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坊市制度的解體、商品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旅遊業在宋代發展迅速,宋人已具有一定的旅遊自覺,宋代旅遊消費已經具有現代旅遊的雛形。一方面,旅遊者擴充套件至社會各個階層,不分老幼,不論男女,不分城市農村,構成一幅全民遊樂圖。另一方面,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為旅遊者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和豐富的遊賞物件。
一、宋代種類繁多的消費方式1、關於食宿消費
由於古代交通不便,除了短途遊,旅遊行為往往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故住宿和飲食將成為各類旅遊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宋代的旅遊活動盛行,旅遊流動人口增多,宋人凡遇節日慶典或某地美景,即使遠在千里也不辭辛苦,如洛陽牡丹花開之時,各地遊人紛紛湧入洛城看花,"都人士女必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里,其為時所貴重如此"。上巳節時,東京城內遊人如織,即使"村姑無老幼皆入城也"。再加之宋人鍾愛山水之遊,更是一種長距離和長時間的旅行,必然要涉及食宿問題。
宋時在旅遊景點已普遍開設旅店和飲食店鋪,極大地滿足了旅遊者的飲食住宿之需。如東京大相國寺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在其東門街巷的第三條甜水巷是旅店"市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熙熙樓"客店。臨安西湖乃天下絕景,遊人眾多,飲食店鋪自然不少,湖邊有著名的酒樓——豐樂樓。城郊是市民旅遊踏青的場所,也是飲食業較盛的地方。
2、關於交通消費
宋時受歷史條件限制,當時人們能夠藉助的出行交通工具並不多,主要有驢馬、車轎、舟船三類。在通常情況下,官僚士大夫們和有錢的豪家富室都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如文彥博退居洛陽時,"日挾家童數輩肩輿,與賓客姻親共遊無虛時"。這裡的"肩輿"又稱簷子或轎擔,是一種肩抬的代步工具;文彥博出遊時還帶著家童,想必肩輿也是自家的。
相比有錢有勢人家自行購車購船,普通民眾出遊則大多需要租賃。應運而生的宋代租賃業也較發達,常用交通工具均有租賃,如在東京汴梁,車子、簷子、驢馬、舟船等交通工具"自有租賃所在",且"皆有定價"。
因為旺盛的需求,租賃舟船業也甚為發達,如在宣政年間,池苑內"有假賃大小船子,許士庶遊賞,其價有差"。而南宋臨安因其水域眾多,又有西湖風景區,其舟船出租服務更為發達。宋代的舟車費具有隨行就市性及地域差異。單筆開支並不算貴,但如果是經常性的行為,累積起來也不可小視,畢竟這還只是旅遊消費鏈中的一環。
3、關於門票消費
宋代旅遊地不僅存在收費現象,而且還有一定的收費標準。寺院對遊客有收費行為,如封禪寺和五臺山僧的"求錢"都反映了這一事實,只不過寺院的收費尚未見諸具體的標準,而且其收費也是以遊客的"檀施"、香油錢、香火錢等形式表現出來的。
就宋代旅遊業的整體來看,景區收門票應不是普遍現象,正如邵伯溫所論魏花"初出時,園吏得錢,以小舟載遊人往觀,他處未有也",這說明了這種行為的不常見性。
旅遊景點收費現象的存在是宋代旅遊業向商業化、專業化發展的標誌。但因還不是普遍現象,與現在成熟的旅遊機制相比,只是處於初級階段,不應估計過高。儘管如此,在1000年前出現這種自覺行為,也是宋代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又一印證。
4、關於購物消費
宋代旅遊地、旅遊季節商品交換活動非常活躍。如臨安的清明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回來時常常滿載而歸,"又使童僕挑著木魚、龍船、花籃、鬧竿等物歸家,以饋親朋鄰里"。遊客買的"木魚、龍船、花籃、鬧竿等物"大概都是些玩具紀念品。
除了這些有紀念意義或吉祥寓意的商品外,宋代市場上還出現了類似今天的旅遊交通圖,比如《朝京里程圖》。導遊圖的出現再次說明了宋代旅遊業的繁榮發展,也說明了宋人已經有自覺的旅遊意識,在旅行之前,先對旅遊目標有一定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二、宋代旅遊消費的特點具有全民性和奢侈性1、宋代旅遊具有"全民狂歡"的景象
在商品經濟的衝擊下,宋代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不僅市民階層崛起,各階層流動加劇。所以在宋代,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全民遊樂圖",旅遊者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不分老幼,不論男女,不分城市農村。
參與旅遊消費的人越來越多,且人們的消費慾望增強。尤其每遇節日慶典,更是如此。旅遊不再是特權階層的專屬,它走進了平常百姓的生活,相應地,旅遊消費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開支的一部分。
2、宋代旅遊消費奢侈性尤為突出
旅遊消費必須以一定的收入為前提才能實現,一般來說,社會上層因財力雄厚,代表著社會的高階消費水平,具有明顯的奢侈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風尚的引領者。中下層則依據自身財力量力而為。
宋代旅遊消費奢侈性尤為突出。它首先表現在上層社會的奢靡無度,如王黼出遊時"畫舫數十,沿路作樂";秦熺更有過之,"凡數百艘,皆窮極舟艧之飾"。又如著名的西湖旅遊勝地,其中"大賈豪民,買笑千金,呼盧百萬"。周密評價說"日糜金錢,靡有紀極。 故杭諺有'銷金鍋兒'之號,此語不為過也"。
在農業社會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宋代,選擇旅遊消費本身具有一定的奢侈性,更別說這種超過了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而進行的無度消費對消費者來說更是奢侈的。
三、宋代旅遊業發展的原因1、社會變革的促進
宋代社會流動性加劇,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貧富無定勢",貴、貧、賤處於經常性的轉化之中。在這種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宋代旅遊業發展至一個高峰並不是偶然現象,它是以商品經濟發展為基礎支撐,以宋人思想解放為動力,在流動開放的社會環境下共同促使宋人不論窮富、不分階層,走出家門,在行遊中或避世、或享樂,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
2、消費心理影響消費行為
消費作為一種經濟行為,消費心理直接決定或制約著消費行為。在宋代,開放、及時行遊的消費心理表現得尤為突出,如劉摯在《題致政朱郎中適園林》一詩中所吟"年年三日縱士女,觀遊思與鄉人同。及時娛樂日月邁,肯使蟋蟀悲晉公",及時行遊的思想於此表露無疑。就連最底層的農人也是"共忘辛苦逐欣歡",甚至不顧自己的實際生活水平,"傾貲事遨遊"。正是這種開放的消費心理促使宋代旅遊業走向高峰。
四、宋代旅遊業的影響1、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質
旅遊消費促進了旅遊類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與供給,如與旅遊密切相關的旅館業、飲食業及交通運輸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同時也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生產與生活進入良性迴圈,社會經濟也隨之穩定發展。
宋代旅遊消費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對當時的社會風氣也有一定影響。宋代的旅遊消費繁榮了社會經濟,增添了社會活力,為中下層民眾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也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追求,並使之在旅遊消費的過程體驗中獲得了精神享受,滿足了宣洩慾望、刺激感官、緩解壓力、消遣放鬆等多種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活品質。
2、 助長了整個社會的享樂之風
宋代旅遊業的發展也有明顯的消極作用,助長了整個社會的享樂之風。繁華的市井生活,對世人的無限誘惑改變了整個世界、整個時代的心理,無論貧富貴賤,大都沉溺於對現世物質的享受和世俗歡樂的追求中。這種尚消費、重享樂的社會風氣,且不說將一些遊樂無度的人帶入"終破身之貲產而不自知也"的悲慘境地,其對整個社會的消極影響也是巨大的。
宋代社會尤其是都城休閒娛樂業一時的繁榮和發展,並不是完全建立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有虛假繁榮的一面。事實上,表面的繁榮並不能換來社會的長久太平,在女真和蒙古貴族的鐵騎之下,兩宋的歌舞繁華也終煙消雲散,這不得不讓人深思警醒。
五、結語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宋代旅遊業走向成熟,已經具有現代旅遊的雛形。宋代旅遊消費呈現出全民性和奢侈性的特點,開放、及時行遊的思想為宋代旅遊業走向高峰提供了精神支撐。
宋代旅遊消費以商品經濟發展為基礎支撐,以宋人思想解放為動力,在流動開放的社會環境下共同促使宋人不論窮富、不分階層,走出家門,在行遊中或避世、或享樂,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這種精神性消費不再專屬於權貴階層,在全民狂歡中平等、自由的思想在逐漸顯現。也因此,在中國古代消費史上,宋代旅遊消費具有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脫脫《宋史》
2、王福鑫《宋代旅遊研究》
3、邵伯溫《邵氏聞見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