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縣,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端,地處太嶽山脈東支,中條山東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東與晉城市郊區為界,北與沁水縣為鄰,西南與垣曲縣接壤,南與河南省濟源市相連。
歷史沿革
陽城古稱濩澤,在傳說中的堯舜夏時期,陽城屬冀州之域,商為畿內地。
春秋屬晉,戰國時迭屬韓、魏,為濩澤邑。
陽城析城山
秦置濩澤縣,治所在今陽城西15千米的澤城,屬河東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封鄧鯉於濩澤城,置濩澤侯國。
三國魏黃初之年(220年)廢濩澤侯國復設濩澤縣,屬平陽郡。
東晉太元中年(386年),濩澤縣改隸建興郡。
北魏興安二年(453年),濩澤縣治由澤城遷往今陽城縣城。孝昌元年(525年),分濩澤為濩澤和西濩澤,屬建州所轄的安平、泰寧二郡。
北齊天保七年(557年),濩澤和西濩澤復併為濩澤縣,屬建州安平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建州為澤州,安平郡省入澤州,濩澤縣屬澤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濩澤為澤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天寶元年(742年),改濩澤為陽城縣,屬澤州(或稱高平郡),隸河東道。天佑二年(905年),複稱濩澤縣,屬澤州,隸昭義節度使。
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復易名陽城,屬澤州,隸昭義軍、河陽節度使。
宋仍為陽城,屬澤州(高平郡),隸河東路。
金元光二年(1223年)昇陽城為績州,屬忠昌軍節度。
元中統元年(1260年),勳州復為陽城縣,隸屬澤州司侯司。
明、清時,陽城縣屬澤州(直隸州)和澤州府。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屬冀寧道。民國十三年(1924年),直屬山西省。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七月,分為陽南,陽北兩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四月,合為陽城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6月,陽城縣解放。
1958年,劃歸晉東南專區領導。
1958年10月,合沁水縣為陽城縣。1959年10月,兩縣分置。
1971年,劃歸晉東南地區領導。
1985年5月,晉東南地區撤銷,直隸山西省晉城市
陽城古稱濩澤,清康熙、雍正年間,與陝西韓城、安徽桐城同為文化發達之鄉,在澤州府所轄五縣中文風最高,贏得了“名列三城,風高五屬”的美譽。境內有“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國家5A級景區皇城相府、有儲存較好的明代民居建築群海會寺、天官王府、郭峪古城等,以及中華名山析城山、蟒河與歷山自然保護區。
陽城資源豐富,能源充裕。擁有煤炭、煤層氣、鋁礬土、硫鐵礦、陶瓷粘土、白雲石等數十種礦產資源。煤炭探明儲量56.18億噸,佔山西省總儲量的1/10還多,是全國優質化工原料無煙煤生產基地;煤層氣探明儲量78億立方米,開發潛力巨大;水資源可利用儲量15.8億方,在山西屬於相對的富水縣;有動植物1100多種,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的動植物有40多種,其中野生獼猴、林麝、鹿、金錢豹、大鯢和褐馬雞等極為珍稀;有野生中藥材300餘種,紅豆衫北方罕見,山茱萸全國最佳。擁有大型坑口火力發電廠——陽城電廠,總裝機330萬KW,年發電量200億度,縣域內電網完善齊備。中國天然氣“西氣東輸”管道和山西至河南煤層氣輸送管道穿越縣境,並預留配氣口。
陽城氣候宜人,風光獨特。陽城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氣溫11.7℃,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生態良好,森林覆蓋率達到51.1%,林木綠化率達到56.7%。境內旅遊景點眾多,人文景觀以“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國家5A級景區皇城相府為代表,有儲存較好的明代民居建築群郭峪古城、頗具江南水鄉特色的明代民居城堡砥洎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會寺等。自然風光以國家4A級景區蟒河為代表,有喀斯特地貌奇觀析城山、傳說中仙女下凡遊玩之所九女湖等。
陽城經濟繁榮,社會和諧。近年來,我們立足煤炭資源優勢,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電力、煤化工、旅遊、建材、特色農業等產業,形成了“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縣域經濟不斷髮展壯大,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37.5億元,增長6.8%,增速排全市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7%,增速排全市第2,先後被評為國家園林縣城、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以及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旅遊標準化試點縣、古堡民居保護利用示範縣、糧食生產先進縣、科技進步先進縣、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2019年美麗中國首選文旅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