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塘村位於廣西全州縣黃沙河鎮,離全州縣城23公里多,這是一個有八百餘年曆史的傳統村落,有老竹塘與新竹塘之分。在我走過那麼多古村的地方,這是唯一一個讓我走進村口便感到震驚的村子。當然,後來走的地方多了,發現別的地方也有此村這種建設,如灌陽月嶺、桂巖曾經也有,只是所餘部分不多。
老竹塘的塘
我先後四次去過竹塘。
第一次去竹塘村時,是在廣西全州縣全州鎮中學(現全州二中)讀初中的時候,當時就愛騎著單車往外逛。有位姓費的好同學,常與我結伴而行。一天,我倆決定騎單車去黃沙河的湘桂邊界看界碑。他說,他父親曾經在黃沙河工作過,有位好友是竹塘人,我們一起到竹塘他父親朋友那裡吃午飯。中午是在竹塘村吃飯的,那時年幼,對竹塘村的歷史文化與景緻不感興趣,所見的一切已經沒有什麼多少印象了。現在能記得的,只記得竹塘村有個塘,同學父親的朋友對我們挺熱情,談過與同學父親不錯的交情。
第二次去竹塘,是2017年3月15日陪同廣西桂學研究會的領導來竹塘村考察。這真的讓我感動震驚了。
石獅守衛著村寨的入口,聽說原獅子挨盜,這石獅可能是後來重新放在此地的
讓我震驚的是,這裡好像不是一個村落,而是像一座古城。村外圍似乎是用青石圍城的城牆。因為過去沒見哪個村用這樣的青石圍村,所以當時心裡特別感到驚憾。
村落外圍用巨大青石砌成
雖然被破壞,依然保留相當長的部分 可以想象,在當年冷兵器時代,盜匪要攻進村落是真不容易的。能砌成這樣圍村建築的村落,當然不是一般的村落,或富有,或出過高官,才能砌得起這村的村寨。查此村歷史,出過不少舉人,也出了蔣曙與蔣承洙兩名進士,有人撰文說此村有11名進士,懷疑有誤。周雪梅寫的《“六世科第”竹塘村》說此村有舉人55名,其中任知縣者26名。
村內巷子
青石板巷道
祠堂前的古物
竹塘村歷史上最有名的人是弘治九年丙辰科(1496)進士蔣曙,他始任贛縣知縣,因“政尚清簡,務與休息”,轉南京戶部主事,改浙江道監察御史,未幾出任保定知府。後升為山東按察司副使,兼天津兵備,轄管天津三衛兵役,任期滿後調廣東按察副使,升廣東布政司左參政、江西右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職。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升任工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時譽廉吏。次年卒於官。他寫有《興革利弊疏·天津事宜》一文,對研究500年前天津的軍備力量、軍民負擔以及社會弊端,很有價值。
嘉靖六年蔣曙逝後,葬於廟頭鎮柳浦(柳鋪)的湘江畔,墓道牌坊有對聯寫得不錯,左聯為:日迎千帆過,右聯為:夜裡明萬盞。
竹塘村塘邊傳說石棺的石材,實是亭子殘留物
竹塘古村不僅歷史悠久,還保留著許多古建築,有眾多的歷史人文傳說。可惜,全州12個國家級傳統村落裡沒有它,35個入選廣西的傳統村落裡也沒有它。村落有戶籍人口近千人,蔣姓源自永歲鎮梅潭村。
古村還保留的門樓
門樓前的古道
過去的湘桂古道從竹塘經過。村中曾有不少店鋪。
古民居雖儲存一些,廢棄的多
尚存的民居
村裡儲存得最好的古建築是六排公祠。在祠堂左牆壁上,有楹聯“禮儀傳家之寶,詩書繼世之根”,右牆壁上有“須要連枝重本,當去飲水思源”。各額上有“承先”“悅慶其頤”“忠孝”“廉禮”等厚重的大字。
六排公祠
天井
天井符合民間“四水歸堂”的設計。
太和堂
四排祠堂歷史底蘊厚重,吸引人們觀看
“禮儀傳家之寶,詩書繼世之根”
“須要連枝重本,當去飲水思源”
據竹塘村的老人說,為了保證旱年有水,他們除了修通連通湘江的溝渠以外,還修有百畝大方塘蓄水。對於一個村落來說,這在當時應該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
塘裡曾經有一個亭子,石墩是亭子的基腳
關於這個亭子的修建,現在有多個不同版本的傳說。其中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相傳蔣曙位居高官時,發現一個計劃被官府批准要斬殺的知府是冤枉的,他便為那被人冤枉的知府平反昭雪。知府官復原職後,便給蔣曙許多錢以報答救命之恩,蔣曙不肯接收。那知府便出資到這裡建了一個報恩亭,以示報恩不忘。
小石塔
石塔面有“民國二十六年丁丑仲春仍遷移於此”字樣。石塔七級六面,原名雁塔,位於水口,與文昌閣相鄰。
村裡曾有許多夾石(甲石),但保留下來的不多。據《竹塘蔣氏通譜》記載,村裡繁榮時期曾設有義倉、雍睦堂、敕書樓、武廟、三聖廟、青雲書院等,但儲存下來的不多。文物古蹟除老竹塘外,新竹塘也有不少,讓我們找個時間再去看吧。
蔣廷鬆
-
1 #
-
2 #
大全州那些人口過千的村子基本上都有五六百年的歷史!特別是那些一個村子只有一個姓的!尤其如此!老房子保留得好的,外人走進克都走不出的!
-
3 #
家族有文化,識易理。三國開基族把全州風水佔完了。
-
4 #
發掘全州歷史的點點滴滴
-
5 #
點贊,挖掘民間歷史
竹塘村舉人進士數在全州前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