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納法索”在非洲話中是“正人君子”之意。但對於國人來卻很少聽說。
布吉納法索(法語:Burkina Faso)布吉納法索的面積約274200平方公里座標介於北緯9°至15°、東經2°至西經5°之間。是位於非洲西部沃爾特河上游的內陸國。東鄰貝南、尼日,南與象牙海岸、迦納、多哥交界,西、北與馬裡接壤。
全境大部地區為內陸高原,地勢平坦,自北向南徐緩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奧羅達拉地區地勢較高;納庫魯峰海拔749米,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穆溫河、納康伯河和納齊農河。
全境並無沙漠,但西部有廣大地區土壤多沙,十分貧瘠。布吉納法索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年降水量介於500~1000毫米,南多北少。
在經濟上,以農牧立國,佔了全國近八成的勞動力。因該國資源匱乏,且地處沙漠邊緣,可耕地面積較少,布吉納法索一直是個非常貧困的國家,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周邊非洲國家主要的外來勞工輸出國。境內唯一的一條鐵路由首都瓦加杜古通往象牙海岸。
1896年時法國人來到上沃爾特地區並聲稱此地為法國屬地,但長久以來統治該地的摩西人頑強反抗,直到1919年時首都瓦加杜古淪陷,一些原屬象牙海岸北方的省分被併入新成立的殖民地裡,合稱“上沃爾特”,是法屬西非聯邦的組合單位之一。1932年法屬西非因為經濟上的考量被拆散成較小的單位,直到1937年時上沃爾特與周圍地區才被重組並改稱為“上象牙海岸”(法文:Haute-Côte d'Ivoire)。1956年時法國通過新的法案重新檢討該國的海外屬地政策,上沃爾特也在兩年後的1958年時,被升格成法國底下的自治共和國,並在1960年8月5日脫離法國獨立。獨立後的上沃爾特歷經了長達數十年的政治不穩與多次政變,直到1990年代初期才開始有所起色。
18世紀伊斯蘭教傳入莫西地區。1896年法國殖民主義者入侵布吉納法索,1904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886年,德國探險家G.A.克勞塞進入瓦加杜古。接著,法國人進入莫西地區。1895年,法國分別取得了對桑杜馬和亞滕加的保護權。1896年,法國殖民軍入侵布吉納法索,法軍佔領納滕加王國的首都瓦加杜古後,通過與各地國王、酋長簽訂條約,先後使古龍西、多裡、滕科多戈、博博-迪烏拉索等地區接受保護,從而布吉納法索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在法國殖民統治時期,布吉納法索幾經肢解。1896~1904年,法屬西非領地總督對布吉納法索實行軍事統治。1904~1919年,它被劃歸上塞內加爾和尼日殖民地(包括今馬裡、尼日和布吉納法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布吉納法索人民為反對殖民當局的橫徵暴斂,舉行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法國為加強統治,1919年建立了上沃爾特殖民地。1932年,布吉納法索又被分割成3部分:北部劃歸法屬蘇丹;東部劃歸尼日;中部、南部和西部劃歸象牙海岸(即今象牙海岸)。1947年,布吉納法索重新成為法屬西非領地中一個單獨的殖民地。在法國殖民者統治下,布吉納法索的傳統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數十萬人流入象牙海岸、尼日等地做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吉納法索的民族獨立運動日益高漲。1956年博博人韋贊·庫利巴里領導的非洲民主聯盟與莫西人領袖薩迦納巴領導的教育非洲群眾社會黨合併,組成統一民主黨。1957年3月,布吉納法索成立了以韋贊·庫利巴里為首的第1個非洲人政府。1958年布吉納法索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
1960年8月5日獨立,定國名為上沃爾特共和國。同年11月頒佈憲法。1961年法國軍隊被迫撤出上沃爾特。1984年8月4日,改國名為布吉納法索,在當地語言中意為“尊嚴的國家”。
布吉納法索全國總人口為1891萬(2014年)。共有60多個部族,分為沃爾特和芒戴兩個族系。沃爾特族系約佔全國人口的70%,主要有莫西族、古隆西族、古爾芒則族、博博族和洛比族。芒戴族系約佔全國人口的28%,主要有薩莫族、馬爾卡族、布桑塞族、塞努福族和迪烏拉族。在北部地區還有一些從事遊牧業的頗爾人和經商的豪薩人。
布吉納法索官方語言為法語。主要民族語言有莫西語、迪烏拉語和頗爾語。布吉納法索全國50%的居民信奉原始宗教,30%信奉伊斯蘭教,20%信奉天主教。
布吉納法索交通不發達 ,因地處內陸,出口尤為不便。政府將交通運輸列為重點投資部門之一。 截至2013年全國公路總長1.8萬千米 。 首都瓦加杜古至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讓的鐵路全長1175千米,其中517千米在布境內,全國45%的進出口貨物依靠鐵路運輸。布吉納法索是非洲航空公司成員國;瓦加杜古有國際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