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英談古寨奇特秀麗,趁國慶佳節高速免費,特意驅車前往觀賞。
我們走東呂高速,行程106公里,來到位於邢臺縣路羅鎮的英談古寨。
在進入古寨的路口,再往西就是邢臺峽谷群,那天峽谷群方向沒有了車位,交警在村外的叉路口設定了路障,去峽谷的車子要麼返回,要麼拐進英談古寨。
位於邢臺縣路羅鎮霧子堖山下的英談村,由3個自然村莊組成,即東莊、前英談、後英談,現全村有700人,20多戶人家。因儲存有完整的古寨牆、四個寨門,故稱為英談古寨。據說唐代黃巢義軍在此屯兵建立營盤,後稱英談。英談是用石頭壘起、有太行山民居風格的城堡式建築群,寨牆內外到處可見有古石樓、石窯洞、石板路、古石欄、古井、古樹等。最經典的是三支四堂建築,有院落座,房510間;有古石橋36座。英談村是以路姓為主的血緣村,明清時路氏家族分為“三支四堂”,至今村子裡的居民大都為四堂的後裔。
依山而建的英談古寨,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稱。石門、石牆、石欄、石房,進入古寨,滿眼的紅石頭,連流水的溝和石房的屋頂都是石頭的。
這些石頭壘成的建築物,高低有別,錯落有致,和庭院裡的樹木互相映襯,盡顯清幽古樸,實在是一處恬靜秀美的世外桃源。
這些建築物所用的石料也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大部分是紅色的。我家地處平原,石頭見得少,具體不知這種石頭是什麼石材。這次我發現這裡的紅石頭原來是可以大面積分層的,石屋的頂就是用這種薄片狀的紅石做的。
英談是革命老區,現村寨內還有八路軍總部辦公室、劉伯承、鄧小平、國際友人白求恩舊居、冀南銀行舊址和民國時期的國民黨河北省政府舊址等。截止到今日,英談古寨是華北地區發現儲存最完好的石頭山寨建築群,是研究明清河北、冀南地區鄉村文化史和冀商經濟發展的活化石。
這裡民風淳樸,文化底蘊豐厚,英談村的村民因為古寨發展了旅遊業。村民做導遊,賣山區特產,靠勤勞掙錢,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甜柿、蘋果、栗子、核桃、酸棗、韭花醬這些特產擺滿了道路邊,一樣一樣雖然不多,都是老人家用柳筐背出來賣的。
回來的時候,我們在老人家這裡買了一包栗子,同時我們也祝福所有山裡人家的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