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800裡太行山,一塊環境貧瘠、複雜的山脈,明確分隔了陝西、山西、河北與內蒙古等四省市,卻被稱為“天下之脊”。太行山北部,108國道穿行於晉陝兩省的山河谷地之間,溝通了兩省的地理風物和民俗民風。自駕遊客駕車沿108國道一路南下,可以切實感受到太行山區無盡的自然風光和豐富人文景觀。
從山西五臺山駕車出發,沿著108國道自駕車西行南下寧武,一路上見識了變化萬千的自然風景,自駕遊程非常舒服。當來到寧武縣蘆芽山東寨鎮時,路況卻突然崎嶇起來。周圍到處都是貧瘠的山脊和破落的村莊,這與之前所見反差很大。
來之前我聽山西的朋友介紹說,在東寨鎮地區有一處位於絕壁懸崖上的小村莊——王化溝村,比較奇特之處就是此村房舍並不是建在地面上,而是在懸崖頂部的半空中,所以也被人稱為“懸空村”。這處懸空村比起同屬太行山區的掛壁公路上的郭亮村來說過於低調,以至於到現在它仍深藏太行山中,不為外人所知。在好奇心的趨勢下,決定前往一探。
駛入沒有硬化路面的小路之後不多久,四周盡是連綿的峰巒,崎嶇的山路隨著山勢漸漸上升,荒禿禿的山坡上幾乎沒有綠色植被,呈現一派典型的太行風貌。當道路不允許車子繼續向前行進的時候,我們只能下車步行。轉過一處山坡,絕壁懸崖陡然呈現,崖頂上隱約可見一片古舊民居房舍,所有房屋全部隨山勢而建。從我所在的谷地向上望去,懸崖村落確有幾分“天上人家”的意思。
在國內各地自駕遊,我見過不少古村落,但類似於蘆芽山王化溝這樣的“懸空村”還是第一次看見,感覺比較新奇。這些懸崖上的村莊到底是誰修建的?他們為何要在這裡建村?在狹小的懸崖頂上又怎麼能生活呢?帶著一系列疑問,我們步入了頭頂上的“懸空村”。
進入村莊之後,我驚訝地發現由於山崖頂部空間有限,所以靠外緣的一排民宅基本沒有院子,戶戶房舍朝向峽谷一側,連線著街坊鄰居的道路僅由一條木板鋪設的簡易通道構成,通道下方以粗原木分別支撐,這就是全村唯一的村路。民居的裡側全是山坡,村民房舍依山勢而建,除了房子之外,基本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空間。民宅的外面則全是用厚木板和原木搭建的“懸空木棧道”,目測橋面約3米多寬。
再看周邊的民居房舍、院牆,多為石木結構,因年久失修而顯得有些凌亂。據村民說,由於王化溝的所在位置特殊,供村民建房的空間有限,人們想要建宅只能向山坡更高處拓展延伸。甚至有的民居房舍已經前部懸空,僅後部房基則坐在堅硬的岩石上,讓人看著提心吊膽,但實際上它們卻非常穩固。沒想到,在這處不起眼的太行山小村裡,居然能看到一些類似於雲南、貴州、四川等西南山區的吊腳樓或閣樓風格的民居建築。但即使在雲貴川地區,因氣候多雨,地質鬆軟等問題,也不太可能在這種險要地勢修建村莊,萬一遇到雨後滑坡,後果不堪設想,而這種地質災害情況在常年乾燥寒冷的北太行山地區卻基本不會出現,因此,村民完全可以大膽放心地修建懸空式的房屋。
隨便走進一戶山裡人家,村民無論老幼,都對我們這些遊客非常熱情,雖然他們不健談,但卻十分樸實,願意毫不保留地告我們關於此地的歷史和故事。據說,被稱為“懸空村”和“天上人家”的王化溝村僅有不到五十位村民。雖然“靠山吃山”的勤勞村民們並不缺少吃喝,但由於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大多數年輕人還是更願意去外面的大城市闖蕩謀生。
現在留守在村裡的人以老人為主,還有一些年齡很小的孩子,放牧、種地、砍柴、挖草藥、採摘山野菜幾乎是他們每天要做的事情;我發現村民家裡舀水的瓢是用葫蘆鋸成的,座椅板凳也是用木頭釘成的,村民睡覺用的大火炕也是自己壘的,吃吃喝喝大多數都是來自周圍的山林和小菜園……長期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讓留守村民的小日子過得無憂無慮。雖然此地生活條件艱苦了一些,但如果沒有外界的對比,每個人都很知足。我突然感覺王化溝村民的生活狀態,真的像極了網路紅人——“李子柒”。
很多人並不理解這些村民為何選擇住在如此險峻、閉塞、生活條件艱苦的山崖上。村民卻告訴我們,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兒,“懸在半空中”的王化溝村是一處可保一方平安的吉祥之地。在過去土匪猖獗,戰亂頻發的舊時,懸崖村莊是個安全的地方,村民可以憑高拒守;現在村莊周圍有泉眼,人人都可以自由修建房屋,吃喝傢什可憑自己的喜好去打造。更重要的是,這裡遠離汙染的空氣,到處都是青山秀水,而且沒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壓力,人人都能圖個清靜舒服。想想也對,看看李子柒的千萬粉絲就知道了,山民的這種生活方式不正是我們城裡人所夢想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