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遍地文物古蹟的西安城,藏於鬧市的冷門景點真不少。這些冷門景點名氣不大、遊客不多,大部分都是免費開放,但如果無意間闖入其中,你會發現這些地方底蘊深厚,還是很值得逛一逛的。今天小漁就要為大家介紹這樣一個地方:它藏於西安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裡,巍峨壯觀、底蘊深厚,最重要人少還免費,值得一遊。
它便是——西安都城隍廟。西安都城隍廟所在的地方,算得上西安城市絕對的“中心”了。都城隍廟在西安西大街北廣濟街和大學習巷之間,距離西安鐘鼓樓、回民街非常近。不過要走到城隍廟,需要穿過一個城隍廟小商品批發市場。所以,如果不是提前做好了旅遊攻略,遊客很難發現這裡。
提起城隍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城隍信仰原本是儒家思想中忠君愛民的正義化身,後來與道教思想融會貫通,成為家喻戶曉的道家神仙。“城”指的是“城牆”,“隍”指的是“護城河”。城隍爺當然就是一個地方的保護神了。在中國古代大部分城市都有城隍廟,並供奉著自己的城隍爺。根據統計,明朝末年全國一共有1246座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同樣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距今633年曆史。它是當時全國三大城隍廟之一,是“掌管”西北各省的總城隍廟,所以叫做“都城隍廟”。
和許多木建構古建築同樣的命運,西安都城隍廟在清雍正元年(1723)曾毀於火災。同年,由川陝總督年羹堯移用明代秦王朱樉王府的磚石木料重修而成。史書記載:重修後的都城隍廟“規模巨集大,棟宇崇巨集,雄偉壯觀,甲於關中”。
時光流轉,在數百年的歲月變遷中,都城隍廟經歷了幾毀幾建,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城隍廟也是在2003年重修而成的。之所以“藏”在小商品批發市場內,也是因為種種遺留問題所致。但無論如何,這座綿延600多年的古建築留存至今,已經十分幸運了。
沿著西大街行走,很容易能夠看到一座金碧輝煌、巍峨壯觀的大牌坊。牌坊正面正中匾額上寫著“都城隍廟”四個大字,背後匾額則寫著“你來了麼”四字。
“你來了麼”初聽之下,覺得十分有趣。實際上這是一句道家警語,城隍爺明察秋毫,一切善惡都逃不開他的法眼。如果坦坦蕩蕩,面對城隍爺的這句“你來了麼”?自然可以從容地回答:“我來了!”
牌坊之後是一座山門,其實從這裡原本已經算都城隍廟的“地盤”了。根據記載,西安都城隍廟最初的格局由南向北,依次是是牌樓、山門、文昌閣、鐘鼓樓、儀門、戲樓、牌坊、大殿、藏經閣、牌樓、寢殿。兩側是道眾居住修真的東西道院,共有24宮,規模之巨集大,由此可見一斑。
現在從山門到儀門之間很大的一片區域,已經滿滿當當全是小商鋪,讓很多遊人誤以為這裡是一個仿古商業街,從而阻擋了大部分遊人的腳步。
沿著商品步行街走到頭,會看到一座文昌閣。文昌閣內供奉著“關聖帝君”,保佑人們財源廣進。二樓供奉著“文昌帝君”,掌管科舉功名之事。看得出來這裡香火還是挺旺盛的。
繞過文昌閣之後,是一個小廣場。廣場周邊依然是小商品批發的商鋪,廣場中一個水池,池中立著一塊石頭,上書“紫氣東來”四字。
我原本以為這就是一塊普通的假山石頭,走進一瞧,才發現這塊石頭名叫“聖人峰”,取自蘇州太湖。蘇州太湖石是中國古代四大奇石之一,去過蘇州園林的朋友,對其都不會陌生。這塊太湖石不知是何人、何時放置於此,但也從側面說明了都城隍廟有著不小的來頭。
正面著這塊蘇州太湖石的便是儀門,從這裡進入,總算能看到城隍廟完整的建築佈局了。
進入儀門迎面便是一座精巧綺麗的戲樓背面,戲樓的正面與城隍廟大殿南北相對,中間的場地上同樣有一座氣勢巨集偉的木質牌坊。東西兩側則是火神殿、聖母殿等配殿。
和“你來了麼”一樣,都城隍廟內的這座大牌樓之上,同樣懸掛著道教警語——“人算不如天算”六個大字。這六個字刻在牌坊之上的一個碩大的算盤上,同樣耐人尋味。
城隍廟中掛算盤是一項傳統,意思是用來警醒世人、勸人向善。道家總是如此的率真灑脫,簡簡單單幾個字,就能讓人自省其身,實在是高招啊。
牌樓之後的大殿,是現在都城隍廟中最重要的建築。它是一座清代建築,大殿正中懸掛的“靈昭三輔”橫匾,為清朝乾隆皇帝所御題。整座大殿琉璃藍瓦、飛簷斗拱,古樸大氣,僅古建築本身已十分珍貴。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都城隍廟大殿之內供奉的城隍爺,是“興漢第一人”——紀信。紀信是劉邦的大將,在滎陽之戰中代替劉邦詐降項羽救主於危難之際,後被項羽識破,怒焚紀信。因為紀信慷慨赴死,使得劉邦化險為夷,才奠定了大漢基業,後人感念紀信的大義大勇,於是在各地建立城隍廟供奉紀信。現在除西安之外,鄭州、蘭州、天水等地也在城隍廟裡供奉著紀信。
除了深厚的人文底蘊外,西安都城隍廟還是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物遺產保護名錄的“西安鼓樂”的演出之地。據說有重大節慶時,都城隍廟的戲樓之上便會舉辦西安鼓樂表演,如果能夠遇上,那真是十分難得的旅遊體驗了。
現在,都城隍廟已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遊人不多、免費開放,而且地處鬧市、交通便利,值得一遊。
座標:西安市西大街大學習巷的東側都城隍廟
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