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爸爸見過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在這裡也有他未見過的村落和人們,曾經的村落變成了民宿,村裡不再只有老人,還有很多年輕人在這裡從事自己夢想的事業。”在《嶗山情緣》中,來自烏茲別克的愛咔在結束幾天的嶗山之旅後,不無感慨的說道,然而這一段旅程對她來說,或許僅僅只是了解中國的第一步。
《嶗山情緣》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青島嶗山區廣播電視中心聯合攝製的紀錄片,雖然全集僅有不到30分鐘的故事體量,但是片中通過主人公愛咔的經歷見聞,真實立體的描繪出嶗山地區豐富多樣的風土人情和當地人民所表現出的開放包容、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落實之舉、創新之為所取得巨大的發展成就,向外傳遞出了“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友好發展理念。該片通過將嶗山當地政府所採取的改善環境、富民強居、吸引投資、發展就業,培育新業態新載體(高階民宿、文創基地)、打造特色社群等一系列措施予以影像化呈現,以點帶面的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旅遊文化等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
國際化視角從兩代外國人的眼中看發展中的中國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身處發展洪流中的普通群眾來說,常常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而難以體會深刻。此次,《嶗山情緣》則講述了一個外國家庭與一座中國城市的奇妙緣分,從兩代外國人在中國的遊歷見聞來對比講述城市的發展變化,通過一座城、一群人,對映一個時代的變遷,凸顯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經濟結構、人們思想觀念以及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變化成就。
這種以外國人視角講述中國故事的方式,在當前的影像表達中並非首創,但是《嶗山情緣》在外國人視角的基礎上,通過兩代人眼中不同的“中國印象”做對比,讓“中國故事”表達得更真實客觀,不只是讓外國人清晰的感受到中國的飛速發展,也勾起中國觀眾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愛咔是一個24歲的烏茲別克姑娘,在片中,她受爸爸的影響,“希望自己也能和爸爸一樣走遍中國”,於是她來到青島嶗山,去重訪父親書中提到過的地方。第一次與漁民一起出海打魚,聽他們講捕魚的艱辛;第一次學習製作鐵鍋饅頭,在麵點師的指導和鼓勵下憨態可掬的“刺蝟饅頭”新鮮出爐,味道香甜;第一次走進多肉的世界,通過網路直播的鏡頭將一株株可愛的多肉植物推介給網友們;第一次穿上英姿颯爽的練功服,跟著師父們有模有樣的學起中華武術……對於愛咔來說,這麼多的“第一次”,讓她對中國的了解不再停留在父親書中,那些真實的經歷感受,是她眼中的“這就是中國”。
如果說愛咔的重訪是明線,那麼愛咔父親的視角則是貫穿全片的暗線。30年前,因為父親的一次選擇,他們一家與中國結下了深厚緣分,而父親也因為“開始慢慢的了解中國人的性格,中國人的特點”,想要將中國“介紹給烏茲別克”,而從濟南坐著火車遊遍了中國,寫下《這就是中國》這本書。對於愛咔父親來說,“嶗山的街巷中有許多美食”“老人們以捕魚為生”“古村落裡街道狹窄”“茶葉品類眾多,製茶工藝驚人”……這些曾經的見聞是他眼中的“這就是中國”。
跨越30年,兩代人實現隔空對話,這種聯結過去與現在,引導觀眾走進生活場景,實現近距離體驗接觸的方式,不僅能夠在輕鬆的氛圍中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產生共鳴與認同,還能將巨集大的時代命題融化在日常可感的輕量表達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
《嶗山情緣》在視角上的創新之處還在於對目標群體的選擇上,該片在最具“嶗山”特色的行業中選擇了幾位最普通的人民群眾進行“對話”,雖然他們沒有說出多麼精妙絕倫的言論,做出多麼偉大驚人的壯舉,但是他們所代表的是最廣大、最主流的勞動群體,他們用真摯誠懇的言行彰顯著中國人身上勤勞質樸、善良厚道的品質,用自身的經歷感受見證著在嶗山全體人民的努力下,以文化旅遊資源推動城市發展的建設碩果以及以嶗山為代表的中國最真實的發展速度和發展現狀,他們不僅是展示中國社會經濟、民族文化的視窗,甚至還是中華民族優秀品格和積極樂觀性格的“代言人”。
小切口看大變化中國故事的“樸素化”表達
長久以來,許多媒體在講述中國故事的時候,側重於強調中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優秀”等內容標籤,在講述“功夫”“茶葉”“建築”“美食”等內容的時候,也都是為其打上一層“神祕”“靜美”“悠然”“禪韻”的濾鏡,而這些“經驗”在強化文化符號特點、擴大傳播效果、使這些內容成為中國形象代名詞的同時,也為中國故事表達套上了“刻板印象”的枷鎖,讓此類內容在傳播過程中趨向“模式化”“同質化”。而在《嶗山情緣》中,嶗山的代表意象雖然也在“功夫”“茶葉”“建築”“美食”等範疇,但是其表達方式和講述視角更顯開放、現代、發展、年輕化的特點。
愛咔父親曾經在書中介紹過古村落“涼泉村”,村子位於嶗山北部腹地,家家戶戶都是用嶗山石砌成的小院,錯落有致的分佈在嶗山水庫的山腳下,風景秀麗。不同於曾經到處都是坍塌的老房子、荒草叢生、村落荒廢,現在的涼泉村乾淨整潔、交通便利,曾經的村宅變成了民宿和創業中心,吸引著世界各地有想法有創意的年輕人來此創業定居,人才濟濟、村強民富、處處充滿現代化氣息。
新型農村裡生活的自然是“新型農民”!80後姑娘張瑩,最初是一名多肉植物愛好者。2014年辭職創業,成為一位多肉培育產業的創業者。歷時五年,她的多肉培育基地從2000平擴充套件到3萬平,其培育的多肉品種銷往南韓、日本、荷蘭等多個國家。同時,她還帶動年輕人們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做農業。她說:“把傳統的農業產品與網際網路平臺結合,不僅把農業產品銷往了世界各地,還建立起了粘性極強的全國粉絲群體,讓農業也變得好玩起來。”
無論是古村落變成新潮的民宿,還是把多肉養殖與網際網路直播帶貨相結合,都是外國人體驗中國經濟發展變化的新形式,傳遞出更時尚、更年輕、更具活力的中國形象。而這一新形象的塑造帶來的新鮮感顯而易見,片中愛咔在驚歎之餘甚至表示“要把多肉養殖引進烏茲別克,要在年輕人中推廣”。
在《嶗山情緣》中,經濟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是社會發展的結果,或許觀眾還能從片中找到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那就是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變化著。嶗山三面環海,有豐富的山水資源,曾經這裡的人們世代以打漁為生。粗糲的雙手、被海風吹得黝黑的面板都是打漁生活艱辛的寫照,縱然每天看著自己的收穫,滿滿的都是自豪感、成就感,漁民們還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再從事這一行業,希望他們能去過自己的生活,擺脫靠海吃海的禁錮。
在片中,漁民們鼓勵年輕人做他們喜歡的事情;身懷絕技的武林宗師們讓傳統武術走進校園,發揚光大;王哥莊大饅頭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風靡全國成為新一代“網紅”……不甘於現狀、積極尋求改變,用實際行動迴應當地政府振興鄉村經濟、傳統文化的各種舉措,用包容、開放的心態去接納新事物、擁抱新生活,或許這就是推動中國經濟巨輪滾滾向前的源動力吧!
匯細流於江河民間文化交往正成為國際交往的主流
紀錄片《嶗山情緣》始終都在探討著一個命題“兩國在自發的民間交往中,文化交往正在逐漸成為主流趨勢”。中國是世界上產茶最早的國家,茶葉通過“絲綢之路”運往歐洲,對沿線的烏茲別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片中,愛咔爸爸在書裡曾提到:在烏茲別克,只有藍茶和紅茶兩種茶葉,而在中國有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等多種多樣的茶葉。
愛咔並不滿足於書中對於中國茶文化的描述,她與茶農們一起在茶園中採摘茶葉,並親自體驗攤青、殺青、揉捻、乾燥等一系列製茶工序,通過這種學習,感受著中國的茶農們用辛勤的汗水,傳承著世代堅守的傳統手藝,體味著一片片神奇的中國樹葉製成清香四溢的中國茶的傳奇之處。從學習饅頭製作到茶葉採製,再到學習中國功夫,這些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讓愛咔的旅行不僅是一場異國青年走遍中國的體驗之旅,更是一場中外文化交流互鑑的“融通之旅”。
在過去的歲月裡,中國與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友好交往的親密關係,從官方合作到普通民眾來往,從經濟、政治到歷史、文化、科技,都實現了全方位、多領域的溝通與交流。而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以愛咔為代表的人們的共同努力,他們在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同時也為兩國友好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與貢獻。
1989年,愛咔的父親第一次與中國結緣,在山東師範大學留學,2003年再次來到中國進修中文,結束後留在中國工作。他說:“來之前覺得自己很了解中國,因為我看了好多(中國的書),包括中國的歷史、文化、文學,來中國之後發現自己更不了解中國了”。這或許也是大多數外國友人對於中國文化的感受——始終停留在淺層的書本或影視作品中。在中國生活多年的愛咔父親,一直都想把中國推介給烏茲別克,於是他在2014年開始撰寫烏茲別克語版的《這就是中國》一書,系統的介紹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成功的讓烏茲別克了解了中國。
而愛咔也擁有和他父親同樣的夢想,她的父親完成了中國文化的引進,愛咔則想實現烏茲別克文化的輸出,她想把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介紹給中國,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烏茲別克。兩國人民在這種文化的相互學習與借鑑中,不僅能進一步加強了解,增進兩國之間的親密情誼,也為經濟、政治等其他領域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而這種自下而上的、來自於民間自發的文化交往的力量,往往如同細流匯於江河,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嶗山情緣》不僅讓我們看到外國人在了解中國文化時的視角,他們所好奇的內容,以及他們所能感知的情感,為文化之間的交流提供更高效、更有趣的思路。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以嶗山為代表的中國城市的發展程序,讓一個更加友好包容、自信進取、年輕時尚的中國形象躍然於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