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西嶽華山,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峰嘆。而在徒步攀登中,過千尺幢經百尺峽,就到了這條路上最著名的老君犁溝。

“犁險於幢,幢險而犁突。”這描寫的是夾在陡峭石壁之間一條深不可測的溝狀險道,石階570多階。自有一段傳說。相傳古時,太上老君駕青牛路過華山,見開山鑿路的道徒及工匠們萬般辛苦,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就解下隨身佩帶的如意化為犁樺,駕牛扶犁開出此道,路因此得名。今溝左頂端還有“老君掛犁處”景觀,原置鐵犁一張,高丈餘,遊人每至此,皆履險攀崖,手扶其犁,以祈請農事吉祥。溝右頂端有鐵牛臺景觀,傳說是當年老君拴牛的地方,只可惜鐵牛不知何處去,只留牛臺空悠悠。

關於老君犁溝的稱謂,道家還有一說,說不是“犁溝”而是“離垢”。老君只有到了這裡,才真正的把紅塵瑣事、酒色才氣統統拋在腦後,因此華山才是老君超塵拔俗的地方。其實,那是山水長期沖蝕而形成的。

老君犁溝險道的開鑿歷經了好幾個朝代,經過幾十代人努力的結果。明末清初時,隨著千尺幢、百尺峽道路的鑿拓,犁溝才有了石階300級,並架設了鐵索,現在溝中還留有清雍正年間的鐵樁。歷代有關老君犁溝的詩文頗多,清顏光敏有《犁溝詩》:犁溝斷絕壁,直上無回藏。熊徑復魚貫,誰得相扶將。

從群仙觀到猢猻愁,老君犁溝是一段槽形險路。群仙觀是一道教宮觀,位於老君犁溝緊下端。觀內樓閣凌空,洞穴入巖,觀前鬆翠風清,群峰疊嶂,是登遊華山遊人小憩及投宿之處。觀宇建置年代不詳。猢猻愁在老君犁溝的盡頭,顧名思義,連猴子都發愁,足以說明崖壁有多麼陡峭。過了“猢猻愁”就到了華山北峰。

不過這裡最為吸引人的,除卻“犁險於幢,幢險而犁突”的殊勝景觀,光是崖壁下一口幽深的石洞,就足以讓四海遊人紛至沓來。在老君犁溝下兩岩石間有一石洞,洞裡有黑色釉甕一口,而且甕裡還套有一個甕。石洞口小,甕體大,此甕是如何裝入洞內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洞裡有個甕,甕裡有個洞,洞裡的甕裡有個甕裡洞,甕裡的洞裡有個洞裡甕,不知是先有洞還是先有甕。”

順著老君犁溝下的石窩手攬鐵索攀上石頂,再走過一個獨木橋就到了山洞口。山洞不大,也無怪石嶙峋,洞裡雜草叢生,冷風習習,一切都是尋常之景,偏偏在這些景色中,很突兀的多了一個甕。甕之大,遠遠大過洞口,關於如此大甕是如何裝入洞口的已經令人費解,偏偏的,甕裡還套有一個甕,兩甕一體,無從分開,這個大甕就像是一道山門,阻隔著今人和某個時空的交錯,讓人愈發覺得神奇無比。

先有洞還是先有甕?

有人說,定是先有了大甕才有了石洞的,年方日久,石甕仿若根植於此,經歷了太過漫長的時間之後,隆起的山峰上有了山洞,石甕也就在了洞中。站在華山北峰,看重巒疊嶂間仙霧繚繞,忽然間會覺得,一定是先有了這一方上可觸天下可探景的仙洞,才會有了這巨大石甕。華山的年齡要遠遠大於一口甕,那麼山洞自然也有了一把年歲。

看著石洞口那八塊並列的巨石,或許此處與八仙有關。

話說八仙雲遊四海,來到五嶽之首華山,在北峰崖壁下歇腳。但見天色將晚,烏雲密佈,頃刻間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鐵柺李向崖壁一指,變化了一方山洞,眾神仙盤坐洞中,觀雨喝酒,好不快活!大雨下了一整夜,清晨時雨過天晴,八仙走出洞口,看見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景象壯麗,於是相約再來此地。為了記住這方佳境,鐵柺李取下隨身的酒葫蘆放在洞中,酒葫蘆落地變成黑色大甕,何仙姑說,不如在甕裡再放入一個酒葫蘆,以後八仙來此相聚,以此甕為記。於是,巍巍華山北峰,壁立千仞中有了這方山洞,洞裡有了那口大甕,放進甕裡的酒葫蘆慢慢的也變化成了一口黑色釉甕,兩甕長為一體,無從分開。

現在從北峰頂往老君犁溝的通仙觀望去 觀後的那塊巨石右側就是洞裡甕的那個洞所在地,不過洞中之甕已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現在只留有洞與攀登石窩。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酒店“最髒”的4種東西,保潔阿姨:儘量別用,可能還有液體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