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70週年。為祖國母親慶生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一點,欣賞她的美絕不落窠臼。
秋意席捲湖湘,嶽麓山漸漸染上紅色,天子山薄霧瀰漫、層林盡染,鳳凰古鎮的沱江上泛起漣漪圈圈,洞庭蘆葦盪漾出一江秋波……金秋十月,秋高氣爽,可不正當“趣”旅遊!
這個國慶,就跟著TOP君一起,吃喝玩樂盡在湖湘。
本期“輝煌七十載·湖南趣旅遊”欄目推出第九期《國慶湖南博物館遊》。
想看看湖南最原始的樣子,了解幾千年前從山川冰河、板塊移動,到朝代變遷,文化傳承,去湖南省博物館打探鐵定沒錯;想尋找一件能代表湖南精神的物件,走進長沙博物館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想知道最專業最完整的簡牘歷史,那就去長沙簡牘博物館逛逛;還想看看湖南最美瓷器,就不要錯過醴陵陶瓷博物館裡的祕密……
省博:湖湘文化活起來現在的省博每天人氣爆滿,哪怕是非節假日去參觀,也要提前兩天預約。而來省博遊覽的觀眾,絕對不會錯過的便是貫穿1樓至3樓的馬王堆墓坑。
省博的時代感給人驚喜,精彩的科技手段讓古老的文物更“時髦”了。以一比一比例還原的馬王堆墓坑,在陳設上還運用了3D投影技術,還原千年女屍辛追夫人出土時四層套棺的樣子,觀眾在3樓可以向下俯視內部結構。墓坑四壁還有3D投影秀——龍騰躍於雲氣,鳳凰棲於扶桑,女子凌空飛舞,蟾蜍玉兔奔騰。
省博的另一個鎮館之寶當屬皿方罍了。1922年,皿方罍在湖南省桃源縣因暴雨沖刷而在山間溝邊重見天日,輾轉中,器蓋和器身分存異處。之後,皿方罍的器身被人偷運至美國,顛沛流離近一個世紀,直至2014年,青銅重器終於重歸故里,與器蓋合璧,在省博物館永久收藏。因為這件物品造型雄渾,形體巨大,通體集立雕、浮雕、線雕於一身,其高超卓絕的鑄造技術,神采飛動的氣勢和令人傾倒的精美紋飾,是其他古代青銅器無可比擬的,堪稱“罍中之王”,是舉世無雙的稀世珍寶。
長沙博物館裡的長沙記憶這裡是長沙人的文化自留地,長沙人來這裡逛就像是去自家書房一樣自在~長沙博物館的藏品以時間軸串聯文物、人物、事件,有血有肉地講述了長沙城這片土地的滄海桑田,描繪了長沙人自己的喜怒哀樂。更何況,這裡藏著整個長沙城的鎮館之寶呢!
按傳統的理解,“商代象紋大銅鐃”稱得上是長沙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通高103.5釐米,重221.5千克,造型之精湛,氣勢之恢弘,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商代銅鐃中最大的一件。它被擺放在長沙博物館“古代史展廳”中的“青銅之鄉”部分,在一圈青銅器的包圍下處於絕對的“C位”,甚至長沙博物館的建築外形也是由大銅鐃的形象轉化而來。
博物館裡還展出了大量的長沙窯瓷器。長沙窯產出的瓷器並非價值連城,但它飽含著湖南人敢為人先的嘗試精神。幾千年前的長沙人就展現出了包容開放的心態,利用簡單的瓷器完成了“出口創匯”和“價值輸出”。
敢為人先的精神隨著長沙窯燒製的各色器物融入我們的生活,滲入了每一個人的基因。所以說這些瓷器是‘鎮館之寶’當之無愧,稱之為‘鎮城之寶’也無妨。
簡牘博物館:簡牘背後有乾坤
在紙張還未發明之前,除了甲骨和一些刻有銘文的青銅器,中國歷史大部分都記錄在這一片片竹製或木質的簡牘上。迄今為止全國已經發現了約30萬枚簡牘,其中20餘萬枚出土於湖南,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座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簡牘為一體的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似乎顯得有點深藏不露。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評價:“長沙簡牘博物館雖然建成開放不到二十年,但作為國內最具特色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在國際學術界和博物館界都享有盛譽。”這樣的稱讚並不過譽。
湖南原本就是簡牘大省,中國只有湖南出土的簡牘能夠從楚簡到晉簡,貫穿整個簡牘歷史時代。長沙出土簡牘眾多,數量佔全國出土簡牘超過一半。
每一片簡牘外形單一,有的字跡模糊,用當時的習慣語言寫作的內容也讓人頭大。“經過文獻整理語譯,我們發現挖掘簡牘背後的故事,並以多媒體的形式播放,是效果較好的展現手法。”在李鄂權看來,這些記錄詳實的故事也是簡牘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Made In Cina的祕密,藏在銅官窯裡
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千年沉船“黑石號”是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最好見證,在“黑石號”上裝載的6萬多件中國瓷器中,長沙窯瓷器就佔了5萬多件。令人遺憾的是,幾經輾轉後,現在只有162件(套)回到了中國,而長沙銅官窯博物館是你在國內唯一能完整欣賞到它們的地方。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長沙窯的瓷器,在博物館裡轉上一圈出來,肯定是一頭霧水:跟精緻的青瓷白瓷相比,這些外觀粗糙、其貌不揚的瓶瓶罐罐為何有如此重要的分量?當年長沙窯的瓷器以價格低廉著稱,有不少瓷器上還清楚地標註著售價,如“張家茶坊三文壹平(瓶)”“油瓶伍文”之類,但放到現在來看,這些東西可都是湖南人的寶貝。
館正式開館,沉寂了千年的文物不再靜靜地躺在庫房,長沙窯的風采終於能夠得以集中展示。博物館一層集中展示了徵集回來的162件(套)黑石號沉船文物,其中有一件瓷碗上用阿拉伯文寫著“真主”字樣,是當年長沙窯出口外銷的佐證。
二層則是對長沙窯出土文物全方位地介紹,你可以直觀了解到古人是怎樣將一團泥燒製成一件瓷器,同時還有千件長沙窯文物精品讓人大飽眼福。
2018年5月14日,籌備了多年的長沙銅官窯博物在博物館的二層,通過巨屏投影,放映著有關銅官窯歷史的短片,銀幕下方則是一座巨大的地質模型,通過光影照射,呈現出立體的視覺感受。
醴陵陶瓷博物館裡的千年陶藝魅力醴陵自東漢置縣,古稱“荊楚古邑”,迄今已有近兩千年曆史。早在洪荒年代,造物主就給醴陵人預備了生存的本錢,這便是陶土和瓷土。而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土,經過窯火的洗禮,被智慧的醴陵人民賦予了藝術內涵,煥發出無窮魅力,成就了這座城市的千年陶藝傳奇。
醴陵陶瓷博物館,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以陶瓷文化符號作表達的異形建築群——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的主建築之一,珍藏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物。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醴陵陶藝的星星之火一直閃耀至今,醴陵陶瓷博物館功不可沒。
館內珍品既包括高超制瓷水平的毛主席用瓷、周恩來使用的松樹勝利杯,劉少奇使用的蘭草勝利杯、鄧小平使用的紅楓葉勝利杯等國家領導人用瓷杯,也有大量為人民大會堂和國宴製作出的各款國宴瓷和國家禮品瓷等。
湖南還有這些博物館,值得你去打卡……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地質博物館之一,也是湖南唯一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全新升級後的省地博設定了地球奧祕廳、地質礦產廳、地質環境廳、生命演化廳、礦物寶石廳、測繪地理資訊廳六個常設展廳,以及礦石林和地小博自然科學探索中心。博物館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是人們學習地球科學知識,了解大自然的極好課堂。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杉木衝西路49號
中國書院博物館
中國書院博物館位於嶽麓書院內,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座展示中國書院史和文化教育史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內分為絃歌千年展廳、書院教育展廳和學術展廳,以及書院祭祀、藏書、刻書展廳等。館內展品也極為豐富,除了古代應試教材、珍貴古籍、文房四寶外,還有北宋真宗親筆題寫的“嶽麓書院”石碑、清代朱子造像等。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嶽麓書院內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家系統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蹟、思想和人格風範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博物館包括生平展區、專題展區、舊址群等部分,現館藏文物、文獻、資料6.3萬件,其中毛澤東晚年生活遺物6400餘件,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
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
花炮文化博物館始建於2001年,是全國第一座花炮類專門博物館,館內收藏有花炮生產、運輸、交易等工具實物、花炮作品、獲獎獎盃、生產工藝流程模型等圖片實物上千件。博物館內有花炮始祖李畋之墓,每年農曆4月18日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地址: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湘西分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地區級綜合類國家三級博物館。館內基本陳列內容有《古韻湘西》《風情湘西》《血性湘西》《土家古風》《苗鄉原韻》以及非遺《體驗廳》,全方位顯示了湘西州的發展歷史。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湘西經濟開發區
衡陽工業博物館
衡陽工業博物館是湖南省第一座工業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家在高科技產業園區內建設的工業博物館。博物館集工業歷史展示、工業遺產保護、科學知識普及、工業旅遊於一體。館藏各種工業遺存物3000餘件,一期共展出各類工業遺存實物300餘件,各種文獻資料、圖片近1000件。
地址:衡陽市雁峰區衡山科學城
編輯 | leon
出品 | 今日旅行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