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其一 小城諸城

山東半島的東南,泰沂山脈和膠濰平原的交匯處,有一座小城—諸城。因舜帝出生於城北的諸馮村而得名。小城不大,卻歷史悠久。某天,在小城一個皇華鎮呈子村的偶然發現,把它推到了齊魯文化的前沿,它是山東沿海一帶最早的人類定居地,也是大汶口文化一脈—龍山文化的繁華地,距離當時亞洲最早的城市日照兩城鎮,不過30公里。

然而舜帝出生在這裡,這個小城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在本地一個枳溝鎮的前寨村裡,發現了龍山文化的陶文,上面記載了部落一級祭天的文字,這是最高規格的對祭天的記載。相傳舜帝作為部落首領後,把在諸城前寨祭天的習俗,帶到了泰山上,便有了後世帝王到泰山祭天的儀式。

舜作為道德始祖,深受華夏子女尊崇和敬仰,乃至在清乾隆年間的《諸城縣誌古蹟考》中載:“縣人物以舜為冠,古蹟以諸馮為首。”現在你到諸城這個城市裡,時不時會看到很多地方用“舜王”命名,比如舜王街道,舜王醫院,舜王路小學,舜王路派出所等。

諸城是個盆地。西邊,南邊是泰沂山區,東邊是膠南山區,中間是濰河沖刷成的山間平原。所以諸城長大的人,出門見個山,爬個嶺,見個灣,是常見的事。八十年代,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上山放個牛,去嶺上翻個地,去河裡捉個魚,都稀鬆平常的事。這裡的人大都健碩,整日的勞作從小就有一副好身板,常年的翻山越嶺,步子邁的比其他地的人大,而且走路極快,一副火燒火燎急匆匆樣。說起話來,方言腔重,語速極快,每句話升調結尾,餘音悠長,地域分辨力極強。有時彼此不認識的兩人,聊了沒有兩句話,總會有一方會冷不丁的冒出來一句:“你老家諸城的吧?”錯愕的同時,接下來用更地道的鄉音交流,以表親切。

諸城這個盆地,年歲極其久遠, 2億年前!在當時,諸城是一箇中生代盆地,這裡枝繁葉茂,氣候溫和,雨水不缺,動物成群,有了大量恐龍。20世紀60年代,這裡發現的“巨型山東龍”馳名中外。你在諸城道路上走著,說不定腳下就有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城西呂標鎮庫溝村北嶺的“龍骨澗”更是種類繁多,門類複雜,震驚全世界。諸城也因為這個原因,又叫“龍城”。

這裡待人也如走路說話一樣,格外熱情,有一種往上撲的勁。地道的方言,開口就是“他嬸子,他姥姥,他叔”,這裡的那個“他”是自家的孩子,對方也許從未謀面,但一開口你就成為孩子的叔,嬸子,姥姥等角色,彼此成為一家人。很多外地人對這種熱情勁極不適應,他們來求人辦事,本想先自然熟絡一下,結果幫忙辦事的人比自己更熱情,他們始料未及,會不自由地往後縮。在諸城,無論在農村還是鄉鎮,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某辦公大廳,當你孤立無援或者忙中出錯的時侯,總有一群熱情人,會主動向前,給你出謀劃策,指點迷津。

諸城這個盆地,南面是山,泰沂山脈連綿至此,有常山、盧山、竹山、障日山、馬耳山等等,當年蘇軾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獵》就是狂於諸城。諸城在宋朝為密州,那日天高雲淡,秋高氣爽,正是圍獵好日子。蘇大人帶著密州眾人,牽著獵狗,託著獵鷹,浩浩蕩蕩來到山上。諸城的山不高,很快席捲平岡,痛快淋漓。但層林茂密,鳥獸眾多,收穫頗豐,心情大好。酒酣胸膽開張後,大筆一揮,留下與辛稼軒“醉裡挑燈看劍”相比擬的豪邁詩篇。

城內還有當年他 “覽其山川而樂之”的超然臺,超然臺上不僅有“詩酒趁年華”的感慨,還有那“明月幾時有”的思念。也許密州給了蘇軾才思,留下了這千古絕唱,成為他外地為官生涯裡濃妝淡抹的一筆。

也許受大山的影響,諸城人性格中有一種渾然的自信,對事情有一種自我的見解。熟悉的領域自不必說,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氣勢。不熟悉的領域,也能旁徵博引,插科打諢,跟你“白活”半天。中國宰相那麼多,各種演繹傳說最多的莫過於劉墉,也許跟諸城這種自信有關。也許正因為有這種自信,在中國地圖中巴掌大的地方,創造了很多中國名牌:新郎西服、得利斯、北汽福田。全國大量的機械製品,無論是模具還是流水線,無論是簡單的機械加工還是科技含量的成品,大部分出自這裡。廣交會的機械領域裡,有諸城重要一席。

有山就有水,星羅密佈的池塘,水庫零散在這片土地,養育著祖祖輩輩。這裡長大的男孩,很少有不會游泳的,“出門望青山,上學過池塘”的條件下,在父輩萬般囑咐“不要下水”的教導聲中,一個一個地都突然會游泳了。姿勢雖不標準,但第一次,在父輩驚愕的目光中,頭露在水面上的樣子,足見聰慧。

諸城這個小城也是綠水伴城郭,當年蘇軾那一句“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便是真實寫照。南面是三裡莊水庫,供養著一城人的吃水。有一條河—扶淇河,恰恰從小城的中間南北淌過,住在這個城裡的人,大都用河東,河西來表達方位,通俗易懂,精準無誤。

就連諸城最繁華的地,也離不開水—滄灣公園。這附近有百貨大樓,有電影院,有照相館,有步行街,滄灣公園成為諸城那個年代的一個地標。諸城北面是濰河,這條濰坊境內主要的大河,自莒縣東北濰山,沿東北方向流向諸城,經過諸城後徑直向北,直達萊州灣。途徑諸城這段,河面寬闊,水勢湍急,極為壯觀。

濰水悠悠,從古至今,浸潤著這個小城,養育了一方水土。這裡有懂鳥語的公冶長,畫《清明上河圖》的張擇端,編《四庫全書》的竇光鼐,還有那個家喻戶曉的劉墉,都在久遠的年代喝著諸城水,讀著聖賢書。黨“一大”代表王盡美,著名詩人臧克家,《黨費》、《七根火柴》的王願堅,在烽火斗爭的日子裡,在這裡點燃星星之火,離開家鄉,走向全國。

只是準備記錄一下:這個小城偏東南農村,進入臘月門的故事。僅對這個小城大體一敘,卻寫了上面的文字。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大理為什麼受冠狀病毒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