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從晉代至清代,歷代文人在浙東唐詩之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和大運河詩路四條詩路上留下無數詩詞名篇。這“四條詩路”,是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和大花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重點打造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
來自全國的知名作家詩人們將沿著古人的足跡,走“四條詩路”,看山看水,且歌且行。
浙江“四條詩路”
詩中有景,景中有詩
浙江的“四條詩路”貫穿浙東、浙西、浙南、浙北、浙中,串起多個地區的人文自然景觀,為浙江增添了別樣的山水人文韻味。
浙東唐詩之路以浙東運河——曹娥江——椒江為主線,覆蓋杭州、寧波、紹興、台州、舟山5個地市。從錢塘江出發,經古城紹興,自鏡湖向南經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東名溪,溯江而上,經新昌的沃江、天姥,至天台山石樑飛瀑。這是一條文學之路、山水之路、朝聖之路。在“浙東唐詩之路”上,詩人們寫下了1500餘首佳作。
錢塘江詩路以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蘭江——婺江——衢江為主線,這是一條充滿詩情畫意的水上畫廊,秀麗的浙西山水成為詩人“壯遊吳越”的必經之地。
甌江山水詩路以甌江——大溪——龍泉溪為主線,以甌江為紐帶,貫穿整個浙南地區。蘇東坡曾感嘆,“自言長官如靈運,能使江山似永嘉。”以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為發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詩篇。
大運河詩路主要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為核心,包括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5個地市運河沿線的縣市區。這不光是歷史上浙江北上的一條通道,也是全國各地文人進入浙江的主要通道。活動舉辦地餘杭塘棲就在京杭運河的最南端,江南十大名鎮之一,是豐子愷筆下的“江南佳麗地”。餘杭有野趣的山村、田園的鄉村、有靈秀的水鄉,充滿詩情畫意;還有5000年的良渚文化、2000年的運河文化、1200多年的徑山禪茶文化,文化和歷史交相輝映。
山水資源和詩路文化
為文旅發展提供內涵
這“四條詩路”既是串聯浙江文化精華之“鏈”,也是串聯浙江詩畫山水之“鏈”,更是串聯浙江全域發展之“鏈”。
優質的山水資源,推動了詩路文化的積澱和興盛,為當下的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深邃的內涵。浙江的詩路文化帶建設,將不斷地將不斷地挖掘詩路文化,打造詩路景觀,落地詩路產業,這也是浙江省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為人民美好生活創造更好條件的意義所在。
詩路文化帶這個概念可以提升浙江省的文化自信,浙江文化底蘊深厚,有很多內容可以挖掘。
知名詩人作家
開啟重走詩路之旅
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詩人作家將重走浙江詩路,踏尋詩仙足跡。
“很早就從朋友、老師那裡聽說過唐詩之路,也有朋友與我們分享這樣的旅行,所以我一直都非常期待。”著名作家陳丹燕說,她跟先生都非常喜歡江南的古鎮,這些年訪問過幾十個江浙兩地的古鎮。“那個時候就一直在想有一天能夠按照唐詩宋詞,追尋古代文學的意蘊,來認識江南人精神世界與山水晨昏的聯絡,那可真是令人心醉。”
作家大多覺得每一條詩路都很有誘惑力。“唐詩裡有許多江南的景物,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居住環境和古人已經截然不同,未必能體會到詩人們的心境,那些感慨都只能想象。而古代文人們走過的唐詩之路雖然已經過了一千多年,但仍然是最接近當時田園山水的,走一走一定會對中國文化有更多的體會和感悟。”
“無論是唐詩還是中國水墨畫,都和自然很接近。人最好的狀態是迴歸自然,寫作也是一樣。”自由作家祁媛說,靈感獲取的最好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多在大自然中走走。
“詩路有4條,可是肉體只有一個。”在挑選體驗線路時這種詩人式的糾結也體現了詩人作家們對此次重走詩路採風之行的期待。
據了解,本次採風活動結束後,參與活動的作家詩人將為浙江詩路寫下百篇詩文,讓文脈在傳承中璀璨,期待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