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了說海參崴的市區與街道,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海參崴周邊的——俄羅斯島。
1.是“俄羅斯島”,還是“勒富島”?
我們先來看看這座小島的照片。
俄羅斯島的一角
當提起俄羅斯島時,我周圍很多的朋友都表示“很陌生”。這也難怪,當你在國內的搜尋引擎上輸入“俄羅斯島”的時候,顯示出來的詞條總是寥寥。點開她的百科介紹, 也只有幾行字:告訴你這座島嶼在哪,而且補充一句“該島原屬於中國”。
俄羅斯島漂浮於我們熟悉的日本海上。
當我仔細查過資料後才發現,這座美麗小島的離去,與一個國人都耳熟能詳的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有關。她原來叫“勒富島”,源自滿語“熊”的意思,意思是說這座島嶼上生活著很多的熊。吉林的漁民當時在這裡出海捕魚,直至1860年後,沙皇才將他們一步一步逼走。
當然,逼走,已經算是當時比較“仁慈”的一種手段了。
2.從“封閉”到“開放”
俄羅斯島的命運歷程有幾個比較關鍵的時間點:歸屬變更、走向封閉、重新開放、開始發展。
從市區開往俄羅斯島的路上,我們經過氣勢恢巨集的“俄羅斯島大橋”,當然,這是近些年才能享受的“奢侈行為”。
在前蘇聯時期,這座島處於“國防”的目的,被隔離開用作“防禦基地”。正常的老百姓是不能上島的,更別提外國人。而且當時上島的方式極為不便,只能通過船隻往來。
島上類似防空洞的東西。
後來隨著蘇聯的大勢已去,俄羅斯隆重出場,這裡才逐漸取消了防禦的職責,向社會公眾開放。
俄羅斯島的輝煌時代應該是2012年。這一年,這座一直被忽略的小島一躍成為當年APEC會議的主要舉辦地。俄羅斯島大橋修起、會議主辦場地修起(後來成為遠東聯邦大學的新校區)、一條條站嶄新的公路也修起。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俄羅斯島終於走入了現代化程序。
遠東聯邦大學
現在,島上還建立了起了新的海洋館。我們當時沒去參觀,據說十分壯觀。
當然,這只是建設了的部分。沒被開拓的部分,仍然是隻有人走出來的土路,植物肆意生長,沒有任何網路訊號。
3.原始之境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由於緯度的原因,在北緯35°以上,看不到什麼太純淨的海。不過俄羅斯島的海,完全消滅了我的這番偏見。
島周圍的海面極其乾淨,看不出來有任何汙染,走近岸邊,都能清晰地看到水下的石子。當地人在大海上玩一種類似單人艇的東西,看起來很有趣。
島上最多的就是這種樹,漫步其中,海風吹來,才能感受到遠東的秋天有多愜意。因為沒有訊號,我們無法開啟導航,我們請了一位當地人帶我們前行。經過一番雙方都不怎麼流利的英語對話後,我們知道了,島上多楓樹。對,就是產楓糖的那種樹。
島上低矮的地方生長了很多野生的蘆葦蕩,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在那裡拍照。俄羅斯島最具代表性的美景是壯闊的海角,所以我們沒有在此停留,直接繼續前進了。
從崖邊俯瞰極純淨的海。
走了大約二十多分鐘,我們到達了第一個海角,真的名不虛傳的美。
其實從某一種角度看,很像一個大雞腿躺在了海里。
然後去第二個海角。落差更大,海水更藍,也更刺激。
你可以走到下面,坐在礁石上,伴著美景飽餐一頓。此時心理只有一個詞:天地廣闊。
後來我們在海邊待了很久,望向海的那一邊。帶領我們的“當地人”向我們指著遠方說:“你看,我們正對著的是日本的九州和北海道,往這邊看就是朝 鮮半島了。”
我忽然在想,在一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是否也站在這裡,向遠方的來者這麼介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