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怒江水電基地

怒江水電基地位於中國雲南省

中文名

怒江水電基地

位 於

中國雲南省

古稱黑水

全長3240公里

怒江

怒江,古稱黑水,漢代稱瀘水,是雲南省三大國際河流之一,位於東經91°08′~100°15′和北緯23°05′~32°48′之間。它發源於青藏邊境唐古拉山南麓,由西北向東南斜貫西藏自治區東部,入雲南省折向南流,經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區和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注入緬甸後改稱薩爾溫江,流經緬甸、泰國,在緬甸的毛淡棉附近流入印度洋。

怒江從河源至入海口全長3240公里,中國部分2013公里,天然落差4848米,平均比降2.4‰,雲南段長650公里;總流域面積32.5萬平方公里,中國部分13.78萬平方公里;徑流總量約700億立方米,省內流域面積3.35萬平方公里,佔雲南省面積8.7%,河道長約619公里,天然落差1131米,平均比降1.827‰。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勢平緩,河谷平淺,湖沼廣佈,中游處橫斷山區,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兩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構成羽狀水系。水量以雨水補給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變化不大,水力資源豐富。

水文

怒江流域上下游氣候變化較大,上游北部長冬無夏,下游則是長夏無冬。怒江流域為季風氣候區,5~10月雨季主要受西南季風控制,也受東南季風影響,水汽充沛,降雨集中。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加,由西向東減少。怒江進入雨季後降雨連綿不斷。

怒江徑流主要來源於降雨,其次為上游的融雪補給。受流域內地形地貌的影響,徑流的補給方式在全流域記憶體在較大差異,上游區雪山融水、降雨和地下水補給並重;中游區以降雨補給為主,有少量的融雪補給,是流域內降雨量最大的地區;下游區則全部為降雨補給。怒江流域的徑流年際變化較小,年內變化較大,汛期6~10月的徑流量佔全年徑流量的74.2%,而冬季枯水期(12月~次年2月)的徑流量僅佔全年徑流量的6.6%。

怒江干流洪水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水流量出現在7~8月,根據道街壩站徑流資料統計,實測最大洪峰為10400立方米/秒。

地理

怒江屬山區性河流,水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據道街壩水文站泥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含沙量0.61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3301萬噸,汛期(6~9月)沙量佔年沙量的89.0%。

怒江流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地形、地貌複雜,高原、高山、深谷、盆地交錯。按流域地形、地勢和氣候特徵的異同,大體可分為青藏高原區、橫斷山縱谷區和雲貴高原區。怒江上游為青藏高原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地勢高亢、氣候寒冷乾燥。怒江從青藏高原流出後進入藏東南橫斷山縱谷區,進入滇西橫斷山區後,流向正南,西為高黎貢山,東為怒江山脈——碧羅雪山,形成高山夾江之勢,最窄處東西向寬僅21公里,谷窄水急,兩側從高山直接注入的小支流眾多,且流程短,與幹流垂直相交形成典型的“非”型水系結構。在六庫以下為雲貴高原區,河流進入中山寬谷區,兩側山勢漸低,河谷時展時縮,沿江有平壩。

怒江中下游所經地區位於青藏滇緬歹字型構造體系中段與滇西徑向構造體系複合部位,褶皺斷裂發育,構造複雜。根據最新出版的1:400萬《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50年超越概率10%),中游的鬆塔~福貢河段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地震烈度為Ⅶ度;福貢~六庫河段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地震烈度為Ⅶ度;下游河段(六庫以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0g~0.30g,地震烈度為Ⅷ度。

資源

怒江流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豐富且開發條件較好,其中雲南省境內可開發的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7988.1兆瓦,約佔全省的17.6%;礦產資源豐富且品種多、品位較高,已初步查明有一定儲量和開採價值的礦床有200多處,主要有鉛、鋅、銀、銅、錫等;森林資源、旅遊資源等亦較豐富。

怒江入雲南省境內後,流經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臨滄市。流域內主要聚居有僳僳族、獨龍族、藏族、彝族、傣族、景頗族和漢族等民族。由於地處邊疆、基礎條件差等原因,流域上游地區工農業生產水平較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不少縣是國家級或省級貧困縣。下游地區農業生產相對發達,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豆類等。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比重較大,主要有甘蔗、咖啡、熱帶果類等。

怒江開發

怒江中下游幹流河段落差集中,水量大,淹沒損失小,交通方便,施工條件好,地質條件良好,規劃裝機容量21320兆瓦,是中國重要的水電基地之一。與以前提出的十二大水電基地相比,其技術可開發容量居第六位,待開發的可開發容量居第二位。開發怒江干流中下游豐富的水能資源是中國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是西部大開發、“兩電東送”的需要。

怒江流域水力資源豐富,中國境內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共計46000兆瓦,其中西藏26259.9兆瓦、雲南19740.1兆瓦;幹流總計36407.4兆瓦,其中西藏19307.4兆瓦、雲南17100兆瓦;支流共計9592.6兆瓦,其中西藏6952.5兆瓦、雲南2640.1兆瓦。怒江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幹流,理論蘊藏量佔流域總量的80%左右。

怒江在西藏境內為上游河段,進入雲南境內至六庫為中游河段,六庫以下至中緬國界為下游河段。怒江中下游徑流豐沛而穩定、落差大、交通方便、開發條件好,是水能資源豐富、開發條件較為優越的河段,是中國尚待開發的水電能源基地之一。

1958~1959年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昆明院)就已經對雲南省境內的怒江干流進行了全江查勘,提出了《怒江干流水力資源普查報告》。2003年8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通過了怒江中下游(幹流鬆塔以下至中緬邊界)河段兩庫十三級梯級開發方案,即:鬆塔水電站、丙中洛水電站、馬吉水電站、鹿馬登水電站、福貢水電站、碧江水電站、亞碧羅水電站、瀘水水電站、六庫水電站、石頭寨水電站、賽格水電站、巖桑樹水電站和光坡水電站的開發方案,全級總裝機容量2132萬千瓦,年發電量為1029.6億千瓦時。方案推薦馬吉、亞碧羅、賽格和六庫水電站為怒江中下游河段近期開發工程,碧江、瀘水和巖桑樹等可作為後續工程。而伴隨開發方案通過的,是長達數年的爭辯和一度的停工。

規劃梯級開發方案技術經濟指標見表。

怒江水電開發“復活”成定局

怒江水電開發箭在弦上。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公佈《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稱,中國在“十二五”將積極發展水電,怒江水電基地建設赫然在列,其中重點開工建設怒江鬆塔水電站,深入論證、有序啟動怒江干流六庫、馬吉、亞碧羅、賽格等專案。

此次規劃的明確,意味著怒江水電開發的重啟。此前,因是否會破壞“原生態環境”等爭論,怒江水電開發進度已延宕近十年,怒江亦被外界稱為中國乃至世界水利開發主要受阻於環保因素的一個罕見案例。

近5年內,雲南已“三答怒江開發問題”。2009年、2011年、2012年兩會期間,都有云南省高層公開表示,怒江水電開發必須處理好流域、生態環境、當地民眾等問題;“怒江水電開發現在沒動,一個專案都沒動”。

2013年1月27日,怒江州委書記段躍慶更是在雲南省“兩會”上疾呼,希望在省級層面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整合資源,推進怒江干流開發。

據知情者透露,怒江當地政府每年都會組隊到北京遊說,獲取國家有關部門對怒江水電站開發的支援。而近兩年來,每年都和怒江水電開發主體—雲南華電怒江開發有限公司多次召開怒江干流水電開發前期工作推進座談會。

現在,怒江開發“復活”已成定局,但移民、生態、地質等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依然是其難以繞開的幾道坎。可以預見的是,有關怒江水電發展與保護的爭論仍會繼續。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擁有三所大學的縣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