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春天的時候,如果不是北京大學的兩位考古專家到遼寧本溪恆仁縣考察,這個滿族自治縣可能只會在本省、本市範圍內被人知曉,根本沒有更多的理由讓外界更多的知道它,也不會成為一個有歷史文化底蘊知名的旅遊縣。當時,兩位考古專家在縣城西南處發現了一段20米左右殘存的老城牆,興趣所致,他們仔細研究了這段老城牆,然後又對縣城內8條獨有的斜巷進行了考證。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桓仁縣城原是一座八卦古城。
據兩位專家說,桓仁古城舊址現在雖然已經被建為馬路或民宅,但其格局卻依然保持著八卦的形狀。其全貌形制,利用現代航空拍照技術鳥瞰,就呈現得十分清晰,可以看到完整的八卦圖形,縣城內幾條獨有的斜巷也都是八卦城的產物。
桓仁古城的建造歷史,要追溯到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當年桓仁地區設治委員,協辦桓仁地區墾務;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時,出身河南祥符的一位書香子弟章樾受命著手修築桓仁八卦城。按照東南西北山脈走勢、水流去向等,確定了八卦方位。恆仁古八卦城設定三門,東門叫“賓陽門”,西門叫“朝京門”,南門叫“迎薰門” (現已復建了朝陽門、迎薰門、八卦南街等)。城牆高一丈六尺、寬一丈四尺。城牆之上設有炮臺,牆外修壕溝,以備守禦。
這在當時來講絕對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當時的桓仁連一座燒磚的窯都沒有,有實力能修築如此龐大工程的人員也幾乎沒有……所有這些都需要到桓仁以外的地方去買、去找。這期間,章樾幾乎每事都親力親為,極盡辛苦,所修所建無不求工。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因建城安民有功,章樾被正式任命為知縣,成為桓仁首任行政一把手。光緒八年(1882年)春,恆仁八卦城終於建成。章樾撰寫碑文,以記其事。
章樾在其所撰《初建懷仁縣碑記》中說道:“城象八卦,以宣八風;門開三元,以立三才。”這正是建城的指導思想和易學理念。桓仁八卦古城,按照東(震、雷);東南(巽、木);南(離、火);西南(坤、地);西(兌、澤);西北(乾、天);北(坎、水);北東(艮、山)的方位對應水勢山脈,講究相輔相成,無不具有象徵性。北邊城樓與東、西、南三門不同,不留門、不修護城壕。為什麼這樣呢?原因是北門後邊有山脈延伸進來,一是不能斷了山脈的來勢,二是正好可藉此為靠。城作八卦,以納八方之風;門開三光(日、月、星)以育三才(天、地、人)之德。如此天生、地設、人造的和諧,可以稱為上應天文、下順地理、中展人才。
八卦城建好以後,自然引得一些強盜眼紅,數次的騷擾搶奪,終因特殊的八卦設定、齊心的官民相護,強盜屢難得手。加之官府的一些安撫手段,這些強盜最後許多人棄暗投明、進城歸降,八卦古城愈發成為一座堅固的城池。
桓仁八卦古城融合太極圖形的渾河,依託自然形勢的五女山,加之桓仁第一任縣令章樾的學識與魄力,是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結合的一個典範。章樾知縣在桓仁當地老百姓心中不僅僅是一個知縣,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了!在他離開桓仁134年後,桓仁人民建造了一座章樾公園,在園內豎立起了他的雕塑像,讓這位當年熱愛恆仁、建設桓仁的老知縣永遠留在桓仁,親眼目睹八卦古城綻放異彩。
現在,這座八卦古城已經引起國內外眾多獵奇尋古人士的興趣,每年來此尋幽探奇的遊客、學者不斷,感興趣的旅遊愛好者可以找個時間到古城去看一看了。
歡迎留言、點贊及收藏,未盡之處還請大家補充完善,並提出您的見解和觀點。轉發請註明出處及作者。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著作權歸屬原作者。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
-
1 #
-
2 #
來桓仁縣到鵬翔飯店吃東北特色菜蝦豆腐,老鮮了!
是我們的桓仁縣,不是恆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