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導讀:當突如其來的疫情剝奪了“出門走走”的自由之後,我們愈發感受到遍歷城市美好的珍貴,而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推出的文化綜藝《中國地名大會》就讓觀眾足不出戶也能體驗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快來這部“中國生活的地圖導航和百科詞典”裡尋找你心儀的城市,等春暖花開、疫情褪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文 | 圈叔

當提及一座城市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有可能是它的美食、美景、美人、美物,也有可能是它的歷史源流、人文風貌和時代氣質,但很多人卻直接忽視了與每座城市聯絡最緊密的元素,那就是它的名字。尤其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剝奪了“出門走走”的自由之後,我們愈發感受到遍歷城市美好的珍貴。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民政部聯合攝製的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就讓觀眾足不出戶也能體驗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這檔節目每週六晚七點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每週日晚十點半檔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以包括城市名在內的“地名”為切入點,給福斯深深“種草”,疫情結束之後,觀眾就能夠去到心儀的城市來一場補償之旅。

自開播以來,節目熱度持續不褪。電視埠資料顯示,《中國地名大會》已經覆蓋上億人,而在社交平臺上,這檔節目也成功借力於融媒體手段帶動了全民的廣泛參與互動。不僅如此,小“地名”更引發了來自大“圈層”的同頻共振,節目的傳播力觸達男女老幼、各行各業,成功引領起全社會聚焦“中國地名”、聚力“地名文化”的新潮。

鮮明主題串聯文化地圖,

豐富內涵延展文化經緯

“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以“地名文化”為切入口,《中國地名大會》讓我們意識到,原來在小小的地名背後,蘊藏著深遠歷史和滿滿情懷。

那麼,《中國地名大會》何以完成這樣的深度探索?能夠看到,每期節目中,來自全國的地名高手同臺競技,通過答題的形式普及地名文化。此外,節目也將龐雜的中國地名線索進行了清晰梳理,歸納出旗幟鮮明的主題,讓地名文化的輸出有規模、成體系。

首期節目以“尋根”為線索,嘗試發掘地名背後所承載著的令人難以割捨的故鄉情懷;此後的二、三、四、五期節目分別以傳統習俗、前輩先賢、民族智慧、逐夢故事入題,探索地名背後的偉大精神力量;而後,節目又聚焦於“中國美學”,第六期節目極致呈現了中國的飲食之美、建築之美以及風物之美,第七期節目則深入聚焦於中國人的“生活美學”,用地名串聯起中華五千年歲月中無數美的瞬間……一期一會,一會一題,《中國地名大會》循序漸進地為福斯串聯起文化地圖,呈現出地名的獨特魅力。

除此之外,環節的精巧設計、選手的博聞強識、嘉賓的深入解讀等則進一步拓寬了探討文化的邊界。選手的登頂之路就是他們不斷突破自我瓶頸,豐富地名文化知識的道路。

比如“天梯“環節,就難倒無數過關斬將的單期冠軍。正如復旦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所說,“很多知識並不是簡單地通過專業就能夠積累起來的”。其實,這檔節目正是以“地名”拓展了文化經緯,為選手、更為福斯搭建起了汲取多元文化知識的空間。

復旦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葛劍雄

也如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所說:“地名之所以叫大會,就是它也是一個群英會,我覺得《中國地名大會》的的確確以地名為核心而包羅永珍,展開了知識的大千世界,讓我們所有的人受益無窮。”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康震

誠然,這種“受益”並不止於知識層面,《中國地名大會》在梳理過去、立足當下的基礎上,不斷向未來進行探索,更找到了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座城市的時代座標,激發的是觀眾對於腳下土地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深情感知以及對國家發展的深切體悟。

西方著名學者斯賓格勒認為,“城市精神應該是多元的、豐富的、精彩的,它所表現的不僅僅是這個城市現在的精神風貌,還將充分體現這個城市的底蘊和未來圖景”。《中國地名大會》成為了一檔真正為中國各個地方打造的亮相舞臺,每座城市豐富的文化、民俗、旅遊資源得以呈現在福斯眼前,每座城市的“精氣神”也得到了恰到好處的闡釋,引發國人的集體共情,也成為疫情期間凝聚民心的一股力量。

“普天之下,莫不需名。”實際上,對於所有中國人而言,“地名”代表的是故鄉也是他鄉,是生活也是情懷,是過去、當下,更是滿懷期待、陸續而至的未來。從“地名”出發,我們既能夠沿著它的內涵與外延,由表及裡地走近每座城市的核心,也能夠在與城市互動的過程中,尋找到自我在時代中的座標。

集體共情、融合傳播,

開啟中國地名的想象力

鄉土,是每個人的歸宿;地名,則蘊藏著所有中國人的集體情感。

《中國地名大會》恰到好處地捕捉到了這種情緒,並通過多元內容進行聚焦與放大,正因為如此,這檔節目自播出起便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得以真正實現了“破壁出圈”。能夠看到,每期節目播出後,都會在觀眾間引發“圈層擴散”的連鎖反應,有效調動起觀眾主動參與節目的“再生產”和“二次傳播”。

另一方面,節目會將所有觀眾心中對於腳下土地的深沉熱愛徹底釋放出來,大量觀眾會通過網路渠道主動檢索並分享地名故事——民政部推出的“中國·國家地名資訊庫”就被帶火了,不少觀眾藉助這一資料庫深入認知家鄉乃至主動了解其他城市,並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形成了可觀的有機互動。

可以說,《中國地名大會》的“破圈”是福斯對優質內容形成的“自來水”。節目已經吸引了上億觀眾觀看,引發近3000家包括中央級媒體、主流媒體新媒體端、各省新聞辦、各地方共青團、各文旅系統,以及各類自媒體的報道,全網報道連結已經高達37萬條,更有上萬家微博大V鼎力支援,助推這檔節目實現了現象級突圍。

《人民日報》點贊這檔節目“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地名文化,領略地名背後的歷史、生活、情感和信仰,展示了一個回望歷史、賡續傳統、思索當下、展望未來的中國,對於新時代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和家國情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更有來自天南地北的觀眾評論反饋,清晰呈現了這檔節目所具有的影響力和社會價值。“《中國地名大會》的題庫既字斟句酌、嚴謹把關,也化繁為簡、通俗易懂。”“通過觀看《中國地名大會》,我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所留下的令世界歎為觀止的足跡,並帶著自強不息、生機勃發、萬古長青的內生力量。”“應該多一些像《中國地名大會》一樣的節目,把生活中默默無聞的英雄真真切切地推到我們眼前。”

《中國地名大會》的“破圈”更是與現實緊密互動而觸發的集體共情。節目在播出過程中更獲得了來自地震局、氣象局、鐵路系統、郵政、空軍等多方關注。例如第五期播出後,#82歲飛行員奶奶憶雄縣救災#相關視訊及話題,便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官方微博“東風快遞”、解放軍報、中國軍網法人微博“軍報記者”等媒體迅速發酵。再有“跑贏過地震波的人”王暾、“鐵路天使”李聰、“鷹都飛不過去的地方他們一守再守”杜江南、“85歲學霸爺爺的詩和遠方”、行走“生命禁區”十五載的郵遞員益西卓嘎、用熱血丈量地球之巔的攀登者張志林、韓超斌與何子豪、亞洲翼裝飛行第一人張樹鵬等人也在社交媒體圈粉了不少觀眾。

新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 苗曉紅

誠然,《中國地名大會》的“破圈”也得益於其創新的融合傳播手段。自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成立以來便著力於融合傳播,背靠總檯媒體融合的優勢,《中國地名大會》將節目真正打造成了沉浸參與式的文化課堂。

一方面節目聯合同名答題小程式,為中國地名文化聚力;另一方面節目巧妙借力網路新媒體力量,打破既定受眾從年齡到喜好等圈層的限制,吸引更多、更廣範圍觀眾的關注。節目官方微博賬號在2019年國考當天推出了#考的都會 蒙的都對#話題,並在節目內容基礎上進行二度趣味創作,釋出“逢考必過”主題短視訊及表情包,讓“逢考必過boys”成為新一代網路“錦鯉”,也讓更多人開始知道並願意去主動了解《中國地名大會》節目本身。

此外,節目聯合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緊扣地名文化,發起了如#地名背後是家鄉#、#那些一讀就錯的地名#、#方言裡的地名#、#地名裡的性格#、#舌尖上的地名#等主題新媒體活動,讓中國地名文化在當下喜聞樂見的“雲互動”和“雲分享”過程中深入淺出,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喚醒國人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不僅如此,《中國地名大會》還在節目內容的基礎上,藉助微博平臺拓展出“地名冷知識”“阿會錯題薄”等延伸板塊,充分利用公共網路資源普及更多地名知識和中國傳統文化。

截至當下,《中國地名大會》同名答題小程式總訪問次數破2170萬;微博話題#中國地名大會#閱讀高達3.6億,討論量達20萬;抖音話題#地名背後是家鄉#已經累計38.5億次播放,32.2萬條參與短視訊……

迴歸觀眾,

“大會”系列聚焦所有精彩中國人

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到《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近年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推出的“大會”系列文化綜藝,總能夠以一種別樣的姿態走入福斯視野。此次的《中國地名大會》同樣有著別具一格的氣質,通過引導福斯關注地名背後的人文底蘊,激發了全民的體切認同。

為什麼總檯打造的“大會”系列文化綜藝能夠次次出新、總有迴響?當我們將《中國地名大會》作為樣本進行探尋,就能夠覓得其中一以貫之的脈絡和線索——以中國福斯熟知的身邊物、身邊事、身邊人為切入口,聚焦所有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時代個體,這些節目將微觀的“個體”放置在了聚光燈下,重構出一種全新的巨集大敘事。

《中國地名大會》是一檔很“素”的文化綜藝,因為它沒有邀請當紅明星吸引流量,也沒有直接丟擲深邃高遠的文化議題,而是在循序漸進地進行文化普及,吸引了真正對優秀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觀眾。也正因為“素”,它所有的鏡頭都不遺餘力地聚焦於所謂的“素人”,展示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時代風采。

這檔節目讓再普通不過的中國人成為主角,它包羅永珍,涵蓋了大量的歷史人文和常識知識,每個人都藉由這個節目更加深刻地感到文化認同。

節目中,長期致力於“輿圖”研究的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中國刺繡藝術家、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黃春婭和蘇州刺繡研究所研究員楊敏華,中國裝束復原團隊美術組組長鬍曉,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趙家珍等“特別出題人”,他們無一不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奮鬥出精彩人生的普通人,舞臺上的他們,更成為了眾多國人學習參照的榜樣。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趙家珍

再觀之選手,“最強大腦”李聰、李科,科學家夫婦劉醒辰、崔新,“佳木斯歌王”夏遠東,被稱為“外灘活地圖”的上海交警黃俊……每一位選手都有著自己的“拿手絕活”,他們懷揣著對地名文化的喜愛來到現場,展現自我,也展現其生活的城市風采。

故事選手、火車站售票員 李聰

可以說,這些在生活裡造就偉大的“素人”,讓所有觀眾都看見了自己奮鬥的身影——為平凡人打光,照見不平凡的中國福斯,就是《中國地名大會》等一系列文化綜藝能夠深入人心、引發共鳴的根本邏輯。

“以地名之端俯瞰華夏錦繡,於文明之巔遍覽璀璨智慧。”更多元的中國人、中國事、中國風物以及中國故事也將陸續登場。從“地名”出發,這檔節目讓我們看到的是不平凡的自我,是每座城市的光亮,也是中國獨特的印記和未來。

《中國地名大會》今晚收官,快來這部“中國生活的地圖導航和百科詞典”裡尋找你心儀的城市,等春暖花開、疫情褪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同時,《中國地名大會》已入選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優秀選送節目,將於2020年2月至8月在全國各級廣播電視臺播出,敬請期待!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中朝邊境遊--強烈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