院倒是有好幾家,但逛了兩家以後,我發現了以下事實:
第一,印度電影院同期上映的電影數量很少,經常是一天1-2部電影迴圈播放;第二,所有電影都沒有字幕,而寶萊塢電影一般都是印地語……
真是沒想到,想在印度本土看一場英語配音的印度電影,比在北京還難實現。於是我們只好暫時擱置了這一項計劃。
後來走到粉城齋普爾,我們聽說這裡的電影院非常出名,叫做RAJMANDI,是全印度最大最豪華的的電影院。於是一咬牙,決定一定要去看一場本土大片,就算聽不懂也認了。
買票的時候還是稍稍波折了一些,不過後來發現其實印度也有類似中國“貓眼電影”之類的網上預訂App,叫做“book my show”。但是限於支付方式,我們還是入鄉隨俗地選擇了現場排隊購票。
2014年4月29日,印度孟買,阿爾弗雷德電影院曾是一代人的回憶。VCG
這家很大的電影院竟然只有一個廳,每天只上映一部電影,四個場次,每場間隔三小時。票價倒是不貴,一樓的大廳是120或者170盧比(也就相當於十幾塊人民幣),二樓的包廂有300和400盧比兩檔。
每場電影提前半小時才開始售票。售票處很像我小時候去過的人民電影院,鐵柵欄加上小視窗有種復古風情。而視窗有兩個,分男女,就和這裡的地鐵有女士車廂、安檢也分性別一樣,還好觀眾席是不分男女的,我和朋友依舊可以坐在一起觀賞。
那天正好是週末,有很多打扮入時的印度青年人在電影院周圍晃悠。也許是有約會吧,年輕的姑娘們戴上了全套首飾,叮噹作響。四月的印度已經是夏季的溫度了,夜色裡有一種浪漫的氛圍。
成功買票後,我們走進電影院,發現周圍有一種等待巨星歌劇般的儀式感。影院本身裝飾就很豪華,有種大禮堂和迪士尼的融合感,莊重中帶著幾分夢幻。一位錫克教包頭大哥一直在自拍,好幾個印度家庭也在旁邊拍合照。因為電影時間長,三個小時的電影中間還會有十分鐘的中場休息。
在印度看一場電影,總會遇到各種有趣的事情。電影放映前熒幕會打上印度國旗,並奏國歌,入座的會全部起立。
電影開場前會奏國歌,需要全體起立。說起來,我之前在泰國看電影也是遇到了一樣的流程,但不一樣的是,泰國人一般都是靜默地表達對國王的敬意,而熱情的印度人會齊聲合唱,最後還一齊揮拳高喊口號。還好《摔跤吧!爸爸》拍過升國旗的場面,於是我猜到,他們在說“Chakde India!”,也就是“印度必勝!”
印度人真是感情很外放的一個族群。隨著電影情節的發展,大家都整齊劃一地發出驚呼、怒罵或是讚歎的聲音,像一種聲音實時彈幕。而且部分觀眾還有點小學生似的“幼稚”,遇到親熱戲份,就吃吃笑個不停……到了最後的高潮戲份,主角們選擇自焚也不向軍閥低頭,大家還一齊鼓起掌來。
特別神奇的是,完全聽不懂臺詞的情況下,結合著劇情簡介,我們也看懂了這部電影。在一些感人的地方,我甚至流下眼淚。後來我推薦給青旅認識的臺灣妹子,她也激動地發信息給我說,同樣看哭……
不愛印度電影的朋友總喜歡說他們一言不合就跳舞。其實舞蹈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印度電影吸引人的核心在於選材總是貼近現實,從來不迴避社會問題,而且會用英雄主義的表現手法,或者對愛情親情的溫柔呼喚,去消解社會的黑暗面。
以中印為方法 以世界為目的
www.chinaindiadialog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