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靖遠縣處於隴西黃土高原向騰格裡沙漠邊緣的過渡地帶,境內大部仍為黃土覆蓋地貌,土層厚積,間有基岩露出地表,形成基岩山地和山間盆地兩種型別。長期以來,由於植被退化導致水土流失,以及地震造成了地表塌陷,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陵塬交錯,川穀相連。北部為石質丘陵區,巖體裸露,黃土覆蓋層較薄,屬於基岩丘陵地帶。哈思山綿延百餘里,上有大片原始森林遺存。南部為黃土山塬區,土層堆積深厚,巖體深埋地下,屬黃土丘陵溝壑地帶。屈吳山巍然聳峙,灌木叢生,荒漠化草原特徵明顯。總體上講,靖遠屬於荒漠化半荒漠化的草原過渡地帶。

黃河自烏金峽入境,流經縣城後北折,過紅山峽,從黑山峽出境,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大體上呈“S”形狀,過境流程154公里。靖遠是甘肅省擁有黃河流程最長的縣份,素有“天下黃河富寧夏,甘肅黃河富靖遠”的說法。依賴於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條件,這裡成為歷史上灌溉農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黃河水養育了原本貧瘠的靖遠大地,使其變得日益富饒美麗。

中國舊方誌中,有羅列記述地方八景的傳統。明代以來的靖遠地方誌書中,被列為靖遠八景的有烏蘭山、哈思山、屈吳山、法泉寺、月河灣、祖厲河、烏金峽、獨石頭八個地方,分別被歷代文人墨客讚譽為“烏蘭聳翠”、“雪嶺堆銀”、“屈吳春嶂”、“法泉地靈”、“月河晚照”、“大浪天險”、“中流砥柱”。

烏蘭聳翠

烏蘭山聳峙於縣城之南,又名城南山。關於烏蘭山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唐代靖遠境內曾設立烏蘭縣,山名由此而得;另一種說法是在很久以前,烏蘭山上生長著一種開紅花的野草,人們稱其為烏蘭草,開花時節滿山呈紅色。此外,烏蘭是蒙古語紅色的意思,而且靖遠在歷史上曾為蒙古人所佔領,烏蘭山即紅山。

今天的烏蘭山,同過去一樣,猶如天然屏障,守護著這座古老的縣城。山上自古設有用來觀察和傳遞軍情的斥候,明代烽燧遺址至今猶存。歷代以來,多在烏蘭山上建有廟宇樓閣,東側有玉皇閣、真武廟、關帝廟、文昌宮,西側有觀音寺,山下有土地祠、十王殿等眾多寺廟建築,這些古建築群後來經過多次修繕,已成為一大景觀。

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水上山,植樹綠化。現在的烏蘭山,林木蔥蘢,山色蒼翠,山頂修建了廣播電視轉播塔、革命烈士紀念亭、紅軍強渡黃河紀念碑等建築。這裡已被開闢為公園,成為當地人遊覽休閒的好去處,登上烏蘭山,靖遠縣城及其周圍景色一覽無餘。據舊縣誌記述:“其山每至天明時,有白色霧氣環繞半山,名曰腰玉,日出後方才散去,故此地多出將才。”這雖然是一種牽強附會的說法,但卻給烏蘭山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明代人少卿樑許在任靖虜衛兵糧道時,曾作《南山曉鍾》詩一首,以及明萬曆年間陝甘總督梅友鬆曾巡遊靖遠,亦有詠烏蘭山的詩詞,可惜這些名人墨跡早已散佚。現僅存明代靖虜衛人路升詠靖遠八景詩:

白雲深處見岧嶢,聳翠嵯峨萬仞高。

漫說三峰天外迥,茲山突兀最雄豪。

清代靖遠人張雲錦曾集唐人詩句贊烏蘭山:

翠與晴雲合(處 默),虛明入遠天(馬 戴)。

南山當戶牖(祖 詠),北斗掛城邊(杜審言)。

兩水夾明鏡(李 白),中峰繞瑞煙(杜審言)。

今朝風日好(李 白),久住合成仙(姚 合)。

雪嶺堆銀

被譽為靖遠古八景之一的“雪嶺堆銀”,是指縣境北部哈思山一帶的自然景觀。康熙《重纂靖遠衛志》記載:“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黃河,南接分水嶺,峰巒層列,巖壑橫峙,松柏嚴茂,鳥獸蕃庶,積雪冬夏不消。遙望晴嵐素霧,亦一方之名勝也。嘉靖甲寅秋七月,侍御蘇州宋賢閱兵河上,有詩紀勝。丙辰春二月,侍御衢州詹理又和前韻,至今猶存。” 哈思山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雪山在其東側,上有原始森林覆蓋,山青水湛,林深景幽,因山頂積雪深厚,常年不消,遠遠望去,銀光閃爍,蔚為壯觀,為歷代名人涉足之地。唐代以來,這裡修建了聞名遐邇的雪山寺觀,又名升雲寺。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侍御宋賢閱兵靖遠,登臨雪山遠望,一時詩興勃發,寫下了“秋水湛遙空,旌旗映日紅。孤城當北面,萬騎擁西風。紫塞黃河繞,青山白雪封。健兒不飲馬,空勞貳師功。”的詩句。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侍御詹理再次閱兵靖遠黃河邊,亦登上雪山訪古,情為所牽,隨和前韻,留下了“虎衛據雄塞,戈矛逐日紅。戍樓鳴盡角,邊草拂春風。河流水初解,山寒雪仍封。壯懷餘寶劍,鐘鼎擬銘功。”的詩篇。

明代靖虜衛人路升詠詩讚美:

天公戲玉嶺頭陳,靜洗巖光化作銀。

況有梅花同皎潔,空山不必厭清貧。

近代靖遠文人張雲錦集唐人詩句,讚譽這一勝景:

寒雪梅中盡(李 白),平田百畝間(杜 甫)。

青溪留別興(杜審言),暮禽相與還(王 維)。

佛地花分界(張 祜),鬆門遠對山(張 祜)。

寥寥人境外(祖 詠),歸臥掩柴關(劉長卿)。

月河晚照

在靖遠縣城向東二十公里處,黃河進入一段彎道,其形狀猶如半輪彎月,因而名之月河,此地又稱月河灣。傳說很久以前,每當夕陽西下之際,但見周圍紅光四射,天空霞光交相輝映,黃河水面波光粼粼,晚霞餘輝,紅山掩映。若逢明月之夜,遠望天際皎皎彎月高懸,地上月河,光影朦朧。這便是被稱之為靖遠古八景之一的——月河晚照。

明代河南孟津人樑許時任靖虜衛兵糧道,有詩讚美“月河晚照”的神奇景觀:

天機織出赤城霞,發彩騰光萬樹花。

幾縷紛紛明遠岫,餘輝晚送夕陽斜。

張雲錦亦集唐人詩句詠頌:

白日依山盡(王之渙),迴圈不可尋(張九齡)。

清流宜映月(白居易),返照入深林(王 維)。

忽念山中客(韋應物),坐生方外心(潘 緯)。

固應留半焰(李商隱),積翠藹沉沉(王 維)。

屈吳春嶂

屈吳山雄踞縣境南部,位於靖遠、會寧、平川三縣區交界處,屬祁連山東端餘脈,主峰南溝大頂海拔2858米,為縣境次高點。峰巒聳峙,林深草茂,山間多有泉水湧出,登臨山巔,極目遠眺,四周景色盡收眼底。據說,屈吳山下週圍居戶為屈、吳二姓人家,故而得名。清朝康熙年間,出生在這裡的王進寶平定三藩之亂,因功受到朝廷嘉獎,被封為奮威將軍,得到康熙皇帝的厚待。後來人們以為此山取名屈吳,是有預兆的,至此得到驗證。

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人為破壞,山坡植被退化,昔日茂密的森林被灌木取代。這裡儲存有歷代的寺廟建築,以及後來新修建的仿古建築,其中總佛寺、潮雲觀為其代表。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大師赴印度取經歸來途中,曾經在這裡講經,周圍慕名者前來聆聽,一時僧侶雲集,屈吳山因而聲名遠播。明代人路升題詩讚譽:

崒嵂吳山聳翠微,嵐光晴滴映春暉。

淡煙一抹疏林曉,極目長空疊嶂圍。

張雲錦集唐人詩句有:

已到雲林境(崔 顥),風塵何所期(盧 綸)。

人來千嶂外(張 均),山愛夕陽時(錢 起)。

倏忽令人老(李 頎),徘徊祗自知(柳宗元)。

記年碑石在(張 籍),月掩草堂遲(馬 戴)。

祖厲秋風

祖厲河是黃河上游重要支流之一,發源於會寧縣南部華家嶺,貫穿會寧縣境內,向北流至靖遠匯入黃河。因其流域內地層含硝、鹽鹼較多,水味苦鹹,不能飲用灌溉,又名苦水河。全長224公里,流域面積1.07萬平方公里。關於祖厲河,民間流行一個傳說,古代這裡曾經發生一場特大戰爭,方圓百里只剩下祖、厲兩戶人家,各自門前都有一條小溪,彙集一起成了一條小河,後來兩家子女成婚,故而將門前所流之河取名祖厲河。祖厲河流域土質肥沃,曾經樹木蔥蘢,每到秋天,滿川金黃,映入眼簾,使人賞心悅目,故而被列為八景之一。明代靖遠人路升有詩題曰:

秋至河干作意清,西風嫋嫋素波生。

月明沙岸老漁臥,惟聽前山落木聲。

近代文人張雲錦集唐人詩句讚譽:

暘谷初移日(崔立之),千聲各為秋(劉方平)。

遠芳侵古道(白居易),永夜攬貂裘(杜 甫)。

冷暗黃茅驛(李商隱),山空碧水流(李 白)。

野橋經雨斷(劉長卿),向曉白雲收(王昌齡)。

大浪天險

黃河自烏金峽流入靖遠,過境流程154公里,穿行於山谷地帶,蜿蜒曲折,東流北上,隨處可見河水奔湧的壯觀場面及獨有的黃河峽谷自然風光,每一段河道都有誘人的名字,以及相應的故事傳說。烏金峽與其上游的大峽、小峽,又稱黃河小三峽,風光旖旎,不勝列舉。

黃河入境烏金峽,穿行在狹窄的峽谷中,兩岸奇峰對峙,怪石嶙峋,河流湍急,水多洄漩,黃河水中掀起無數巨浪,向石質山體奔湧衝擊,發出巨大的聲響,猶如怒吼一般。因水勢洶湧,濤聲如雷,受到河床底部巨石的阻擋,形成波浪,起伏跌宕,落差高達十餘米,每當深夜萬籟俱靜,十里之外也能聽到濤聲。至此,筏行水中極難駕馭,故而有大浪天險之說。

烏金峽奇峰聳峙,怪石林立,水流湍急,儼然一處天然屏障,自古以來被傳為天下黃河勝景,列為靖遠古八景之一。明代詩人路升詠詩:

天然大浪與雲齊,扼險崔巍關以西。

萬里塵氛清塞外,詩留石壁幾人題。

近人張雲錦亦有集唐人詩句贊詠:

浩浩終不息(杜 甫),春嬌入曼聲(王 灣)。

欲知爭汲引(章孝標),原向急流傾(王貞白)。

古本千尋雪(鄭 谷),空波兩岸明(丁仙芝)。

晝寒風靄遠(潘 緯),震谷似雷驚(李 嶠)。

中流砥柱

出靖遠縣城西行十餘華里處,有一巨石獨立於黃河北岸的田野之中,當地俗稱獨石頭。該獨石高約20米,周圍40米,形狀如柱。四周皆有歷代石刻文字保留。很久以前,黃河水面寬闊,此石曾居中流,巋然屹立,兩側猛浪若奔,皮筏難以靠近,故有“中流砥柱”之喻稱,為靖遠古八景之一。後來由於水位下降,河床變窄,此石便遠離河道,幾經滄海桑田,成了今天的樣子。

對這一靖遠獨石奇觀,《甘肅通志》曾有記載。關於獨石頭的來歷,民間有一個神話傳說,在遠古時代,女媧用泥土造人並賦予生命,從此有了人類。後來由於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來,共工怒觸不周山,造成天塌地陷,洪水氾濫,水火肆虐,人間充滿了災難。為了拯救人類,女媧決定打煉五色石,修補天上的窟窿。在用五色石補天的時候,一不小心將兩塊石頭落在了人間,一塊掉在南京,一塊落到靖遠。南京的那塊石頭,歷經風雨剝蝕,慢慢通了人間靈性,投胎問世,經歷一場紅塵世事,被曹雪芹先生寫成了千古絕唱的《紅樓夢》。靖遠的這塊石頭,掉在黃河古道中,寂寞數萬年,未被人類所識,便成了這力挽狂瀾的巨石。

明代邢玠題句寫詩讚曰:衛西北五里黃河中,石峰危出,丹壁峻屹,獨立千仞,峭是方正,形如圭玉,洪波巨濤,激觸分流,噴珠漱玉,雷鳴鼓譟,真奇觀也。

屹立中流幾萬年,嶙峋怎肯受秦鞭。

媧皇留此非無意,為挽狂瀾不補天。

近代人張雲錦集唐人詩句:

奇石雲根淺(錢 起),西行咫尺間(張 祜)。

催藏千里態(李世民),橫柳半溪灣(許 渾)。

古岸奔欲盡(胡 玢),中流忽有山(許 棠)。

飄飄何所似(杜 甫),散入海潮還(劉長卿)。

獨石頭景觀歷來為文人所讚美,以此為題的詩文頗為多見。2004年7月,中華詩詞學會顧問、甘肅省詩詞學會會長、當代詩人袁第銳先生率領甘肅詩人採風團來靖遠採風,為之感嘆,欣然詠詩:

怪底當初計事偏,獨留此石長河邊。

媧皇一去無訊息,日日年年盼補天。

法泉地靈

在縣城以東十公里處,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古佛寺,深藏於楊梢溝口紅山岔中,這便是始建於北魏時期的法泉寺。法泉寺又名紅山石崖禪寺,其所在的地方原名鎖口,曾經是從寧夏固原經過打拉池進入靖遠,然後在迭烈遜古渡口西渡黃河去往河西走廊的必經通道,這裡地勢險要,兩邊紅山對峙,猶如一把天然巨鎖,故而得名。

北魏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信仰者便選址修建佛寺,以奉供養並進行傳教活動。相傳有一高僧雲遊到此,途徑紅山岔,腹飢口渴,身體勞累,躺在地上休息,悠然進入夢鄉。恍惚中看見菩提達摩祖師向他走來,引領其來到山崖之下,但見紅山環抱,瑞氣繚繞,四周幽靜,祖師口中唸唸有詞,所指之處,一泓清泉湧出,祖師命他在此地修建佛寺。高僧醒來後向四處察看,進入紅山岔中,果然如夢中所見情景一般,於是住守此地,依崖鑿窟,修建佛寺,並因夢中祖師法度之泉,取名法泉寺。

法泉寺從北魏時期開始修建,隋唐之際已形成規模。後經宋元明清等朝代,多次鑿修,雕塑、壁畫數量眾多,殿宇樓閣皆依崖而建,連為一體,雄偉壯觀。法泉寺歷史悠久,與陝西法門寺、寧夏景雲寺同承一脈。這座古剎名寺,有北魏以來開鑿的石窟,寺內長橋拱臥,清泉迴流,榆柳成蔭,曲徑通幽,座座洞窟連群,巍巍殿宇聳立,亭臺樓閣,星羅棋佈,更有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詞,能工巧匠的彩繪雕塑、使法泉更添盛名。

明代文人路升有詠法泉寺詩句:

層巖疊岫倚天邊,路入煙霞見法泉。

萬斛珠璣隨地湧,清流晝夜自涓涓。

近代人張雲錦集唐人詩句:

石亂知泉咽(李商隱),花殘野岸風(李昌符)。

曙分林影外(李昌符),犬吠水聲中(李 白)。

半嶺通佳氣(杜審言),雙橋落彩虹(李 白)。

仙山如有分(鄭 谷),絕境與誰同(杜 甫)。

蒼翠挺拔烏蘭山

烏蘭山聳峙于靖遠縣城南端,又名城南山。因山中多生烏蘭花,故而稱其烏蘭山。烏蘭山勢峙若屏,山嵐氤氳,煙雲纏腰,廟宇洞窟鱗次櫛比,錯落成趣,蔚為一處勝景。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烏蘭山被闢為公園,鋪設引水管道,植樹綠化,修建閣亭。經過50多年的營建,今日烏蘭山錦上添花,神韻獨具,已成為人們遊覽、娛樂、健身、養性、礪志的好去處。

步入矗立於烏蘭東路的“通衢”牌坊,登上南北橫亙、構造精巧的烏蘭天橋,直通冥王大殿,這座總長34米、寬3.2米,橫跨鐵路、公路的天橋,是專為遊人登山Range Rover而建,橋上鑄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社會活動家費孝通題寫的“烏蘭天橋”四個大字,閃光發亮。

沿著人工修建的登山臺階拾級而上,盤山左轉,氣勢巨集大的寺廟建築群呈現眼前。正面兩層樓式山門巍然矗立,左右山崖上,是土地祠、水簾洞、祖師廟、法王洞、慈雲庵、三教洞、聖母宮、火神廟等殿宇洞窟,佈局奇特,依山而建,錯落點綴於綠蔭之中。

沿東路攀登而上,直達山頂。在天然平臺之上,雙層飛簷木柱六角亭莊嚴肅穆,亭中立碑,花崗岩碑正面鐫刻“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鎦金大字,碑陰撰有碑文,欄杆圍亭,榆木參天,格外幽雅。紀念亭前方,百步之遙,“紅四方面軍強渡黃河紀念碑”巋然屹立峰端,與近在咫尺的革命烈士紀念亭對峙雄踞,相互映襯,氣勢巨集偉。

由山頂東端向西步行,穿過一片密林,遊人憑欄遠眺,縣城全境,黃河兩岸秀色,盡收眼底。烏蘭山西麓,新闢的公園,亭臺樓閣玲瓏別緻,曲徑通幽,遊樂場、水上游艇、歌廳舞榭,佈局得體,集娛樂Range Rover於一園,融健身休憩於一圃,為烏蘭山倍添韻致。

入夜,華燈初上,登臨俯瞰,烏蘭山下,萬家燈火,猶如滿天星斗墜落人間,火樹銀花不夜之城,別有一番景緻。

今日烏蘭山,古廟宇,新建築,樓閣亭碑,園林橋塔,巧構成趣,山花爛漫,綠樹成蔭,蔥蘢挺秀,風景宜人。烏蘭山,不再單純是佛道弟子、遊人香客進香朝拜之處,而是集遊覽、娛樂、文化、教育於一體的人文勝地。

美麗神奇哈思山

在靖遠縣境北部,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山脈,它就是哈思山。“哈思”二字來自蒙古語,是美玉的意思。走近哈思山,抬眼眺望,峰巒逶迤,蜿蜒起伏,猶如一道天然屏障,自西北向東南綿延數十公里,橫峙黃河南岸,高聳北國大地,挺拔俊秀,雄偉神奇。

哈思山屬祁連山東段餘脈,也是縣境內最長的山脈,主峰大峁槐山或稱雪山,海拔3017米,為縣域內最高峰。在其支脈松山、太和山、雪山等山峰上,履蓋著大面積茂密的原始森林,古樹參天,蒼松翠柏,林木蔥蘢,為乾旱荒蕪的黃土高原憑添一方綠洲,不僅是當地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遺存,而且成為一方稀有的自然景觀。

康熙《重纂靖遠衛志》載:“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黃河,南接分水嶺,峰巒層列,巖壑橫峙,松柏叢茂,鳥獸蕃庶,積雪冬夏不消,遙望晴嵐素霧,亦一方之名勝也。”這便是被譽為靖遠古八景之一的“雪嶺堆銀”。由於數百年來的氣候變化和環境變遷,現在夏秋季節,人們已經看不到它銀光閃爍的奇異景觀。

哈思山是神奇的,在經歷了千萬年植被退化、森林毀滅的無數劫難後,它終於戰勝了一切殘酷和惡劣,用堅強的身軀守住了一片綠色,呵護著一方沃土。關於森林植被退化的原因,當地民間傳說在北宋時期,宋軍與夏人在此交鋒,宋軍將領孟良和焦贊以“火葫蘆”互相戲謔,孟良放火燒山,焦贊束手無策,大火一發而不可收拾,終於造成森林被毀的結局。當地至今儲存有多處疑為古戰場的遺蹟,傳說是穆桂英的點將臺、馬蹄印等,這些有關楊家將的傳奇歷史故事,或許不能足以為憑,但卻給哈思山增添了諸多神祕的色彩。

現在,當人們望著那殘存的綠蔭,就會不禁自問:這是上蒼多情的饋贈呢,還是冷峻的自然界給後人留下的警示?哈思山作為甘肅省面積較大的水源涵養林,已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加之退耕還林政策措施的落實,這片綠色必將得到有效保護,並不斷拓展延伸。

在漫長的歲月裡,哈思山親歷了絲綢古道往昔的繁華與興盛,也見證了後來的蕭條和衰落。靖遠為古絲綢之路北線重鎮之一,處於十分重要的交通位置,著名的絲綢之路從寧夏進入靖遠境內,取道哈思山,在其北麓下的北卜、小口子兩處古渡口過黃河,通往河西走廊,絡繹不絕的商旅使團來來往往,伴隨著悠揚的駝鈴聲從哈思山中穿行。

北卜古渡為漢唐時期最為繁忙的渡口,唐代北城灘城堡遺址就坐落在渡口附近的黃河南岸,這裡儲存著眾多的漢唐墓葬,出土了不少漢唐時期的文物。小口子渡口又稱索橋古渡,其名稱因古代在此建有索橋而得,史載古索橋因河水暴漲被沖毀,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重修,用24只木船連為索橋。距渡口十餘華里的地方,便是供行人在過河前休整的著名驛站哈思堡。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寓居在這裡的富商胡正寬曾得到過往渡口的山西、陝西兩省180餘家客商募捐的銀兩,在從哈思吉堡到索橋渡口的紅砂岩石上開山鑿石,拓寬路面,使商旅安全通過,當地人曾鐫刻兩塊《山陝修路碑》記載此事,分別豎立於渡口和哈思吉堡,石碑至今完好無損。1988年,在哈思山南麓的北灘鄉境內,出土了一隻屬於東羅馬時代的西方刻銘銀盤,引起了文博界的關注,被視為“絲路遺寶”。這一珍貴文物的發現,便是古代中外商貿往來與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

遙望哈思山,那墨綠的密林彷彿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點綴在雄渾的黃土高原之巔,讓人留連,哈思山森林涵養著豐富的地下水,成為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使周圍的荒野戈壁變為沃壤良田,這裡出產有哈思梨、香水梨、大棗等享譽遐邇的地方名優特色產品。哈思梨果質細膩,香脆甜潤,切面隔夜色澤不變,鮮嫩如初。石門大棗肉質厚實,富含多種維生素,為滋補養生之佳品。大廟香水梨果汁鮮美,具有生津潤肺的藥療效果,這些地方產品昔日曾作為必不可少的敬上貢品,被大量送往京城。現在,這裡的大棗、香水梨等已作為特色林果業產品,大力培育發展,經過深度加工的紅棗露、香水梨果汁等系列保健營養飲品,已經在市場上開拓出一席之地。

哈思山為歷代文人墨客涉足之地,留下不朽的名篇佳作。明朝都御史張佳巡視哈思堡時曾題詩紀勝道:“黯淡山城古會州,胡天雙目盡高邱。春深柳色凝霜雪,日落鞭聲起城樓”。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及三十五年(1556年)侍御蘇州人宋賢、詹理先後閱兵靖遠,抵達北部黃河南岸,登臨遊覽哈思山,一時興致勃發,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讚美詩篇。

巍然南峙屈吳山

屈吳山位居靖遠縣境東南部,地處靖遠、會寧、平川三縣區交會地帶,屬祁連山東端餘脈,地質構造上因祁(連山)秦(嶺)褶皺隆起形成,大體呈西北——東南走向,東南與六盤山支脈相接連,逶迤起伏,綿延不絕。主峰南溝大頂海拔2858米,是縣境次高點。四周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如眾星拱月般托起一座巍峨的山峰,拔地而立,聳入雲端。山頂常為積雪覆蓋,山間巖壑泉水奔湧,水源充裕,水質甘淳甜潤,可供釀酒。山坡較為平緩,土壤肥沃,山間林木遍佈,有天然喬木50多種,野生脊椎動物80多種。山溝兩旁懸崖峭壁,如刀削斧劈一般,岩石嶙峋,形狀各異。這裡有境內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宜林面積28300多畝,幾十年來,以次生林改造和營造油松水土保持林及用材林為主的林木發展建設,使屈吳山林場煥發青春,灌木蒼翠,綠樹成蔭,呈現出勃勃生機。山坡下是廣闊的天然牧場,綠草覆地,植被深厚。

屈吳山歷來為名人涉足之地,唐代始建總佛寺,明代建有規模巨集大的寺廟潮雲觀,皆依山崖而修建,呈階梯狀,結構奇巧,氣勢不凡。現存廟宇建築群多為後期修葺重建,雕樑畫棟,色澤豔麗,林蔭環抱,使幽靜嫻雅的山谷憑添一份莊嚴肅穆的感覺。每至萬物復甦的暖春季節,這裡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山頂時常有霧氣繚繞,山峰時隱時現,浮雲迷霧,變化萬端,彷彿一個神祕的童話境界,被喻為屈吳春嶂,是靖遠古八景之一。

據傳在唐代貞觀十九年(645年),高僧三藏法師玄奘自印度取經歸來,途徑靖遠曾訪問屈吳山,講經說法,一時引得高人名士雲集,盛況空前。玄奘大師從烏蘭渡進入靖遠境內,經荒草關、趙寨柯,過蒼龍山河、呼家寨、鎖黃川,來到屈吳山(原名水峴灘),並在此收徒傳法。有關唐玄奘來訪屈吳山的故事,曾經有人勒石銘記。明朝時期住持屈吳山的黃雲亭道長,根據此碑文所記,將這件事謄寫在了一隻經匣的匣蓋上,藏於總佛寺。可惜由於世事變換,後來石碑無處尋找,這匣子也不知去向,但玄奘大師在此講經的故事至今仍在當地流傳。屈吳山總佛寺出土的佛像、萬佛殿地下發掘的象牙寶劍等,考證為唐代遺物,據說就是當年玄奘在此收徒傳法時的贈品。到了清代,龍門派著名道長劉一明大師造訪屈吳山,幽居山中,撰述修正他在靖遠善緣寺就已經著手著述的《西遊記解注》,屈吳山因此聞名遐邇。

屈吳山氣勢雄偉,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神宗下詔陝西路沿邊發五路兵,大舉討夏,熙河路經制使李憲率部至靖遠與夏兵交戰,在屈吳山大敗夏兵,降其酋長裕藏穎沁薩勒,收復會州失地。1932年,甘肅境內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早期武裝暴動——靖遠起義,在屈吳山麓打響了起義的槍聲。1935年秋天,徐海東、程子華率領的紅二十五軍曾途經屈吳山東嶺。1936年9月,朱德、徐向前率領紅軍紮營於屈吳山,暫時休整,在萬佛殿北山頂設偵查哨所。數日後,張國燾、朱德、彭德懷勝利會師於打拉池。紅軍在屈吳山留下了艱辛的足跡,承傳了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2006年7月,靖遠縣在屈吳山下修建了高灣無名紅軍烈士紀念亭,用於紀念紅軍長征途經靖遠時犧牲在這塊土地上的無名烈士,他們的遺骨也遷葬在這裡,這些革命先烈的英魂永遠地安息在靖遠大地上,他們的革命精神和光輝永存。

中流砥柱獨石頭

在靖遠黃河鐵橋北端向西兩公里處,有一塊巨大的石頭,矗立於黃河北岸的農田裡,形如柱狀,蔚為壯觀。這就是被譽為靖遠古八景之一的“中流砥柱”,又名“獨石頭”。

獨石頭,顧名思義,即為獨立的石頭。但是,這獨石並不孤獨,也不寂寞,它成為黃河岸邊一道奇特的風景。經常有慕名而來者駐足觀看。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動容,寫下了不少讚美的詩篇。

走近獨石頭,人們會看到它是一塊碩大無朋的紅砂岩石,高約20米,周約40米,孤立黃河古河床之上,曾經居於黃河中流,驚濤拍石,巨浪翻騰,故而有“中流砥柱”之喻稱。清康熙《重纂靖遠衛志》載:“砥柱石,在城北五里黃河中,峭壁聳峙,屹立中流,方正如削,上有芳樹,下垂洪濤,東注激觸分流,俗名獨石頭”。

在《隴右金石錄》卷六中,對獨石頭也作了記載。明朝萬曆年間,時任監司後為兵部尚書的邢玠巡視靖遠,途徑獨石頭,欣然為銘“中流砥柱”,參將李崇義將此四字鐫刻於其上。邢玠有詠詩兩首遺留後世,其中一首題寫道:衛西北五里黃河中,石峰危出,丹壁峻屹,獨立千仞,峭巒方正,如削如裁,似圭似璧,洪波巨濤,激觸分流,噴珠漱玉,雷鳴鼓譟,此石之奇也。狂瀾震盪自優遊,彷彿雲間結蜃樓。一柱擎天真獨立,兩山排闥更遭周。根蟠下土坤維固,勢拔中流地脈浮。極目縱觀應不厭,百年能得幾經遊。

數百年來,由於風化剝蝕,獨石頭碑刻中的文字“中流砥柱”現在已無跡可尋,石之東北側刻有“西來鰲柱”四個大字,為雙鉤刻成,落款“蘭陵張倞”字樣,其後字跡剝落不存,題字者何人亦無從考證。石之南側刻有清康熙時懷遠將軍房梓、明威將軍馬騰遠、貟從龍合書“靜濤”二字。

獨石頭,這塊巋然屹立的黃河巨石,無聲地向人們講述著它的神祕奇異,也見證並記載著人類社會滄桑變遷的歷史。

深林古剎雪山寺

在位於靖遠縣境北部的哈思山脈中,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峰叫做雪山,山上生長著大片次生林木,松柏蔥蘢,綠蔭遮天,為當地少見的森林景觀。在這蒼松翠柏的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個古老的寺院,這便是雪山寺。

雪山,原名惠雲山,清康熙《重纂靖遠衛志》謂之“峰巒層列,巖壑橫峙,松柏叢茂,鳥獸蕃庶,積雪冬夏不消,遙望青嵐素霧,亦一方之名勝也。”雪山得名於何時已無史料可查。明朝靖遠文人路升題詩讚美雪山,並以“雪嶺堆銀”譽為靖遠古八景之一,這便是雪山見諸文字記載的開始。雪山之上,雲杉側柏亭亭玉立,樹冠相連,山坡被蓋得嚴嚴實實,望之不盡。山澗時有鷹鳴鳥啼,更覺幽趣盎然,心曠神怡。山中多香花野草,灌木荊條,產有紫丁香、黃刺玫、皂莢等各種野生藥草。夏秋季節,身臨其中,藥香撲鼻,沁人心脾。

關於雪山寺建立的年代,亦是眾說紛紜,有始建於北魏、唐代兩種說法,爭論不休,無從考證。漢唐時期,著名的古絲綢之路曾經從附近通過,在相距雪山寺不遠的地方,是位居黃河南岸的北城灘,存留有唐代城堡遺蹟,人們據此推測雪山寺應建於唐代。但在北魏時期,北方各地寺院興盛,靖遠法泉寺、三灘朝陽寺、平川紅山寺等眾多寺廟皆建於北魏。根據對現存石窟、塔碑的年代推斷,以及有關的口碑留傳,雪山寺始建於北魏時期更為確切,而且應該是一處正統的宗教活動場所。

清代同治年間,陝西回民反清起義軍掠過雪山一帶,點燃林木,焚燬寺廟,雪山寺遭遇劫難,幾被毀於一旦。時至20世紀30年代,雪山上尚有被燒焦的枯木殘存。自道光年間開始,至中華民國30年(1941年),當地民眾募捐財物對雪山寺進行修繕,使其恢復原貌,先後修建了東西南北四個大殿,以及山門、僧人宿舍等建築,還增修了一座關帝廟。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寺院又一次遭到毀滅性的災難,破壞殆盡。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開始第四次大規模修復重建。二十年後的今天,寺院再度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建築體系。

雪山寺依山而建,於外界通往寺院的曲徑小道上,分設有兩道山門,在一座拱形山門頂端,上書“堆銀勝境”四個大字,赫然入目,兩側對聯“有綠山色來古寺,無限風光入翠微”,引人注目。雪山寺四周松林環抱,北面山峰突兀,石崖嶙峋,松柏挺拔,蒼翠如畫。南面灌木叢生,北面喬木參天,判若鴻溝,迥然兩樣,置身其境,彷彿進入仙境一般。院內栽植有九大一小共十棵松樹,主寺院佔地面積不及十畝,整個寺院佈局與山勢走向巧妙結合,寺廟與山形地貌渾然一體。可謂深林藏寺,有曲徑通幽之奇異景緻。

寺內建築有大佛殿、地藏宮、觀音廟,飛簷鬥角,琉璃瓦頂,金碧輝煌,氣勢巨集偉。正殿敬奉三尊大佛,釋迦牟尼位於正中,端坐蓮花臺上,左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三尊佛像高約丈許,黑髮丹脣,全身金箔。兩側平臺之上,塑有十八羅漢像,高一米左右,皆為彩繪,傳統造型。北面大殿正中是觀音菩薩玉石佛像,於1982年從緬甸運來供奉,左右分別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皆金箔裹身。南面大殿為地藏王菩薩殿,地藏王菩薩像居中,左右分別為道明和尚和大辨長者塑像。東側為進入寺院的門殿,貫穿寺院內外,伽藍菩薩塑像面向寺內,彌勒佛塑像面朝寺外。寺內佛像除觀世音菩薩玉像外,其餘皆為1991年和2001年所塑繪。此外,在近三十年來的重建和修繕中,雪山寺內還繪製了許多壁畫,內容豐富,別具特色。

據傳,雪山寺曾儲存有歷代高僧和名人字畫,可惜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期間,被毀壞遺失,一無所留。重建寺院以來,佛教界賢達人士饋贈的禮品,書畫名家贈送的書畫,在寺內漸漸增多。

景色旖旎的雪山,神祕誘人的雪山古寺,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來客,成為人們朝拜遊覽的勝地。一年四季,旅行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傳統廟會之日,這裡更是遊人如織,盛況空前。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出境遊為何不能和國內退款政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