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中央電視臺第四套節目2017年7月11日《國寶檔案》欄目中,以“大運河傳奇——重兵把守生命線”介紹了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鄭州段的一部分,通濟渠。它的前身就是鼎鼎大名的鴻溝,也叫汴河。它就在鄭州市惠濟區北郊古滎城東,大運河鄭州段二十公里,古滎段儲存相對完整的就有十六公里。

通濟渠在大運河中的位置

因為古滎是東部平原和西部山區的分水嶺,是楚漢時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滎陽關。楚漢爭霸,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長期在此地進行拉鋸戰。最後在古滎城東鴻溝,楚河漢界,劃溝而治,楚漢休兵。也成為了古滎人們津津樂道的八景之一。

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名篇《長相思·汴水流》中,用了三個“流”字,勾勒水的蜿蜒曲折,醞釀低徊纏綿的情韻。詩中那條哀怨悠長的河水,就是隋唐時期貫穿南北的大運河,而詩中提到的汴水,就是大運河流經鄭州段的通濟渠。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錄:“大禹塞滎澤,開之以通淮、泗,即《經》所謂蒗蕩渠也。”

公元前360年,引水灌田,魏惠王便開挖鴻溝水道,形成網路水系。《竹書紀年》中有“大王之地,南有鴻溝”。

公元603年隋煬帝登基,為了鞏固中央政權,他的頭等大事就是舉全國之力開鑿運河。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三月,隋煬帝下詔,徵用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以洛陽為中心,利用自然河道或前代舊渠,開鑿人工運河。其中,這一段“引黃入淮”的大運河,隋煬帝起名為通濟渠。通濟渠充分利用鴻溝已廢棄的故道、東漢重修後的汴渠等,在鄭州連線黃河,連通黃河與淮河到達洛陽。

中國大運河——古滎通濟渠段

《大業雜記》中記載,通濟渠“水面闊四十步,通龍舟”。想那煙波浩渺之景,長千餘里,沿渠築御道,遍植柳樹,五里一墩,十里一亭,百里一驛,形成“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的美景。“地管御河”的鄭州,一時間“商旅往返,船乘不絕”。

又過了100年,唐玄宗下令“發河南府、懷、鄭、汴、滑三萬人疏決開舊河口”,通濟渠鄭州段更加通暢。白居易在《隋堤柳》長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陰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

中國大運河——古滎通濟渠段

又過了100年,唐玄宗下令“發河南府、懷、鄭、汴、滑三萬人疏決開舊河口”,通濟渠鄭州段更加通暢。白居易在《隋堤柳》長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陰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

中國大運河——古滎通濟渠段

鮑君惠考證,按照《宋史》記載,北宋時期,以京城為中心的“四大漕渠”,即汴河、黃河、惠民河(又名蔡河)、五丈河(又名廣濟河),有3條流經鄭州,其中的汴河,就是大運河流經鄭州段的通濟渠。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汴河漕運糧食800萬石,為北宋時期漕運的最高紀錄。汴河不僅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還是北宋政府的生命線。鄭州在全國水路交通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窺一斑。

通濟渠上的惠濟橋

惠濟區由以前鄭州市邙山區改名得來。在惠濟區北有一個村叫惠濟橋,村中部偏東北的位置,一座名為惠濟橋三孔拱券的惠濟橋,呈東北走向,橋面長14.44米,寬5.08米,造型優美,結構合理,青石橋面上,清晰可見車輪輾軋的痕跡,它們見證過千百年來車水馬龍的景象。它就是千百年前建造通濟渠上惠濟百姓交通的一座石橋,河南省級文物,這也是非常有名的古滎八景之一,惠濟區由此得名。

通濟渠上的惠濟橋

現在通濟渠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一部分,經過政府的投資治理興建,在保護歷史文物的基礎上,已經初步成為了老百姓休閒娛樂活動健身的一個濱河花園。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他扮演了西遊記如來佛,去泰國旅遊買紀念品,卻發現佛像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