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遂平境內,有皇上御批的“濟瀆廟”。遂平濟瀆廟在歷史上也因其規模大、香火旺、人脈盛,在清朝順治和乾隆兩個時期均被推認為縣八景之一,受到歷史的讚譽和褒獎。遺憾的是這座古廟己被歷史湮沒,給後人留下了一些遺蹟和遐想。古詩讚曰“由來四瀆視諸侯,肯求平原禱祀求,抵為靈源開北面,遂敬瞻拜盛神州。”讀起來真讓人聯想翻翻。
遂平濟瀆廟,位於縣東部平原地區,距縣城有20多公里的任莊村廟mai西首。該廟北面與西面有謝湖溝(古大楊子河,傳說亦稱濟水)環繞,東為開闊地,與上蔡交界,南為廟會會場,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來此進香朝拜,均在此聚結、活動。縱觀廟院四周環境,河水清清,綠樹成蔭,優雅舒心,真是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尚佳的風水寶地。其所以能成為遂平縣古八景之一,除了這裡的環境優美之外,濟瀆廟本身的魁力也會讓世人稱道。
建廟的歷史最早。
相傳,該廟始建於唐朝,距今有1370多年的歷史。據該廟現存殘碑記載:唐太宗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有一馬姓-,隨帶妻兒老小一行隨從,是上任,是出遊,記載不詳,路過任莊村時,其母突然患病,危難之際,走訪群眾找醫治病。當地人給馬-講,地處偏遠,郎中難找,不過,這裡有一泉水,是從濟水河(古楊子河)中流過來的,泉水有靈氣,喝了可治病。馬-立即讓人取來泉水給其母喝。說也真怪,水飲下不久,其母病癒,沒有影響他們的行程。事後,這位馬-為了報答泉水救母之恩,便捐資在任莊村建起了一座名為“濟源祠”的廟,供奉水神。後來,他又請示皇上親渝,將“濟源詞”改為“濟瀆廟。”從此這裡祭祖水神的香火越來越旺,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大。相傳,上蔡縣為爭奪對濟讀廟的所有權,曾與遂平對簿公堂數載,終因該廟在遂平地界而打輸了官司。
廟院的建築規模最大。
據一些知情的老年人介紹,遂平濟瀆廟唐朝始建之後,明萬曆,清順治、嘉慶、光緒年間,都有過重修,使廟宇越修越巨集偉壯觀。該廟坐北朝南,原佔地有二百畝,面積33500平方米。總體佈局“甲”字形,南北長500米,東西寬200米。中軸線上由北向南座落三個大殿:後殿,為雲霄殿,中殿,為濟瀆殿,前殿,為前三門。圍繞三座大殿共有廟舍120多間。廟內還有大柏樹數株和巨大的鐵香爐一座,終日香火不斷,另外,還有廟地二百畝,使該廟有了經濟保障。濟瀆廟的規模當時在全縣所有寺廟對比中,屬於最巨集觀、最偉大的。
祭祀朝拜的香火最旺。
濟瀆廟廟會為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這一天是濟瀆爺(當地稱神為爺)降善賜福的吉日。廟會期間,周邊地區的群眾及西平、上蔡、信陽甚至安徽省的一些縣的善男信女還有四方商賈,八方雜耍,地方戲曲都雲集於此,日達萬人,熱鬧非凡,會持續十天半月。遂平縣西山的群眾使著兩牛抬槓的牛車,提前數日來到會場,可見廟會的強大的吸引力。真是會大人多,影響深遠。濟瀆廟會的繁榮情況堪與嵖岈山廟會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