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盪漾、古城深幽。今後,大家來通州,不僅可以暢享環球主題公園帶來的刺激,還可品味尋幽訪古的樂趣。據悉,通州將以“一帶四區”為依託,打造“運河遊”新品牌。“一帶”即運河通州段,通過營造濱水景觀長廊,串聯健康休閒綠道,打造文化經濟走廊,描繪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百里運河畫卷,展現運河歷史文化遺存。四區即通州古城、路縣故城、張家灣古城和漷縣古城。
一、通州古城
通州三教廟 徐超攝
通州古城重點圍繞“三廟一塔”,恢復“三廟一塔”運河歷史文化景區五進院落的整體風貌;改擴建西海子公園,擴大綠化空間和活動空間;建設甕城博物館,增加運河文化展示和體驗相關內容,與“三廟一塔”空間連片,整體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運河文化標識區。
有人說,不到三教廟,不看燃燈佛塔,就不算是到過通州。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三廟一塔”有很多大夥兒不知道的祕密呢!
“三廟一塔”也稱“三教廟”,是國內唯一的三教合一建築群,分別指文廟、佑勝教寺、紫清宮和燃燈佛舍利塔。儒、釋、道三教在這裡相鄰相伴,又相互獨立,近距離呈“品”字形佈局。
文廟 徐超攝
三教廟中儒家文廟在前,規模最大,創建於元大德二年,比北京孔廟還早建4年。歷經元、明、清三代22次重修擴建,至光緒九年已經形成除北京孔廟之外北京地區最大的文廟。
佑勝教寺 徐超攝
佑勝教寺,又稱“塔庵”,始建年代應早於燃燈佛舍利塔,曾經規模巨集大的寺廟,現在只剩下一個大光明殿,一棵古樹和一座標有“燃燈佛塔”的大香爐,殿內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老師燃燈佛。
佑勝教寺西側的小院內,便是燃燈佛舍利塔,因塔身正南券洞內供奉的燃燈佛而得名,也俗稱“通州塔”。
燃燈佛塔 徐超攝
此塔始建於北周,傳說,古代通州境內多河,河中有妖怪,經常興風作浪鬧水災,於是在城中最高處建造了這座鎮河塔,用以鎮河神而靖水患。燃燈塔全高56米,為北京地區最高最大的塔,通州八景之一“古塔凌雲”即指此處,是大運河北端的標誌性建築。
《古塔凌雲》
清代.王維珍
雲光水色潞河秋,滿徑槐花感舊遊。
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
燃燈佛舍利塔為密簷式八角形十三層磚木結構實心塔,合度精細,紋飾精美。每椽端、仔角樑都懸掛著銅鈴,共計2248枚,為世界之最。每枚風鈴外壁鐫刻捐獻者姓名,還有祈語,詩謠等。
明代中期,在佑勝教寺東,文廟左後側,又建道教宮觀紫清宮。現只剩山門一間,正殿三間,西配殿三間加山門前古槐一株。
紫清宮供奉太上老君。民間流傳,紫清宮掌管抗旱。每遇旱年,人們便來紫清宮求雨,但求的不是太上老君,而是宮中壁畫上的哪吒,因此紫清宮的民間俗稱為“紅孩兒廟”。
二、路縣故城
一把洛陽鏟,喚醒漢代路縣古城。
2016年底,當路縣古城突然顯露真容時,人們對它幾乎一無所知。其實它的資歷比通州,甚至北京城裡幾乎所有名勝古蹟都老。
路縣古城誕生於西漢初年。東漢時將“路”改為“潞”,縣從水(潞河)名,漁陽郡也曾設置於此,路縣因此名聲大噪。
然而世事難料,公元26年(建武二年),漁陽太守彭寵起兵反漢,自稱燕王。公元29年(建武五年),彭寵被家奴殺死,首級被獻給劉秀,路縣城池毀於一炬。它的傳奇,它的榮光,自此戛然而止。
發掘出土的古城遺址,城牆基址儲存較好,四面牆址基本可以閉合。城址平面近似方形,城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城內發現了一條南北向明清時期的路面遺存,和一條同為南北向的遼金時期路面遺存。兩條路上下疊加,在其下面,肯定還會疊加著更早朝代的路面。
為何如此肯定?
據史學家考證,早在20萬年前,“北京人”就開闢了一條經今通州區,至今山海關,上古時稱榆塞孔道的“京榆路”。20萬年來,“京榆路”是一條溝通南北的黃金通道。西漢初年設定的路縣,縣城應該依“京榆路”而建。可以想見,那時的路縣古城,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南來北往的商貿要地。
路縣古城擬在潞城鎮古城村發現的西漢路城遺址上,原址整體保護古城遺址,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同時,恢復古城的護城河等原貌,進行合理的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使之成為公共文化服務場所。
三、張家灣古城
張家灣古城始建於元代,曾是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最大的集散中心。張灣古城著重在於打造漕運古鎮,展現古漕運文化,與落戶張家灣鎮的環球主題公園展現的現代休閒文化形成呼應。
元代,萬戶張瑄督海運至此,始有張家灣名。鎮域內水系交錯,路網發達,素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船到張家灣,舵在裡二泗”、“遊人絡繹、不夜笙歌”描述的就是過去張家灣的盛景。
張家灣有一座大石橋,由於跨在蕭太后河上,百姓習慣性地稱它為蕭太后橋。一直到了明朝,萬曆皇帝才正式給它賜名叫做“通運橋”。
《紅樓夢》中描寫的十里街、花枝巷、葫蘆廟的原型即出自張家灣,鎮裡還出土了曹雪芹的墓葬刻石。
皇木廠村古時以轉儲修建京城御用“木料”而得名。這裡有一段運河故道,一塊石碑上鐫刻著“舳艫千里”4個大字。村邊的仿古塔內,藏著一枚千斤石權昌延號,現被文物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大、保留最完整、重量最重的石權。村中還有一棵600多歲的“神樹”,據說是明代駐紮在此的漕運官所栽。
“西有白雲觀,東有佑民觀”。佑民觀為道家觀院,俗名也稱天妃廟,是聖母娘娘道場。明清兩朝是名符其實的京東道家第一福地,最大觀場。明嘉靖十四年,道長周從善將宮觀擴建,皇帝賜名為“佑民觀”。牌樓上有一匾額,上有康熙御筆的“保障漕河”四字。
四、漷縣古城
漷縣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縣命名的千年古鎮,這裡將建設延芳澱溼地,打造特色休閒旅遊場所。
漷縣東門橋是橫跨港溝河的一座東西向的十三方孔平面石橋,修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是北京地區最大的平面方孔石橋。
歷史上的漷縣依城環水,風景獨秀,是遼代的“5A級景區”,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延芳澱。據史書記載,當年的延芳澱煙波浩淼、碧波盪漾,沿岸蘆葦茂密,綠柳繞堤,景色幽美。水中則是蓮菱飄香,魚蝦遊弋。每年春際,正是候鳥遷徙之時,常有成群的天鵝棲息湖中。此時,遼帝便帶領大量侍從架著鶻鷹連騎而至,馳騁畋獵。
為了方便從獵的后妃居住,遼帝在延芳澱建有神潛宮(今神仙村),皇親、貴族也紛紛在此修建了鱗次櫛比的園林,形成了北京最早的皇家園林群。
到了元代,隨著氣候的演變,原來浩淼無際的延芳澱逐漸演變離析成多個較小的湖面。湖澤的面積雖然大為縮水,但仍是“瞻彼漷兮,其水沄沄”的壯觀景象。元世祖忽必烈命人在柳林海子之西建造行宮,稱“柳林行宮”。
後來,由於湖泊淤塞,移民排湖種田,至道光年間,這些湖泊最終消失,變為平地。
雖然延芳澱已經湮滅數百年,但當年“水鳥億萬成群”的勝景仍存留在北京人的記憶中。