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福建泉州之旅。泉州,大家是否有點陌生,其實它是廈門的近鄰,近到什麼程度?高鐵只需40分鐘,廈門機場更是有直通泉州的班車。來到泉州,你一定會被這座古城的魅力所折服。
泉州又稱鯉城、刺桐城、溫陵,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從旅遊觀光的角度看,泉州最有特點的就是”世界宗教博物館“。道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十餘家宗教,寺、觀、院、堂等古建古蹟遍佈古城。圖中為泉州的鐘樓,在這附近住宿,遊玩古城很方便,古城的景點大部分可以步行遊覽。
本日來到泉州的清淨寺。清淨寺,初名聖友寺,又稱艾蘇哈卜大清真寺,位於泉州市區塗門街,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建立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清淨寺在伊斯蘭世界也是有數的古寺之一。
明隆慶元年(1567年)穆斯林在寺內西北角增建一間小禮拜殿,泉州太守萬靈湖題匾曰“明善堂”。稍感意外的是,明善堂裡還有一塊“中國的十大名寺”介紹。
如果說,誰是中國最富有盛譽的十所寺院?相信會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歷史上何時開始有權威性的評定也不明確。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泉州明善堂裡的這個說法,此說法來源於1992年5月9日的福建日報上刊登的《中國的十大名寺》,摘自新華文摘和河南旅遊,泉州清淨寺位列十大名寺之首,我們來看看其他的九個名寺。
第二位是河南登封縣的少林寺。因寺院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以此得名。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95年)。少林寺儲存有唐代以來的碑碣石刻共計300多塊,其中的一塊"太宗文皇帝御書碑"記載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蹟,碑文為唐太宗親筆書寫。
蘇州市姑蘇區的寒山寺位位列第三位。寒山寺始建於公元502年的樑天監年間。二百年後的唐代,相傳唐時僧人寒山曾在該寺居住,故改名為“寒山寺”。 自從唐代詩人張繼題了《楓橋夜泊》一詩後,寒山寺便聞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文《楓橋夜泊》、楓江第一樓。
河南洛陽市東郊的白馬寺名列第四位。白馬寺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 白馬寺的營建與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白馬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
第五位是杭州的靈隱寺,靈隱寺也稱雲林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清康熙南巡時,賜名靈隱寺為“雲林禪寺” 。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靈隱寺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
河南開封市的大相國寺排名第六位,大相國寺知名度稍低,排名靠前有點出乎意料。大相國寺,原名建國寺,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自由路西段,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整座寺院佈局嚴謹,巍峨壯觀。
北京西山的臥佛寺即“十方普覺寺”,排名第七位。臥佛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槃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稱為“臥佛寺”。
河北石家莊的隆興寺位列第八位。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 年),原名"龍藏寺"。宋初,太祖趙匡胤敕令在龍藏寺內鑄造銅佛,並蓋大悲閣,遂大興土,以大悲閣為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築先後告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大規模維修和增建,寺院發展到鼎盛時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龍藏寺為隆興寺,俗稱大佛寺。
排在第九位的是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於明朝正統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後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加以擴建。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主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為彌勒殿與度母殿。扎什倫布寺可與布達拉宮相媲美,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
青海湟中縣的塔爾寺位列第十位,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是中國喇嘛教(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塔爾寺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盤點一番後,個人覺得像大昭寺、金山寺等,也有資格入選吧,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