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地上文物看山西,有一座古老的皇家園林,三千多年的歷史走下來,浸染了三晉大地,孕育出燦爛的三晉文化,它就是晉祠。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先是一座祀廟。晉祠始建於北魏前(具體建立年代已不可確考),是為了紀念週朝開國皇帝武王的次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晉祠都是在初中語文的課本上,“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其實除了“山、樹、水”三美外,還有西周的柏樹、春秋的水渠、唐朝的御碑、隋朝的槐樹、北宋的彩塑、金代的大鐘、元代的雕像、明朝的石橋、清朝的建築、民國的涼亭。看晉祠,就像看一部兩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現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築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塊、鑄造藝術品37尊,是集莊嚴壯觀與清雅秀麗,宗祠祭祀建築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的典範。
作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集約載體,國內宋元明清至民國本體建築型別序列完整的孤例。因此有“不到晉祠,枉到太原”之說,而晉祠最大的看點,就是堪稱無價之寶的三絕與三寶。三絕分別是:周柏唐槐、宋代彩塑、難老泉;三寶是:聖母殿、魚沼飛樑、獻殿。
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時代種植的柏樹,至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唐槐是唐代時種植的槐樹,二者都是晉祠千年古木的代表,至今都還茂盛蔥鬱。周柏位於聖母殿北側,距今已有2800多年,樹幹粗壯,需數人才能合圍。在當地人眼中,這株古柏就是長生不老的象徵。唐槐位於水鏡臺前,雖不是晉祠古槐中年代最久遠的,但卻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樹綠蔭濃。真正體會到“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千年古樹,述說著千秋帝業。
宋代彩塑聖母殿內供奉著四十三尊侍從彩塑。當時的工匠可以把人物塑造得如此生動傳神、精妙絕倫;將宋代宮闈生活的真實景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它們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通過幾千年歲月的更替,這些雕塑至今都保留著豔麗的色彩,令人歎為觀止。主像是聖母邑姜,由於身份、地位的限制,要顯示出其貴為帝后的高貴與尊嚴,故做得比較拘謹、刻板。其餘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侍女手裡都拿著侍奉的東西。有的伺候飲食,有的負責梳洗,有的專管打掃,眉眼有神,姿態自然,塑工精美。仔細觀察,人物的身材、面部形象、神情、衣著服飾、手執器物等都找不出一絲雷同。
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建於北齊天保年間,距今大約1500年左右。“難老”二字源於《詩經·魯頌》中的“永錫難老”一句。難老泉與旁邊的善利泉、魚沼泉同為晉水之源頭,是三泉中的主泉,號稱“晉陽第一泉”。難老泉從晉祠後的懸甕山腳下湧出,從東面的龍頭噴入晉水。不過現在的難老泉已經老了,全靠人工抽水維持了。
聖母殿北宋始建,聖母殿是北宋年間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規模巨集大的殿堂,國內現存最美的宋代建築。這座殿堂修築得十分富麗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員都要到聖母殿來獻祭祈雨,這座殿堂就成了全祠的主殿。也是晉祠三大國寶建築中位分最高的。大殿“副階周匝”的做法是中國現存古建築殿宇中的最早例項;進深兩間的前廊也是現存古建築的孤例;殿前簷柱上8條宋代木雕盤龍,形態張揚、霸氣、是唐宋古建築中僅存的例項;殿內43尊宋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宋代雕塑精品。
魚沼飛樑
獻殿往前可見一座肅穆莊嚴的大殿,是為聖母殿,連線兩個殿即為著名的魚沼飛樑。橋面結成十字形,建於宋代。俯瞰如大鵬展翅,造型獨特為國內罕見,是晉祠古建三寶之一。這個橋可不簡單,樑思成曾說,這類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也是中國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橋的雛形。
獻殿魚沼飛樑南邊則是獻殿,供奉聖母祭品的享堂,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清的獻殿不少,但晉祠這座建於金代的獻殿是國內同期古建中獨有的。小小的獻殿低調不語,卻位列晉祠三大國寶建築。面寬三間,深兩間,整個大殿最奇異之處在於殿身上部的樑架結構,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在中國的建築史上,用殿堂做為供獻地方的也僅此一例。
除了上面介紹的三寶三絕,晉祠還有許多珍貴獨特的歷史古建築,而且都是不能估價的無價之寶。來晉祠遊覽,會被這些如此集中的園林建築瑰寶深深震撼,感嘆山西不愧為文物大省。所以,如果要問門票80元值不值?對於喜歡歷史文物建築的愛好者來說,是非常值得的,畢竟件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能一次看個夠;但是對於只喜愛自然風景的朋友,沒有去了解這些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的話,可能會覺得不值。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