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鄂爾多斯,蒙古語意為“眾多的宮殿”,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腹地,總面積86752平方公里。鄂爾多斯屬北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區,冬夏寒暑變化大。

鄂爾多斯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地級市,是中國最佳民族風情旅遊城市。鄂爾多斯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18個典型地區之一,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被自治區政府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鄂爾多斯是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最具創新力城市、全國生態園林城市。

境內有大準、準東、東烏鐵路橫穿東西,包神、包西鐵路縱貫南北;鄂爾多斯機場通航城市56個。境內有成吉思汗陵、九城宮、鄂爾多斯草原、大汗行宮等景點。

元朝滅亡之前,鄂爾多斯地區被元朝太傅、中書左丞相、河南王擴廓帖木兒所佔有。至明朝初期,擴廓帖木兒被趕出鄂爾多斯,鄂爾多斯屬明王朝派員管轄。但不久,故元勢力和蒙古各部相繼進入鄂爾多斯地區。在一個多世紀裡,明王朝多次派軍進攻,但始終未能如願。後明朝在鄂爾多斯南部修築長城,加設邊關,將鄂爾多斯讓給了蒙古軍,並將阿勒坦汗(俺答)加封為順義王,兩家關係才得以緩合。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在今鄂爾多斯南部設察罕腦兒衛,在東勝北部設東勝衛。後鄂爾多斯部入主河套,明朝勢力退回長城以南。

明朝成化十五年(147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第十五世孫達延汗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再一次統一蒙古草原,設立六個萬戶;封其三子孛兒只斤·巴爾斯博羅特(蒙古土默特部首領阿拉擔汗為其次子)執掌新秦中草原為鄂爾多斯萬戶。

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置伊克昭盟,敕封額磷臣為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後與鄂爾多斯右翼前末旗合併為今伊金霍洛旗)扎薩克,晉多羅郡王爵,兼伊克昭盟盟長。至此,鄂爾多斯始建盟旗制。

清朝天聰九年(1635年)鄂爾多斯萬戶孛兒只斤·巴爾斯博羅特的第五世孫孛兒只斤·額磷臣率部內附歸清,清廷冊孛兒只斤·額磷臣為鄂爾多斯濟濃,命其統管蒙古鄂爾多斯部。

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在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東部被開墾的地區設東勝廳。

民國初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宣佈:“清廷對待蒙古頭行的種種政策繼續生效。”故當時鄂爾多斯仍設7旗1廳。

民國二年(1912年),將東勝廳(在今罕臺廟鄉)遷至今羊場壕鄉,改置東勝縣。

民國十年(1921年),在今鄂托克旗北部設東勝縣“飛地”木肯淖。

民國十二年(1923年),在今伊金霍洛旗境內設陝西省神木縣“飛地”通格朗。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月,在烏審旗西部思家窪成立烏審旗蘇維埃政府;3月,撤銷烏審旗蘇維埃政府,後設中共烏審旗工委;10月,在鄂托克旗南部設中共三段地工作委員會,後又成立中共伊盟工委。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設鄂托克旗工作委員會。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在木肯淖、桃力民一帶設抗日動員委員會,6月成立中共桃力民工作委員會,8月在達拉特旗北部成立中共包固工委。

蒙古鄂爾多斯部伊克昭盟盟長虎鈕印信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3月,解散桃力民抗日動委會,成立伊克昭盟桃力民蒙漢聯合抗敵委員會;5月,在準格爾旗北部成立中共薩託工委,國民黨在達拉特旗耳字壕設組訓處;9月成立中共準格爾旗工委。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在準格爾旗南部長灘鎮設國民黨山西省河曲縣政府;冬季,中共伊盟工委在達拉特旗青達門區成立區委。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在三段地成立鄂托克旗工委、在城川成立特別區委。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成立烏審旗蒙漢自治聯合會、三段地蒙漢自治聯合會、城川蒙漢自治聯合會。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伊盟工委分為伊東工委和伊西工委;10月,成立準達工委。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5日;在準格爾旗南部成立黑界地蒙漢聯合會;7月24日,成立東郡工委,撤銷準達工委,成立準格爾旗工作委員會。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11日,達拉特旗工委成立;5月1日,伊東、伊西兩個工委合併,成立中共伊克昭盟委員會:5月22日,成立伊盟自治政務委員會;7月22日,成立乾薩克旗土委;7月2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員會主持組建烏審旗黨委、鄂托克旗黨委、達拉特旗黨委、準格爾旗黨委、東郡工委、杭錦旗黨委、桃力民工委、通格朗直屬區工委。

1949年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務委員會改稱綏遠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達爾扈特區人民政府。

1950年,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普遍組建了行政政權,各旗縣下轄區、鄉、行政村(牧區稱達爾古)、自然村(牧區稱小達爾古)。

1953年7月,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將基層政權的行政村人民政府改為鄉人民政府。

1956年,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69個區撤銷37個,新建26個蘇木。

1958年10月,將當時的50個鄉、23個蘇木、5個鄉級鎮改為人民公社,其時伊盟(即今鄂爾多斯)共下轄7旗、1縣、78個人民公社、444個生產大隊(其中有100個牧業大隊)、2173個生產隊(其中有468個牧業生產隊)。

1984年,伊盟(今鄂爾多斯)將人民公社改為鄉、蘇木,大隊改為村、嘎查。

鄂爾多斯市自然地理環境的顯著特點是,起伏不平,西北高東南低,地形複雜,東北西三面被黃河環繞,南與黃土高原相連。地貌型別多樣,有芳草如茵的草原和開闊坦蕩的波狀高原。

截至2018年,鄂爾多斯轄2個區和7個旗,市政府駐康巴什區,鄂爾多斯常住人口207.84萬人。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美國姑娘來中國旅遊,看到街頭一幕嚎啕大哭,嚇得要回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