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義大利旅遊的朋友可能發現了,無論在米蘭、都靈、羅馬,或者熱那亞、佛羅倫薩還是威尼斯,全國許多大城市都能看到氣派的大教堂景點,其中又以獻給聖母瑪利亞的居多。
位於羅馬的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堪稱是冠以瑪利亞名字的所有教堂中規模地位最大的一座,從它外文名字中帶有“Basilica”便可看出。雖然Basilica、Church 和Cathedral都含有“教堂”的意思,但在傳統西方人的意識裡卻分三六九等。
那些歷史悠久的、被羅馬教皇欽點“敕建”的,用來給某個聖人歌功頌德的教堂,規模通常都不小,可稱為“Basilica”,也是最受遊客和信徒歡迎的;而那些規模體量大,建造工藝高超,視覺外觀華麗的教堂,如不是被教皇欽點,就算體格再大最多隻能叫“Cathedral”,如果無極其特殊之處,人氣很一般;而“Church”的意義就有點含混不清,多少有些“教堂統稱”的意思,就不太被重視了。
據說,在教皇利拜耳(St. Liberius)時期(352-366年)的356年盛夏8月的一個晚上,聖母瑪利亞給教皇託了個夢,授意他在距離羅馬廣場不遠的埃斯奎林山上修建一處修道院(培養神職人員),以體現聖母的榮耀、傳揚其美德。在利拜耳教皇的夢裡,出現了清晰的埃斯奎林山,而此時的山上還被皚皚的白雪覆蓋著。
夢醒之後,教皇趕緊派人去山上檢視,結果埃斯奎林山上還真的下雪了!這還了得,大夏天下雪,這是真正的聖蹟啊!教皇的意思是,如果按聖母的旨意在山上只蓋個修道院,估計不能體現其神威,蓋一座最高規格的教堂才是正解!於是,教皇下令立即開工!不久之後,全世界首個以聖母瑪利亞命名的大教堂落成——馬傑奧爾聖母瑪麗亞大教堂,又名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被稱為羅馬天主教四座特級主教堂之一,遊客進入後(Tips:不收參觀門票,但有嚴格安檢,遊客不得穿無袖、短褲或者短裙進入)可以看到教堂裡面的地板、牆磚、聖臺祭壇和一應陳設都是用相當奢華的名貴材料打造的,寶石、黃金、水晶處處鑲嵌,而且可以看到五世紀前後打造的馬賽克磚。
看到馬傑奧爾聖母瑪麗亞大教堂裡金碧輝煌的裝飾,我們身邊的一些遊客壓低聲音不斷感慨。導遊說,這座大教堂自建成之後的1500年裡,用在裝飾上的奇異珍寶數不勝數,這些珠寶大部分來自殖民地。比如,光是教堂裡隨處可見的黃金裝飾用品就用了至少25噸(穹頂裝飾為主),其中大部分是來自西班牙的貢品。據說,這些黃金主要是殖民者從美洲印第安人部落裡搶掠來的。
投入血本的西班牙人只提出了一個要求:天主教讓西班牙殖民者成功來到了美洲,順利開始了新大洲的殖民,提高了印第安人的文明程度,對當地人進行了徹底的救贖,所以請把這些黃金儘量多地用於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的裝飾!
古時候,有身份的貴族,有地位的社會名流和聖人,有頭有臉的官員,有戰功的騎士,以及有錢的商人,死後都願意把自己的屍骨埋在大教堂裡,甭管是埋在教堂地板下面,還是椅子底下,或者聖壇周圍都可以,最不濟埋在教堂通道走廊地板下面也能湊合。因為他們都盼望在世界末日來臨時,能第一時間聽到天使吹響的號角,以最快的速度去天堂報到。
就拿羅馬的聖母大殿來說,由於其在宗教界的威望和資歷最深厚,地位最崇高,所以歷史上一直都是名人們最搶手的一處埋骨地,當他們死後,務求藏骨於此。據說就連大教堂的牆縫裡面都住滿了主教和聖人的屍骨。那些先入為主的教皇和主教們選了最好的位置,後來者只能屈從於犄角旮旯。
由於後來大教堂沒有了富餘的埋骨空間,後來的教皇、聖人和主教死後也進不去了,大多數分流去了其他年代久遠的教堂,而其中一位性格固執的教皇卻非要擠進聖母瑪麗亞大教堂。沒辦法,地面、地下、牆裡、過道都沒空間了,最後只能做了個水晶棺懸掛在大教堂的牆上。據說,這位教皇這麼做也是為了讓信徒隨時可以瞻仰到他,也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警醒,一旦天使號角吹響,立即從玻璃棺材跳出來排隊去天堂。有趣吧?以後遊客來到羅馬聖母大殿參觀,即使不了解西方人的宗教文化,也應該知道這些有趣的事實。你有沒有參觀過某個特殊教堂?有什麼有趣好玩的印象可以分享嗎?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