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園裡的桃花和櫻花開後,城外的梅花、李花、梨花,城裡的薔薇、杜鵑、海棠也相繼綻放,最美的還是西禪寺邊的羊蹄甲,開紅了整整一條工業路。
半城的人湧向城外踏青尋春,半城人的前去三坊七巷憑弔。花香迷漫的楊橋東路17號是林覺民和冰心的故居,修葺一新的老厝裡三角梅倚窗競放,紅的似火,白的如雪。
三角梅似乎不是花,來這裡遊覽的人們也多不在意花開花落,他們是來尋找一代才女的蹤跡。
那個才女不是謝婉瑩,而是林徽因。
沒錯,就是那個讓徐志摩意亂情迷,讓金嶽霖一生守候,讓樑思成義無反顧的林徵因。她曾經在這座老厝裡住過,當時,她的叔叔林覺民是這老厝的主人。
懷念林徽因的並不止民國時期的三位才子,直到今天,每年四月,各種紀念她的文字都會隨處可見。
今年4月11日,甚至遠隔重洋的《紐約時報》,也以“舊”訃聞的形式發文悼念她,介紹她的一生以及她與丈夫樑思成對中國古建築方面的貢獻。
從出生到去世,她僅僅活了51年。她輕輕的來,也輕輕的走,沒有帶走一片雲彩,但她卻用她的美、她的情、她的才、她的義,以及她活的明白的樣子,活在了幾代人的心裡。
她走於1955年4月1日,一生守候她的金嶽霖悼念她說: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這正是她一生的寫照。
01
林徽因是一個美麗的女子。
她的美,在於乾淨,在於她的一塵不染,猶如一朵盛開於黑白世界之中的白蓮花,沒有半點塵世的浮華。與泰戈爾合照時,她一身禪意的衣服,古典而又時尚,優雅卻又質樸,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東方美人特有的清新與陰柔。
一位美國女子形容林徽因,說她是一件精美的瓷器。
樑思成的繼弦林洙說:我承認一個人瘦到她那樣很難說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現在我仍然認為,她是我一生中所見到的最美麗、最有風度的女子。
就連與她有過芥蒂的冰心也說:“林徽因俏,陸小曼不俏。”
林徽因的美麗,在於她一生對美的專注與追尋。
早年在美國求學時,她每次與樑思成相見,都要精心打扮,對面容、髮式、衣襪,哪處都不肯草率,經常要讓對方等上二三十分鐘。
婚後條件艱苦時,林徽因依然愛美。在逃難西部的火車上,蝨子咬得不行,她始終不把手伸進衣服裡抓,硬是讓全身上下被咬得遍是大大小小的紅包。
抗戰顛沛流離中,她在租住的房子裡,不忘給家裡的陶製土罐插上大把野花,營造出了一個“欣欣然”的居所。
曾經在福州呆過兩年的郁達夫讚美福州女子說:
“眼睛個個是靈敏深黑的,鼻樑個個是細長高突的,面板個個是柔嫩雪白的。”
這些溢美之詞,用來形容林徽因一點也都不為過。
02
林徽因是一個情暖天下的女子。
1920年,24歲的徐志摩和16歲的林徽因在倫敦相遇了。才子和佳人相見,彼此都全身一震。
徐志摩說,也許照著了什麼奇異的月色,他的心被暈染了個乾淨。
林徽因說:“志摩認真的詩情,絕不含有絲毫矯偽,他那種痴,那種孩子似的天真實能令人驚訝。”
這段在康橋柳樹下發生的戀情,如夕陽下閃著金波的潺潺流水,激起了兩個人心中的文學與詩歌。
在許多人眼裡,徐志摩是一個花心的情痴,林徽因此時卻猶如一個懵懂少女,對這段愛情多抱不屑甚至鄙夷,可事實上,雙方對待這段愛情的真,以及雙方被愛情激發出來的才,都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美。
徐志摩後來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中寫道:“我這一輩子就只那一春,說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多年以後,徐志摩在赴北平聽林徽因講座的途中飛機失事,殞命白馬山,林徽因央求樑思成到現場參加追悼會並撿回一塊失事飛機的殘骸,一直掛在臥室的牆上。
許多人歎服樑思成心胸寬闊,其實這事正如樑思成自己所說的:“徽因若不重情,反倒不值得我愛了。”
林徽因對徐志摩一生深情,但她離開徐志摩也是因為根植於她內心深處的道德情感。
1921年3月,徐志摩的髮妻張幼儀來到倫敦,她發現徐志摩與林徽因的愛情故事後,十分無奈,只能用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林徽因。
始料未及的林徽因心靈顫抖了,她選擇一個人離開英國回到故鄉。她決絕地沒有去向徐志摩告別,只是給他留了一封信:
“志摩,我理解您對真正愛情幸福的追求,這原也無可厚非。我但懇求您理解我對幼儀悲苦的理解。她待您委實是好的,您說過這不是真正的愛情,但獲得了這種真切的情分,志摩,您已經大大有福了……”
這種知止,是女人對女人的一種情份,但卻不是一般女人可以做到的。
1928年3月,林徽因與樑思成在渥太華結婚了,樑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選擇我?”
林徽因回答說:“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
後來抗戰爆發,他們舉家逃難西遷,經歷了人生中未曾有過的苦難。
樑思成是個書呆子,生活的重擔便落在了林徽因身上,她從千金小姐變成了糟糠妻。
她在租到的兩間屋子裡烹調,課子,洗衣,鋪床,每日如在走馬燈中過去;她在菜籽油燈的微光下,縫著孩子的布鞋,買便宜的粗食回家煮,過著他們父輩少年時期的粗簡生活。
有一次樑思成把皮尺丟了,那可是他測量古建築的必需工具,他整天愁眉不展,沉默不語。
林徽因一個人跑去昆明黑市,用23元法幣買了一條皮尺給他,那時她在雲南大學教書,一個月的工資才40元法幣。
03
林徽因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人。
她自小就是閱讀廣泛,六歲開始代祖父給父親寫信。七歲時,父親給她寫信說:
“春深風候正暖,庭花丁香開過,牡丹本亦有兩三葩向人作態,惜兒未來耳……”
七歲便能讀懂父親這般字句的書信,可見林徽因的文學功底有多深厚。
後來,她在文學方面的確取得了重大成果,一生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詩集》等等。
她還擅長書法和繪畫,為她未來的建築師之路,鋪就好良好的基礎。
她最大的成就還是在建築學方面。
她與樑思成一起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成了解放後國家確定的《全國文物保護目錄》的藍本。
她協助樑思成一起完成了鉅著“中國建築史”,樑思成說:“我的文章都是林先生潤筆過的。”
新中國成立後,她參與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參與設計國徽第二件是搶救景泰藍工藝;第三件是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朱自煊說:
“現在的人提到林徽因,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實際上,我認為,她更主要的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建築學家。”
04
林徽因是一個性情剛烈的女人。
她說:“許多人都做了歲月的奴,忘記自己當初想要追求的是什麼。”
她的一生,一直沒有忘記她的追求。
1932年,日本佔領東三省。有日本學者斷言:“中國沒有唐代古建築。”
林徽因聞言發怒:“我就要去找出來,省得他們目中無人以為中國好欺侮。”她和樑思成一起,開始了中國古建築考察路。
1937年夏天,在他們山西豆村發現一座巨集宇殿宇,這座殿宇就是現在著名的佛光寺。兩人發現一處懸樑上寫著“功德主故左軍中尉王”——這是唐代的建築!
林徽因高興得手舞足蹈。
1953年5月,由於種種原因,北京開始醞釀拆除牌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蔓延。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被毀於一旦,樑思成夫婦進行了最大可能的努力,甚至與有關負責人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面對有關負責人的言論,樑思成無奈地被氣得當場失聲痛哭。目睹明清古城被拆,林徽因與樑思成撫磚痛哭。
有一次,在文化部舉辦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歐美同學聚餐會上,林徽因與一位主要負責人發生了面對面的衝突。她指著對方的鼻子大聲譴責:
“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這真需要勇氣。但在真理和追求面前,林徽因無所畏懼。
她的朋友費慰梅感嘆:“原本你是那樣的溫柔。”
林徽因笑著說:“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
1944年,日軍佔領貴州都勻。兒子樑從誡問林徽因:“日本人要是打進四川,你們怎麼辦?”
林徽因淡淡說:“中國唸書人總還有一條後路,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
樑從誡回憶說:“我被母親的凜然之氣震動了。第一次忽然覺得她好像不再是媽媽,而是變成了另外一個別人。”
她的剛烈,透著福州女子的豪氣。
05
林徽因是一個活得明白的女人。
她處理事業、愛情的智慧,折射出她的通透與成熟。
漂亮的女人,年輕時面臨的選擇諸多,但有些人卻在紛雜麵前亂了人生的分寸。
張愛玲的才華不輸任何女子,陸小曼的容顏不亞多數女子,但她們都沒有活出林徽因的境界。很大的原因在於林徽因比她們都活得明白,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
樑思成不及徐志摩多才,沒有嶽 霖偉岸,但他卻有女人想要的現世的安穩。
林徽因最終選擇了踏實可靠。
同時,她又能妥善地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
有人說,林徽因在心裡建造不同的抽屜,分門別類地進行歸置與存放了愛情、友誼和社交,讓自己的心變得整潔、豁達和富有。
所以,她對樑思成執著,對徐志摩果斷,對金嶽霖尊重。
她既重情義,但又有原則分寸。
這正如林清弦說的:“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她讀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