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禹州、郟縣和汝州三縣交界處的禹州市磨街鄉政府所在地西北,有幾個自然村沿山路零星分佈,其中關廟村位於最南側,村與村之間被山體分隔。關廟村周圍梯田環繞,整個古村落選址考究,避風向陽,便於生產生活。關廟村被公佈為第四批河南省傳統村落。
村子不遠處有一座關帝廟,建於宋朝末年,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青石鋪底,四面青磚壘砌,屋樑龍鳳、飛禽走獸等雕刻清晰。現有房屋12間,並有石碑若干,大多被毀壞為石塊,用於修砌房屋,另有完好清代石碑五塊,院內有千年五角楓樹一棵。因為村落依傍關帝廟而建,故名關廟村。
關廟村是典型的山村,村莊被群山環抱,北依跑馬嶺、磨盤山,西扶黑石炮山、劉尖山,東靠金山嶺、大山頭,中間以龍山為首。大小山頭36個,山上植被茂盛,四季常青,有珍稀物種橿樹、五角楓樹,還有崖柏、葛花架和麻慄樹等。冬天,人們還可一睹紅腹山雞的風采。(紅腹山雞又名金雞,羽色華麗,頭部有金黃色絲狀羽冠,為中國特有鳥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關廟村多山缺田,這裡的先人們為了生存,便在山溝裡修築暗渠,壘堰屯田。當山洪暴發時,洪水隨暗渠流走,而泥土卻被石堰擋住,形成大大小小的梯田,起初的田地很小,當地至今還流傳著“大可臥頭牛,小可放張簍”的俗語,真實地描繪了關廟村田地之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裡便有了1500塊田,約1200畝耕田。
人工造田形成了關廟村獨特的梯田風貌,大大小小的暗渠網狀分佈於梯田之下,澇時排水,旱能儲墒。有“水在腳下流、糧在渠上生”的自然奇觀和獨特的農耕文化。
關廟村古河道在伏牛山劉尖山腳下,西南、東北走向, 全長3500米,寬4米,貫穿秦家門、孫莊、溫溝、老雪溝4個自然村,曲曲彎彎,有明有暗,一側岩石高聳如雲,清清泉水四季長流。
坐落於關廟村中心位置龍山山頂的龍山寨,修建於民國十七年,乃當時居民為逃避戰亂,在龍山山頂所建。龍山寨選址考究,四周群山俯首並有河道隔離,獨具一處,讓人止步,現存有完整寨牆、寨牌。
關廟村避風向陽,村落、院落因地制宜,沿山勢而建。位於關廟村西南部,座東北、向西南的石頭窯洞,建於上世紀50年代,當地人為了便於生產生活,由龍山寨遷移至此。石洞之間錯落有致,石窯洞全部為青石漿圈,冬暖夏涼。
始建於清朝的蘇全記家老宅,其門樓、刀座、東西廂房為磚石結構建築,磚雕精美,屋面採用石材與青磚混合搭建而成,院內依山而建一處窯洞,整個院落格局儲存完好,充分體現了當地民居特色。
歷史悠久的孫氏民居,建於宋朝後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現有完整房屋58間,佈局合理,其中四合院3處,房體全部用石頭砌成,砌縫如線,石塊方正,房頂青瓦扣成,做工獨具匠心,道路為石階,僅供一人行走。
老鄉公所位於孫氏民居對面,建築面積400平方米,為三間上下兩層,四周牆體青石漿砌,樓層為木板結構,1949年至1953年,由現在的南寨村、九孔村、西學村、關廟村四個村在此辦公,1949年皮定均將軍下派呂國祥、魏淑蘭同志曾在此居住辦公(後被土匪殺害,現埋葬在烈士陵園)。鄉公所後撤並廢棄。
民國、近現代各個時期的特色風貌民居42處零星分佈於關廟各個自然村,其環境風貌大致儲存,這些特色民居集建築藝術、民俗文化與農耕文化之大成,具有歷史厚重感,為典型的古代傳統聚集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