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會倒下來,不是因為法海不懂愛
而且倒了也不怕,咱還可以再建一座!
到了旅遊旺季,各大景點都是人山人海,尤其是各種名勝古蹟。但事實上,有時候你看到的古蹟其實有可能是現代工程!這些“現代古建築”,有的以“假”亂真,隱藏得很好,讓你絲毫沒有察覺……
▲ 白瀑寺雲雷閣
最近,位於北京門頭溝的白瀑寺突然吸引了一眾網友的目光。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上圖這番景象了——初生的釋迦摩尼被群龍環繞,場面甚是壯觀,鮮豔的配色也讓人睜不開眼。有人引經據典講述其設計的含義,但也有人感覺這樣的造型比較誇張。
▲ 白瀑寺
▲ 白瀑寺中的古塔為其僅剩的古蹟
事實上,白瀑寺始建於遼代,最初的模樣當然不是這樣。而且到了現代,原本的建築早已被毀得差不多,整個寺院僅留下覆缽式遼代古塔一座。2016年,白瀑寺重建工程竣工。雖然它仍是起源於古代,但現在人們所見的,卻已經是現代的建築。其實,這樣“現代古建築”的例子還有不少。
▲ 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它的命運可以說是最為坎坷。據記載在新中國以前,它曾歷經重修和重建共28次之多,唐代5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被大火燒燬了一次又一次,而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重建的規模和樣式也不斷變化。
▲ 滕王閣圖,夏永,元代,Freer Gallery of Art
▲ 滕王閣圖,仇英,明代
1926年,滕王閣最後一次被毀。由於時局動盪,一直沒有機會重建。1942年,著名建築師樑思成和其助手莫宗江在路過江西時,應邀繪製了《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其中包括彩色透檢視一幅,平面、立面及斷面圖七幅。1985年,新的重建工程便在這份草圖的基礎上開始進行。
▲ 樑思成繪製的重建滕王閣草圖
▲ 樑思成繪製的重建滕王閣草圖
據當時的滕王閣重建工程總建築設計師陳星文說,樑思成繪製的圖紙是完全按純木製結構設計的,而當時要建的確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的樓閣;而且不光是材質問題,考慮到現代高樓林立,為了更好地將新滕王閣與周圍環境融合,設計師將原圖紙的25米高改為了57.5米。
▲ 滕王閣
要知道,歷史上的滕王閣規模最大時,也只是宋代的18米高。相比之下,1989年正式竣工的滕王閣顯得十分高大。
▲ 1871年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同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在歷史上同樣也是屢建屢廢,最後一座建於1868年,毀於1884年。而1957年,新建的長江大橋武昌引橋佔據了黃鶴樓的舊址,後來在1981年武漢市政府決定將其重建時,只能在距舊址1千米處動工。
新黃鶴樓以最後同治年間的那一座為藍本建造,高51.4米,比古樓高出近20米,同樣也時鋼筋混凝土結構,並且和滕王閣一樣,裡頭都帶電梯……很多遊客對於看到這樣現代化的“古建築”表示遺憾,而也有人稱“歷史名樓”變成了“歷史樓名”。
▲ 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湖南的岳陽樓了。它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儲存原貌的古建築。儘管在歷史上也遭到過毀壞,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岳陽樓,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古蹟——這也難怪它看上去最小巧(高19米)。
▲ 陳玉垣、莊繩武,清嘉慶九年(1804)《巴陵縣誌》中的岳陽樓
▲ 日本江戶時代池大雅《樓閣山水圖》
不過還有很多古建築,是在現代被拆除,後又重建的。其中著名的有北京的永定門。永定門是當年北京外城7座城門中最大的一座,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而後,為了改善周邊交通狀況,永定門於1957年被完全拆除。
▲ 1950年的永定門箭樓和城樓
不過永定門的位置極其特殊,它位於北京市的中軸線上。而這一點,也喚起了許多要求重建永定門的呼聲。不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二條,“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但這裡也考慮到了特殊情況——為了北京中軸線的完整性,永定門最終在2004年重建完成。
▲ 永定門及南廣場,2009年10月,photo by Charlie fong 馮成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辛棄疾的詩句讓屹立於江西贛州的鬱孤臺名揚天下。然而它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在1982年3月被拆除,1983年重建。
▲ 鬱孤臺和辛棄疾銅像
同樣的還有嘉興三塔。1971年,嘉興三塔被拆除,原址用於建造水泥廠,塔磚一部分用於修建人民廣場。1999年,水泥廠被拆,在原址重建三塔。
▲ 被拆前的嘉興三塔
▲ 新建的嘉興三塔
而說到塔,那麼肯定少不了杭州西湖畔的雷峰塔。雷峰塔的倒塌,說起來更具“悲劇”色彩。雷峰塔建於975年,歷時6年完成,傳說是吳越王錢弘俶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昔日亦稱黃妃塔。
▲ 倒塌前的雷峰塔
元朝時,雷峰塔還是儲存得較為完好。明朝嘉靖年間,杭州遭倭寇入侵,雷峰塔的木質塔簷、平座、欄杆、塔頂等結構軍備放火燒燬,只有磚體塔身得以倖存。後來由於有傳言稱其塔磚可以祛病強身,雷峰塔進一步遭到破壞,更有甚者前往塔內挖取經卷,用來牟利。就這樣,直到1924年9月25日,由於被挖空塔基不堪重負,風雨飄搖的雷峰塔終於在瞬間全面崩塌。
▲ 現在的雷峰塔,photo by Yinweichen
新的雷峰塔於2002年建成,立於原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燬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採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計和大小,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同時,有了新的雷峰塔,南宋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終於又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 雷峰夕照,photo by Yinweichen
不過事到現在,這些“古蹟”是否是真的“古”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畢竟再過個幾百年,我們也將成為古人。而且,這些重建的建築,只要不是毫無根據地亂造,都至少能給高樓林立的城市帶來一絲歷史的氣息,讓城市的記憶得到延續,讓人們在從詩文中讀到這些建築的同時,還能有機會感受它在當下的風采。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加強對真正的歷史遺產的保護,在修葺尚存的古建築時,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讓這些流傳千百年的藝術珍品能夠以其最本真的姿態繼續供後人瞻仰。
-
1 #
-
2 #
天安門城樓也是建國後重新建造的吧!
-
3 #
關鍵是哪的古蹟是真的?
-
4 #
還是西安大小雁塔壯觀
-
5 #
放個500年 ,又是古代建築
-
6 #
現在的天安門城樓,是1969年至1970年,歷時八個月時間重建的。它也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的“古”建築,有人在意嗎?
-
7 #
不知現代建築能不能承受百年風雨,懷疑!
-
8 #
我只知道黃鶴樓,雷峰塔都是嶄新的
-
9 #
第一張圖太猙獰太可怕,這樣的仿古建築請教過建築學家和佛教人士嗎?
-
10 #
洛陽的應天門了解一下!
-
11 #
天安門都是原址重建的吧
-
12 #
大名鼎鼎天安門1970重建的。
-
13 #
關鍵是這些仿古建築還要收取100到300大洋,
-
14 #
釋迦摩尼那個,有龍絕對就是假的。。五爪神龍印度沒有。。。。傳到咱們國家佛家才有了
-
15 #
把“竟然”去掉好的啦
歷史有名的建築,由於自然及兵火,尤其木質建築很容易損壞,因此歷代也都有重修工程。如《岳陽樓記》就有“乃重修岳陽樓”。因此我認為重修或再建並不為過,不能一概斥之為假。只要修舊如舊,不要用水泥,鋼材就行。否則古蹟何以延續傳於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