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山色風光不盡其數,談及成都境內,就有一座名滿天下的青城山。雖然青城山聞名遐邇,但山腳下的古剎與古鎮卻只為四川人所熟知。一座無法追溯其建寺年代的古剎,卻成為遊人慕名而來的網紅打卡地。深入其中,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座寺廟竟然養孔雀!
成都郊外的山林青黃交錯。一座寧靜致遠的古寺梵音寮寮,沒有人潮湧動,徒有僧人禮佛。沒有金碧輝煌的外觀,卻有吸引了國內數個知名明星、名人爭相造訪探幽。這就是青城山前山腳下的普照寺。
青城山腳下的普照寺,地處都江堰大觀鎮,毗鄰街子古鎮,藏於深山之中,一不留神就會錯過。雖然建寺年無從考究,但有文獻資料記載這座古剎在明代曾被張獻忠破壞過,沒有逃過火焚之災。
早年間的普照寺,名為“金花廟”。供奉著鎣華祖師,昔日這座小廟是由當地家族捨棄的宗祠而改建的貧窮小廟。可謂“無食以養僧,無房以妥神。”而後這個小小的窮廟,在清代時期大興土木,廣置農田,歷經百餘年的連續擴建,一躍成為了川西的四大叢林之一。
從柏油路下來,最先看到的是一處焚燒香火的小石塔,對面是小商販售賣香火、祈福等商品的小攤兒。沿著彎彎曲曲的杉樹林小徑,踩著滿布青苔的石板路,徐徐向上而行,約十餘分鐘的路程,就到了普照寺的山門前。在快靠近山門的青石臺階下,有一條盤臥山間的大金龍似通傳靈衛守護著這片土地。
走進山門,映入眼簾的是幾顆高聳入雲的楨楠樹。整個寺廟呈南北走向,縱深三進大院,山門三大間,兩邊是“水陸寺"。進山門第一進院為正殿,青磚複合瓦,闊們大床很有氣勢。東側有寺內引以為傲的普照鍾,西側為進步寺廟內部的通道。第二進院就是普照寺的藏經閣了;第三進院為僧人的住宿。
這座寺廟不及其他廟宇般金碧輝煌,也沒有龐大的面積,但一尊雄偉壯觀的金佛,卻吸引著許多遊人前來朝拜,這大概就是歷史文獻中所提及的“單縣大佛寺。”書中有言道,因其廟大、佛高,歷史久遠而名傳遐邇。時至今日,這尊大佛依舊不改,屹立在普照寺正中心。毫不誇張地說,這座大佛是全成都境內最高、最大的戶外佛像,可謂普照寺奇妙之一。
普照寺的奇妙之二,在於這裡或是“大西國”的寶藏藏匿地。在成都民間曾廣為流傳的“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的民謠,就指出了張獻忠的大西國寶藏的地理位置特徵,這無疑和普照寺的特徵有一定的相符之處。難道這座不起眼的古剎,其實是一座富甲一方的寶庫。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寶藏之說最終消失在滄桑歲月的長河中。
普照寺的奇妙之三,在於這個古剎還有供社會佛眾居住的精舍。精舍位於山門的右側盡頭,遠看以為是一家禪意酒店,近看才發現是一處高雅的精舍,難怪明星、名人會來這裡朝拜、入住。
深山之中的普照寺格外的幽靜,山陰蔽日,梵音寥寥。最神奇之處,在於這座廟,竟然有兩公兩母的四隻孔雀。倘若不是因為這廟宇中的香火彌散,梵音飄飄,恐怕恍惚間以為來到了動物園。或許它們是神靈的使者,引領著世人要堅守本性,從善如流。
滄海桑田,瞬息萬變。往日貧窮小廟,歷經滄桑,在擴修、摧毀、復修後,重新回到了世人的眼前。沒有浮誇的金鸞殿堂,徒有一絲意味深遠的禪意飄蕩,這座蜀中仙山腳下的古剎,值得一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