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淮海維揚州,故屬揚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
鹽城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塗、最廣的海域面積,同時也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在沿海灘塗上建有麋鹿和丹頂鶴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東方溼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一、鹽城縣
1949年,設立鹽城縣,屬於鹽城專區。
1983年,鹽城縣轄區改為郊區。
1996年,撤銷鹽城市郊區,設立鹽都縣。
二、建陽縣
1949年,設立建陽縣,由原阜寧、鹽城的串場河以西及皮岔河以北的地區所組成,屬於鹽城專區。
1950年,建陽縣改名為建湖縣。
三、漣東縣
1949年,設立漣東縣。以為原漣水鹽河以東的部分地區,屬於鹽城專區。
1950年,撤銷漣東縣,併入淮陰專區的漣水縣。
四、淮安縣
1949年,設立淮安縣,屬於鹽城專區。
1954年,淮安縣劃歸淮陰專區。
五、臺北縣
1950年,臺北縣劃歸鹽城專區。
1951年,臺北縣改名為大豐縣。
六、城區
1983年,設立城區。
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
七、郊區
1983年,鹽城縣轄區改為郊區。
1996年,撤銷鹽城市郊區,設立鹽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